首页> 年度报告>略阳县> 略阳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略阳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36
单位名称 略阳县农业产业发展服务中心(略阳县农业信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升农业生产水平。指导全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开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和龙头企业监管;农业项目审查、上报和验收;开展农业产业数字信息化建设、信息分析与发布;沼气安全管理及农村生态环保工作。
住所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狮凤路中段(公安局后)原刑警大队办公楼
法定代表人 汤杰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略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27万元 20.9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持续抓好产业发展。围绕“一县三品”产业发展布局,印发《关于下达全县2024年农业产业化任务指标的指导意见》,夯实乌鸡、食用菌、蚕桑、中蜂等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强化工作调度,扎实有序推进产业发展。印发《略阳县“一户一产业”工作实施方案》,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庭院经济”、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全县28056户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农户全部实现“一户一产业”目标。全面落实《略阳县财政衔接资金支持产业发展奖补办法(试行)》,向9944户兑付奖补资金1753万元;向7家新型经营主体兑付品牌创建奖补资金24万元,向31家新型经营主体兑付联农带农产业奖补资金81.5万元。持续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实施力度,全县农业保险共计理赔2721户,理赔总金额630.33万元,降低农户产业发展风险。(二)强化龙头企业培育。严格执行《略阳县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认定和运行监测管理办法》,组织开展2024年度龙头企业认定及监测工作,推荐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新培育认定县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4家。全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总数达到42家,其中:省级8家、市级13家、县级21家。不断加强对龙头企业的日常监管,不定期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方面排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企业安全稳定运营。全面落实对新型经营主体各项奖补政策,强化项目及资金管理,支持企业发展壮大。(三)强化涉农资金项目管理。科学编报《略阳县2024年度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实施方案》及中期调整方案,全县资金总规模28397.96万元,其中:衔接资金21640万元,整合其他涉农资金6757.96万元,共实施项目160个,其中产业项目96个13764.98万元。持续做好日常监管,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年初对项目开工情况进行专项督查,不定期对项目资金支出进度进行通报,倒逼镇(街)及行业部门持续加快建设进度,会同财政局及第三方开展绩效评价,确保衔接资金项目年度内全部建成、资金支付率达到100%。继续做好资产后续管护,完成上年度项目形成资产的确权移交,及时将资产信息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和衔接推进乡村振兴信息系统资产管理模块,规范建立了三级台账,共移交资产220个22513.55万元,其中:经营性资产125个9987万元、公益性资产95个12526.55万元。(四)抓好沼气安全管控和耕地污染保护。制定印发《2024年全县农村沼气设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实施方案》,以农业企业、养殖区中小型沼气安全生产为重点,对20余家农业企业开展了安全检查,并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宣传,对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并要求立即整改,确保农业企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持续巩固受污染耕地治理成果,对全县427.89亩严格管控类耕地,全面落实种植结构调整、退耕还林、休耕等严格管控措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在全县中轻度受污染耕地设置32个农产品和土壤采样点,对中轻度污染耕地农产品和土壤进行了采样,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符合安全利用要求,杜绝重金属超标农产品的种植和销售,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五)注重宣传树立良好舆论导向。认真开展农业信息宣传,利用农业信息网站和微信公众号重点开展全县“三农”信息、涉农政策、工作动态、基层一线亮点、先进措施和成功经验宣传工作。在政务信息工作方面,加大信息公开、政策解读力度,拓展信息服务功能,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严格按照网信工作要求进一步完善和定期更新信息公开栏目。全年刊发信息616 篇,分别在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农村网等省级平台发布信息126篇、农村网6篇、市级(汉中农业农村、汉中农技推广、汉中日报等)新媒体投稿20篇。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通过一年来的业务工作,构建了“行业协会+企业平台+专业园区”的产业体系,形成行政主导、群众嵌入、市场运作的良性发展格局。2024年积极动员全县28056户有劳动能力、有发展意愿的农户全部实现“一户一产业”目标。鼓励经营主体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增加脱贫户、监测对象收入,向9944户兑付产业奖补资金1753万元(其中脱贫户9135户、监测对象809户)。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特色产业培育较为缓慢。受地理条件制约,全县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规模较小,标准化程度较低,特色产业质量效益不高;2.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原材料销售收入仍占较大比重,农产品售卖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且农业园区、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规模小、实力弱,市场联农带农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显著;3.农业产业项目投资大、资金回收慢,受自然、市场风险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制约多。(二)改进措施:1.建立稳定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增长机制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园区、龙头企业扶持的优惠措施;2.对传统农业进行数字化提升改造,提高农业数字化程度,激励电商平台扩大品牌效应,提高互联网销售渠道,探索订单农业、合作农业、提升农业效率与产品质量;3.持续加强农业产业园区、产业基地建设及重大项目储备、农业产业化项目申报、实施工作,增强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产业发展方面。一是紧盯稳产增效目标,对接县科技局、林业局、烟草局等部门,制定2025年度产业化任务指标,夯实镇(街)责任;二是统筹方式抓推进,把百亿级绿色食药集群打造、六个百千万行动、“百园百企千社千村”工程推进“五个农业”镇村全覆盖行动统筹结合,强化工作调度,有序推进工作开展;三是落实政策抓推进,加大各类政策的宣传力度,落实好到户产业奖补、新型经营主体联农带农奖补等政策。(二)龙头企业培育管理方面。一是做好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积极申报国家、省级、市级龙头企业,做好县级龙头企业的监测认定;二是建立龙头企业项目库,为提升全县农业产业项目谋划包装质量,牵头建立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项目库,指导企业结合实际谋划、包装项目,为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奠定基础;三是持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深入企业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排查,持续防范化解各类重大安全隐患。(三)整合资金项目方面。一是建好2025年度项目库,科学编制年度计划及实施方案,保证产业占比、重点帮扶镇、重点帮扶村及千万工程示范村、创建村资金投入;二是强化工作调度,会同财政局等部门开展督导检查,在项目开工、资金支出等重点环节及时进行调度,督促镇(街)及各单位加快项目建设及资金支出进度;三是强化绩效管理。继续聘请第三方公司开展绩效监控工作,及时发现并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组织对2024年度产业项目进行全面审计,确保资金安全使用;四是做好资产后续管护,及时组织项目资产的确权移交,采集好项目资产各类数据,按时完成信息系统录入,指导镇、村规范建立资产台账,持续做好资产后续管护工作。(四)沼气安全管控和耕地质量保护。一是持续做好2024年度耕地质量保护项目的推进,继续加强土壤及农产品加密监测,开展好培训及技术服务,对重度污染耕地采取有效手段改善土壤质量,确保利用率达到100%;二是扎实做好沼气安全管控工作,组织好排查摸底工作,建好工作台账,对大型沼气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整改,保证安全高效使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