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金台区> 宝鸡市金台区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宝鸡市金台区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34
单位名称 宝鸡市金台区数字化信息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提升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业务范围:1.政务信息的采集、编发、信息公开;2.大数据采集,共享、管理;3.12345市民热线指导监督;4.推进智慧城市、公共服务、信息资源等建设。
住所 宝鸡市金台区市民中心(大庆路66号)
法定代表人 杨学敏
开办资金 5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0万元 3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显著提升1.基础网络持续提升。完成区、镇(街道办)、村(社区)三级政务外网链路延伸工作,实现了全区17个分支节点的双链路备份改造,全区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实现全点位光路互通,党政机关电子政务外网光纤100%覆盖。在接入模式上,积极推进IPv6应用,提升了网络的兼容性与前瞻性,推动全区网络基础设施向新一代互联网协议过渡。2.政务云应用有序推进。按照集约化建设要求,对区内存续的各类系统平台进行统一部署,完善了区级核心政务机房数据管理,通过增强核心数据机房的存储、安全防护及PUE性能,构建起以政务机房为核心、向外辐射全区各级部门业务系统及应用平台的星型节点模式,有效提高了政务资源的集中管理和利用效率,为后期实现区级数据互通打下良好的硬件基础。3.政务外网管理日益规范。强化政务外网管理制度建设,印发了《金台区电子政务外网安全管理办法》,明确细化管理要求,使区级政务机房的运维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通过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确保区级网络节点安全稳定运行,有效防范网络风险。(二)数据汇集模式逐步成型1.完成政务数据资源编目以公开的市级政务数据资源为蓝本,学习借鉴其他区县先进经验,组织区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全区政务数据资源目录修订工作。结合各部门职责,建立与省市同步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标准,规范相关数据要素,完成了全区23个单位46项政务数据资源目录的修订,为政务数据互通共享奠定坚实基础。2.畅通政务数据流转渠道为充分发挥省市政务数据平台作用,5月初下发了《宝鸡市金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发挥省市政务平台作用推进数据有效共享的通知》,明确了申请省市政务数据的流程和要求,为省市共享平台数据回流搭建了有效通道。在区级各部门配合下,有序开展与省市政务共享平台的数据对接,按照接口规范,推动政务数据跨部门、跨层级汇集,实现数据的动态更新与共享互通,提高数据的流通效率和利用价值。(三)数字化应用逐步铺开1.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发展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和智能改造工程,加快“两化”融合试点。积极引导中小企业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上云、用数、赋智”,2024年合力叉车入选2024年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8户,省级DCMM贯标企业3户,军民融合企业2户,为25户企业争取企业上云用数专项资金363万元,召开数智转型培训会,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数字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线上线下闭环服务,2024年4月,金台区投资96万元进行了金台区数字乡村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硖石镇、金河镇等33个村和中山西路街道胜利村共36个数字站点建设,其中镇级站点2个,村级站点34个,为乡村治理持续赋能。3.数字应用场景逐步拓展区人社局投资50万元建立“金台区信息化零工市场”,通过与用工单位、劳务公司等分享各类招工、招聘、劳务派遣等信息,务工人员不出家门就能及时了解丰富的劳务资讯;区卫健局以“互联网+医疗健康”为目标,投入12万元,接入了宝鸡市卫生健康专网,实现了跨机构、跨县区健康档案信息共享调阅;为金台医院投资85万元,通过“密评”改造,为下一步开展智慧医疗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四)数字政府建设成效显著1.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优化提升。聚焦群众办事需求,在“金心办”上增加“三级政务服务电子名片”功能,构建金台区6个区级大厅(分厅)、11个镇(街)、130个村(社区)政务服务一体化联动的掌上服务大厅,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清单管理机制和常态化推进机制,实现多项高频事项网上办、掌上办、一次办,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取”,极大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2.政务应用使用率显著提高在区政府统筹协调下,以解决“报表多,重复报”问题为切入点,充分利用市、区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和“秦政通”的融合应用,实现区内各层级公文处理、会议通知一体化全流程线上办理,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3.“互联网+监管”实效增强推动“互联网+监管”平台高效运行,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升监管效能、维护市场秩序,实现监管事项清单100%认领、实施清单填报率100%,监管行为占比90%以上,风险处置率达到100%。4.政府网站管理持续优化持续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和管理工作力度,丰富政府门户网站内容,提高政府网站信息管理水平。2024年以来,区政府网站信息平台发布稿件信息3861条,网站留言中心共受理网民来留言129件,按时办结率100%。受理依申请公开17件,按时办结率100%。5.便民热线办理水平提升持续加强“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管理,落实责任单位相关工作督办考核,及时回应群众诉求,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全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平台共办结工单24301件,按时办结23970件,热线办结率100%,按时办结率98.6%,满意率达到96%以上。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合力叉车入选2024年数字化典型应用场景,培育两化融合贯标企业8户,省级DCMM贯标企业3户,军民融合企业2户,为25户企业争取企业上云用数专项资金363万元,召开数智转型培训会,增强企业竞争力,推动传统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2024年4月,金台区投资96万元进行了金台区数字乡村建设项目,目前已经完成硖石镇、金河镇等33个村和中山西路街道胜利村共36个数字站点建设,其中镇级站点2个,村级站点34个,为乡村治理持续赋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问题.统筹规划协调不足。1.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和领域,各部门之间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和协调,导致数字系统和平台建设尚未实现高效整合,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数字政府建设的整体效能。2.数据共享质效不高。部门间数据的横向流动极其有限,制约了数据在政务决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有效应用,无法发挥数据的最大价值;数据共享的边界尚不明确,部门在共享数据工作中意愿不强、顾虑较多,导致提供的数据在准确性、完整性和时效性方面均有滞后;随着数字政府建设的持续推进,亟须建立一套自上而下、统一完善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政务数据不泄露、不滥用。3.资金投入差距较大。基础设施建设、系统开发、数据资源整合、应用场景推广等诸多方面均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相较于智能化、数字化方面的技术迭代速度,政府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方面的缺口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改进措施。1.制定跨部门协同工作流程和规范,建立信息共享和沟通平台,促进各部门之间的协作配合。通过项目联合申报、联合实施等方式,打破部门壁垒,推动数字系统和平台高效整合。2.制定数据共享管理办法,明确数据共享范围、流程、标准和责任,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建立数据脱敏、加密等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消除部门在数据共享中的顾虑;政府在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方面。3.制定出台支持数字政府建设的财政、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根据数字政府建设的实际需求合理分配资金。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新一年的工作,金台区将以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为抓手,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二)提前谋划项目。对标宝鸡市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要求,结合金台实际,积极谋划项目,重点支持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方面的拓展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拓展应用场景。利用数字化赋能多领域应用场景,重点在政务服务、智慧民生等领域打造有实际应用需求的数字化场景。(四)夯实数据基础。把政务数据资源分类编目作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的一个基础,不等不靠、先行一步,积极探索更科学、更细致、更实用的数据分类编目方案,为后续数据资源高效利用和充分发挥数据潜力价值打好坚实基础。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