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职业高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培养高中学历技术应用人才,提高社会职业素质。业务范围:专业学历教育,相关职业培训。 | |
住所 | 宁强县羌州北路 | |
法定代表人 | 柯贤茂 | |
开办资金 | 2246.8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教育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65.8万元 | 2390.1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7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抓常规、促教研,教学质量不断提高。1.学校坚持精技强能的育人方略,构建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发展机制。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提升了学生技能操作水平和就业能力。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在全校进一步形成了“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浓厚氛围。30多名学生参加了全市中职技能8个赛项的比赛,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在黑龙江举办的全国中职康复技术比赛中,我校康复技术5名学生代表全省出赛获银奖,创历史佳绩。2.抓教学研究交流,提升教学科研水平。一是不断完善集备制度,以提升“优质高效课堂”为目标,落实好双周集备制度;加强高考新形势和学生新学情研究,加强课程思政教研工作;二是深入开展“推门听课”活动,学校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带头进课堂,促进了教师间的交流提高;三是积极开展教材培育及课题研究工作。四是加强与各高校的合作与沟通,积极参与各种工作研讨会,顺利完成高考适应性演练。3.抓教学常规管理,促教学质量提高。一是继续加强课堂常规检查,及时反馈存在问题,进一步规范课堂教学秩序;二是定期召开晚自习质量提升研讨例会,不断调整完善晚自习形式及内容,切实提高晚自习质量;三是顺利完成春夏季高考工作。参加高考的302名考生有136人达本科线,远超教体局分配的指标数。4.抓实习就业服务,密切校企联系沟通。一是做好实训基地维护,完成北京麦金地餐饮有限公司、上汽大众宁波汽车饰品制造有限公司、江苏顺风集团公司、汉江源旅游有限公司等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并签订书面协议。二是就业指导专业化,继续对在校学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就业指导,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前期准备工作。5.抓体育艺术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进一步强化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二)明方向、重质效,办学行为更加规范。1.活动引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开展“师德铸师魂”学习活动、“以爱化人,以德树人,点亮幸福教育人生”师德专题报告会、“减压赋能,幸福前行”教师心理健康讲座、“立德树人共筑师魂”师德承诺书签订等活动,引导全体教师自觉增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自觉做强素质、树形象的带头人。2.教研引领促进中青年教师培养。本学期继续发挥名师工作室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夯实教师业务基本功,力促集备和教研,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以研促学,以学促教。3.培训引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认真执行教体局培训工作管理规定,积极开展各级各类培训,足额用好培训经费,严守培训纪律,组织教师参与国培、省培、市培及教研等培训。4.持续提升我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水平。组织完成我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共认定双师34人、初级双师15人、中级双师16人、高级双师3人。(三)搭平台、全方位,德育途径不断拓展。1.以常规管理为主抓手,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总目标。一是以《中职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入手,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严格学生在校管理要求。2.以团组织建设为主抓手,强化学生思想引领。严格把关纳新程序,积极稳妥发展团员。根据团县委《关于学校领域团员发展工作的指导意见》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团员发展工作细则(试行)。健全团员考核机制,时刻保持团的先进性。3.以群众满意度为主抓手,促进家校共建共同育人。组织召开校园开放日暨家长会,邀请家长走进校园、餐厅、宿舍,了解孩子的在校生活情况,通过密切家校沟通,让家长真切了解学校的各项教学管理安排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让家长积极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当中,增进家校合作氛围,实现了家校之间的有效沟通。(四)强意识、多举措,安全管理持续增强。1.继续提高师生安全防护意识。重视校园安全管理工作,多次全面排查校园安全隐患,重点加强学生宿舍、教工宿舍、专业室、餐厅等重点场所的安全整治活动,确保校园安全。2.进一步完善网格管理体系。一是严格规范学校值班工作,确保平安和谐校园,进一步明确了安全职责和安全区域分工。二是进一步明确“一岗双责”安全职责,做到校园安全无缝隙管理,规范“互联网+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三是加强校园“三支队伍”建设和培训,加强了校园安保力量。(五)强保障、重实效,保障工作日趋完善。1.努力做好教育教学服务保障工作。各处室分工协作,密切配合,圆满完成了教育事业统计、全国职业教育管理系统信息填报、政务公开信息平台完善等工作。2.全力做好基础建设,确保两校区如期合并。成立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工程进度,在完善三栋楼内部和校门装饰工程的同时,又启动餐厅扩建、校园广场、道路硬化、水电网等配套设施建设。3.践行食堂卫生安全管理,提升餐厅管理服务水平。对餐厅进行改造、改建,添置了部分新硬件设备和工具。完成了食堂招标和签约程序,规范健全了各项学校食堂管理制度,落实专人负责食堂监管。4.进一步强化群团组织工作职能。组织教职工开展文体活动,以活动愉悦职工心情,缓解职工压力。按时收缴工会会费。(六)校级、校企交流更加成熟。1.苏陕协作深入有序。继续从学校管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习设备支援、教学资源共享、校园文化建设、学生培训就业等方面进行对口帮扶和支援,给予我校实习实训设备支持价值2.6万元。两校领导互访各1次,专业教师结对帮扶14人,全市技能大赛中,两次派专业教师来我校辅导学生并担任裁判工作。2.每个专业联系1-2所高等院校加强专业指导、每个专业联系1-2所大型企业稳定实习就业。校校、校企经常性开展互动互访,实地或网络交流,实现职教多元化发展,合作方双赢。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扎实有效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涉及到农、工、商、教等行业,渗透一、二、三产业,有力缓解了县内外茶叶公司急需制茶技术工人的困局。配合县教体局、人社局,完成幼儿保育专业人员2期220人、养老技能培训1期80人。并妥善推荐就业,全年共完成职业技能培训1263人。2.30多名学生参加了全市中职技能8个赛项的比赛,获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2个。在黑龙江举办的全国中职康复技术比赛中,我校康复技术5名学生代表全省出赛获银奖,创历史佳绩。3.坚持办好国家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宁强学习中心获省开大“教学管理先进单位”和汉中市“办学评估”、“招生工作”先进单位表彰。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校企合作依然不深入,学生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2.学生日常管理及行为习惯养成需进一步加强。3.教师队伍还存在着数量、质量、结构、能力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还有待加强和提升。4.数字化校园和学校档案室建设需进一步改进、完善。(二)改进措施:1.深化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实习实训项目和科研项目,举办校园招聘会、就业讲座等活动,提升学生就业质量。2.完善学校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行为规范教育,严格学生在校管理要求,加强学生日常管理及行为习惯养成。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高学历、高技能的教师加入学校,提升教师素质。4.建设校园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管理和服务效率,推进数字化校园和档案室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1.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和学生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实践性和创新性课程,提高教学质量。2.结合线上和线下教学资源,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路径。3.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估体系,定期收集学生和教师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二)强化校企合作与就业服务。1.与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发课程、实习实训项目和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2.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举办校园招聘会、就业讲座等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3.开设职业规划课程,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服务,帮助他们明确职业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三)提升教师队伍素质。1.定期组织教师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2.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吸引更多高学历、高技能的教师加入学校,优化教师队伍结构。3.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四)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1.升级校园信息化平台,提高信息管理和服务效率,为师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2.加强校园网络和数据的安全防护,确保师生信息安全和校园数据的安全稳定。3.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推广智慧教育应用,提高教育教学的智能化水平。(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1.举办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体育赛事、学术讲座等,丰富师生的课余生活。2.支持学生社团的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自我和锻炼能力的机会。3.加强校园环境的整治和管理,营造整洁、美观、和谐的校园环境,提升师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