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清涧县红枣技术推广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全县红枣经济林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红枣新品种的引进试验和推广。负责全县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开展森林植物检疫,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工作;组织实施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 |
住所 | 清涧县岔口蚕桑巷 | |
法定代表人 | 黄延安 | |
开办资金 | 1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清涧县林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6.51万元 | 13.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清涧县红枣技术推广站.公益 | 从业人数 2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林业局的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工作1、申请清涧红枣地理标志产品。清涧红枣作为当地的特色农产品,具有悠久的种植历史和独特的品质特点。然而,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导致清涧红枣在生产、加工、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了其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为了提升清涧红枣的品质,规范产业发展,制定省级地方标准清涧红枣势在必行。今年,我站负责《地理标志产品质量要求清涧红枣》地方标准的起草工作,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审核阶段。2、打造红枣精品示范基地。近年来因降雨原因,导致红枣成熟时裂变严重,枣农收入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红枣林无人管护。为破解红枣产业发展瓶颈,我站指导高杰村、玉家河、石盘、老舍古、解家沟五个乡镇红枣精品示范基地9000亩,一是通过“降高度、降密度”双降改造,建设精品红枣示范基地“提升一批”。二是在红枣次优生区和患有枣疯病的枣林地,通过发展酸枣、苹果、红梅杏等产业,以林换林“调整一批”。三是针对红枣产业链条短、效益低的问题,通过林下种植连翘、黄芩、柴胡等中药材,开发红枣精深加工产品。3、“护绿2024”行动。根据《关于调度“三北”工程重点项目林草有害生物防控“护绿2024”行动进展情况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站积极行动,组建工作组,组长由站长担任,制定了《清涧县“护绿2024”行动工作方案》,系统谋划、整体推进“护绿2024”行动。我站组织开展“三北”工程区基层有害生物防控队伍业务培训3次,排查全县涉木企业40家,开展检疫宣传4起,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50余份。4、“护松2024”专项整治行动。“护松2024”是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依法打击非法加工、经营、运输、使用、存储松材线虫病疫木等违法犯罪行为,切断人为传播途径,防止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播和蔓延,我站在县林业局的指导下,在植物检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程序规范、档案整齐明了、办案力度大,今年以来共发生两起违规调运植物检疫产品的案件,有效预防了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的传入。5、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打好黄河“几字弯”攻坚战,保护好县域森林生态环境。我站抽调两名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现地规划,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总原则,监测枣树病虫害发生,建成千亩枣树枣疯病防治示范区和笔架山生态园侧柏双条杉防治示范区。共计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5000亩,其中开展规森林病虫害监测13587.5亩,枣树枣疯病防治1000亩,侧柏双条杉天牛防治412.5亩。6、红枣病虫害防治及农药物资采购。我县红枣病虫害近年来以枣飞象、食心虫、枣疯病、锈病危害为主,针对历年发生和防治情况,我站制定了《2024年清涧县红枣病虫害防治方案》。一是采购农药,发放农药483件,主要采购品种有高效氯氢菊脂、三唑酮,可为1000户枣农减轻了枣农负担16万元余元,户均减少投入160元左右,得到了枣农的一致好评,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二是指导枣农开展联防联治,在重点区域开展针对性的病虫害防治示范。根据测算,今年防治区域红枣虫果率0.1%,虫果率比往年大幅度下降,通过防治未大面积爆发枣飞象、枣锈病等红枣病害,红枣品质与产量得到很大的提升。以亩产600斤每斤2元计算,亩产值1200元,1.1万亩产值可达1320万元,取得良好经济效益。7、2024年中药材(连翘)补植管护工程。经林业局安排,对沿黄公路连翘工程进行全面补植管护提升。我站技术人员对涉及范围内所有栽植连翘进行管护提升,以增加土壤肥力和创造有利的苗木生长环境,主要技术要点有除草、施肥、围坑等。对未成活苗木进行补植,补植密度按原栽植密度进行,苗木规格二年生以上,栽植时需对苗木进行截杆处理,截杆高度25-30cm,栽植后将苗木全部埋入土内并围鱼磷坑。8、全面加强林业重大有害生物防控。严格落实《陕西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条例》,一是严格检疫,共计调运各类苗木515.6万株,签发植物检疫证书488份;复检苗木775.3万株,复检率98.2%;发放产地检疫合格证书41份,产地检疫率100%。二是开展主要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枣疯病防治2000亩、红梅杏试点防治200亩、释放花绒寄甲防治双条杉天牛400亩、常绿树叶锈病防治1200亩。三是开展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在高速出口、笔架山生态园等重点区域开展松材线虫病、美国白娥等重大有害生物监测工作,共计悬挂各类诱捕器50余套。四是开展经济林病虫害防治培训,共计开展培训6次,培训人员3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00余份。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今年来,我站圆满完成了高杰村镇、石盘、解家沟镇的包乡镇工作,全程提供红枣低产园改造、酸枣基地、红梅杏的相关技术指导和服务,为乡镇提供半价补贴农药,开展病虫害应急防治工作,使林产品产量大幅增收。我站高级工程师黄延安,被当地村民亲切地称为“杏林里的黄秀才”。他不仅在杏林里“手把手”地向村民教授杏树栽培实用技术,还常常在各村举办红梅杏科学管护理论小课堂。课堂上,很多村民会早早地把手机充满电,全程录制他的“讲座”。这两年,村里种植红梅杏年收入超10万元的人越来越多,群众产业收入实现节节攀升。同时,顺利完成了全县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工作,开展了植物检疫执法行动、松材线虫病疫木检疫执法行动,产地检疫为绿化造林提供优质壮苗,从源头上控制林业有害生物的发生,确保我县林业健康发展。三、存在的问题部分技术人员没有跟上行业快速发展的步伐,对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的学习不足,导致在工作中难以运用最新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不愿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缺乏主动创新的动力和意愿,不利于单位的技术进步和发展。四、下一步改进措施定期组织内部培训,鼓励技术人员参加外部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体系。建立创新机制,对在技术创新、工作方法改进等方面有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营造创新氛围。五、下一年度计划2025年,我站将继续围绕森林病虫害防治及红枣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推动红枣产业高质量发展。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确保制定省级地方标准清涧红枣的有效落实,持续加强林产品技术推广和培训,提高种植户的技术水平,促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2、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果,保障林产品生产安全。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巩固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成果,筑牢林区生态安全屏障,确保全县森林资源安全。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技术人员技术,更好的“为群众办实事”。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