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心小学

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33
单位名称 宁强县燕子砭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燕子砭镇新街
法定代表人 黎天宏
开办资金 1186.5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86.57万元 1186.5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4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党组织的堡垒作用1.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党组织的战斗力。抓班子建设,强根固本。一是抓学习实效。运用通读文本、主题讨论、校长讲党课等形式,组织党政班子成员认真学习有关精神和理论,不断提高班子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二是抓问题查摆。通过个别谈话、集体座谈、走访教职工家庭等方式,深入征求意见,达到了沟通思想、找准问题、增进理解的目的。三是抓整改落实。通过整改通报会及时向全体教职工汇报整改工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2.强化服务意识,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发挥好协调作用,狠抓问题整改落实。先后组织班子成员分头召开学生代表、教职工代表、家长代表座谈会,在全校范围内征集各方意见,共收集到五个方面八条原始意见建议。党支部整理分类后,提交学校行政会议落实整改。召开群众反映问题整改通报会,接受教职工监督。迄今针对整改意见的措施已经全部实施。(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开展丰富多样德育活动,促进良好习惯养成。1.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和习惯的培养。一是开学初,以“开学第一课”和“奥运精神”为契机,对学生进行了行为习惯、班级班规、目标理想信念教育要求;各班制订了班级管理制度,以制度管人。二是构建“1”“4”“8”“2”德育课程,即1个根本任务立德树人,4大德育主题文明、诚信、孝德、感恩,8个主题月活动遵规守纪、文明礼仪、爱国励志、孝亲敬老、环境保护、诚实守信、感恩责任、敬廉崇洁,2个评价体系班级小组量化评价、每月主题活动之星评价。9月开展了以“习惯养成”为主题月活动。10月开展了“诚信”主题月活动。11月开展了“感恩孝亲”主题月活动;12月开展了“廉洁、勤俭节约”主题月活动。在月养成教育活动中,各班利用主题班会、手抄报、实践活动等形式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班会对学生的品质、习惯、三观做了正确的引导和教育;每个主题月活动每个班级都评选有活动之星,学校对72名获奖之星进行了表彰奖励。2.利用特色活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在9月1日开展了主题为“明礼启智,人生始立”的一年级新生入学礼活动。在国庆节假期间,学校组织学生分别以文明诚信、孝德与感恩、24节气、清廉建设、四大名著、四大国粹、四大发明、红色文化为主题创作了石头画。3.丰富德育渠道,发挥“三结合”教育优势。多次召开了家长会4次,其中校长对全校学生家长进行了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对于学生的问题,老师们面对面和家长交流沟通解决。班主任经常给家长群中转发前沿的教育理念及家教方法,家长利用线上理论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育儿理念。(三)夯实常规抓管理,多措并举炼师能,聚焦课堂提质量。1.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一是严格落实国家课程,规范施行地方课程,按照规定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加强音、体、美、综合实践及劳动教育。二是规范学籍管理,落实控辍保学“七长制”,建立控辍保学专项档案。确保我校没有学生辍学。三是继续开展巡课活动,规范教师教学行为。2.严格落实“双减”工作,切实减轻课业负担。一是每位教师能够合理安排课内外作业,严控作业数量和时长。一、二年级没有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严格控制在60分钟内。二是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三是立足校情,夯实常规。作业做到统一书写格式和批改格式,加强了书写和纠错的习惯,保证做到全收全改,保证了数量和质量的达标。3.为教师搭建展示平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包抓领导到分管年级检查常规两次,9月份进行了常规大检查,10月份进行了半期常规交叉检查,11和12月份各教研组组织备课组进行了检查,督促教师狠练基本功。学校为每位教师订阅了教育类杂志,合计50余册套,提升理论水平,在行政例会上进行轮流读书分享20余次;开展了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说课比赛;钢笔字和板书设计展示活动。4.立足校情、紧扣三大行动,扎实推进“新教育”实验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将新教育与学校常规工作紧密结合。选取了“营造书香校园”“构筑理想课堂”“缔造完美教室”三大行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由教研室牵头制定了详实的实施方案。德育处开展了“精致班容、和谐班貌”的最美教室评比活动。5.开展学科素养活动,提供学生展示平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是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坚持开展大型的学科实践活动。语文组开展了“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革命精神”阅读展示活动;数学组开展了计算能力竞赛;英语组开展了单词拼写大赛。二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类比赛。40人参加了“宁强县现场作文、绘画、书法、剪纸比赛”,10人获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宁强县科协组织的科幻画比赛,经过评比上报了15副作品。(四)压实安全工作责任,营造平安校园氛围1.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2.强化常规安全教育,提高自救自护能力。一是定期刊出安全知识宣传板报,二是加强对学生交通安全教育。学校重新组建上放学护学岗,由教师,民警,家长组成,维护每天上放安全,上放学家长切实做好‘一盔一带’的保护措施。三是在学生中扎实开展防校园欺凌防溺水、防火、防触电、防煤气中毒、防电信诈骗、防意外事故、秋冬季流行疾病预防、食品卫生安全等教育给每位学生家长发了《冬季安全告家长书》。四是开展了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练活动使掌握救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五是认真落实上级要求,严格学生集体外出活动的管理。六是定期检查,认真做好食品卫生安全工作。七是在师生中扎实宣传传染病预防知识,认真做好传染病及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工作。八是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引导学生健康成长。3.落实安全常规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4.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安全环境。(五)充分发挥工会职能,凝心聚力,增强员工归属感。1.营造和谐工作氛围,关注教师幸福健康,提升教师“幸福指数”。本学期慰问教师家属、亲属3次,慰问教师5次;利用元旦等节日看望退休教师30人次。2.开展各类活动凝聚教职工合力。在10月11日重阳节开展了“关心老教师”的慰问活动,使老教师心有暖阳,爱岗敬业做榜样教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学校荣获宁强县第八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和宁强县第二届校园曲棍球联赛优秀组织奖。2.在宁强县第三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周亚丽老师获三等奖;在宁强县第八届微课大赛中,李强和赵志豪的微课《巧用动态描写描绘具体画面》获县级一等奖市级三等奖,胡婉君的微课《中国民间故事导读》获三等奖,车慧的创新课堂《传统节日》获三等奖,张娟和沈小兰的学科微课程《比的应用》获三等奖,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车慧被评为“汉中市基础教育科研先进个人”;邵建伟和马清婷在思政大练兵活动中荣获“优秀教师”;赵忠军在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中获三等奖;车慧负责撰写,刘海英、陈倩、赵志豪和胡婉君参与的作业设计获三等奖;陈倩的精品课《父爱之舟》获;成润月的精品课《什么是周长》获三等奖。3.张娟主持的市级课题《指向量感培养的农村小学中高段数学生活化活动设计研究》已顺利结题;骆玉军主持的《立德树人背景下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家校共育策略研究》准备结题;周菊梅主持的县级课题《农村小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策略研究》准备结题;刘海燕主持的县级课题《“双减”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高段分层作业设计策略研究》准备结题。三、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学校餐厅面积小,无法容纳全体学生同时用餐,增加了管理难度。2.师资力量不足,部分教学岗位紧缺教师。3.后院操场未完全恢复,学生活动存在安全隐患,校门口靠近公路,学生上放学过往车辆频繁,易引起安全事故。4.学生中留守子女和独生子女太多,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逐年加大。(二)改进措施:1.针对餐厅面积较小的问题,我校采取了分时段就餐管理,同时让班主任加强带队管护措施,积极向上级部门汇报,争取经费扩大规模。2.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利用招录或选聘,招录引进专业人才。3.后院操场未完全恢复,一方面不让学生跑操,只做早操。4.留守子女较多,老师们利用课后休息时间,坚强管护,开展活动,对个别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确保学生有健康的心理。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的第一标准。树立正确职业理想,提升职业道德水平,规范教书育人行为。2.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化“新课标”理论学习,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3.坚持以培养教学骨干为抓手,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教科研氛围。为青年教师搭建平台,发挥学校“名师”的辐射作用,下大力气培养骨干教师。4.坚持以德为本,学校将通过建立“一粒扣子荣誉册”规范学生行为,定期组织班主任分享会提升管理能力,同时激励教师积极承担班主任职责,引领德育工作。此外,学校还将强化学生自主管理,培养学生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