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高级职业中学(兴平市教师进修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开展本地区及周边农村青年为对象的职业教育,以中等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为主,其他短期培训项目为辅,培养初级及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本地区教师的各类培训等工作。 | |
住所 | 兴平市南郊 | |
法定代表人 | 张文博 | |
开办资金 | 10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8.03万元 | 108.7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高级职业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27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兴平市高级职业中学(兴平市教师进修学校)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涉及法定代表人变更登记的事项已变更完毕,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校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教育制度管理。学校重视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修养。把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放在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真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我校通过每周的教师例会,开展教师政治和业务学习。依托各种媒体手段,广泛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教育,不断强化教师思想政治素质。二、强化教学管理水平,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学校依据《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不断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先后制定出台了《兴平市高级职业中学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办法》、《兴平市高级职业中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兴平市高级职业中学晚自习辅导基本要求》、《兴平市高级职业中学教学事故认定与处理办法》、《兴平市高级职业中学听评课制度》等教学规范性文件,用制度管理和约束,做到管理的规范性,公平性、公正性。1、科学规划课程体系结合学校的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市场需求,合理设置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实践课的比例。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将教学内容分配到每个学期、每个教学周。明确各阶段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教师和学生都能清楚教学节奏。2、加强教师队伍管理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企业实践,使教师掌握最新的行业技术和工艺。根据教师的专业特长和教学经验,安排相应的教学课程。强化教学过程管理优化课堂教学,鼓励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4、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本年度,我们深入贯彻职业教育改革精神,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成效显著。全面制定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方案和培养计划,根据咸阳市教育局“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之规定,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双师型”教师资格,2024年省级“双师型”教师认定43人,咸阳市级审核通过31人,共计74人。在2024年单招考试中,我校本科过线3人,专科过线399人,为我校近年来高考历史最好成绩。在今年的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中,我校共有8名学生,其中,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2024年,我校教师在省级教师微课大赛中,荣获2个二等奖。在兴平市级公开课展评中,我校6位教师获奖。三、打造安全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德育实效。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人,这是中职德育管理的一大课题。本年度,学校重点从以下7个方面,全面落实德育安全管理。1.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制度管理。2.推进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3.加强班主任师徒结对,提升履职能力。4.做好校园巡查,确保校园安全。5.强化教育引导,规范手机管理。6.持续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7.落实每月教育主题活动,提升德育实效。在学校法制建设方面,我校严格落实,积极推进。2024年我校给家长与学生共推送各类安全信息提醒56次,开展警民共建活动3次,法制报告会4次。四、丰富教师学习模式,有效提高科研成效。本年度学校积极推荐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共安排市级、省级、国家级培训17人。根据学校规定,各级部每学期均要上报5个校级课题,并在校级课题中推荐优秀课题参与上级评审。2024年,我校共申报4个兴平市级课题,其中立项课题2个。五、科学规划招生举措,不断扩大招生效果。从5月份开始,学校开始筹备2024年秋季招生工作。6月初,积极与各初中进行对接,并组建8个招生组分别由副校级领导带队开展秋招工作。由于招生工作筹划全面、方法科学、宣传到位,从7月15日开始至7月20日,招生任务全面完成,再创学校招生工作历史新高。六、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丰富学校专业设置。从本学年4月中旬开始,学校安排多名副校级领导带队前往省内多所高职院校,洽谈中高职贯通合作事宜。经过不懈努力,最终于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等省内10余所高职院校签订中高职贯通培养协议,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升学渠道。七、落实国家资助政策,严格资金审核发放。2024年上半年,我校共发放中职国家助学金人数为347人,发放总金额为33.475万元,其中特困学生149人,发放金额18.625万元,贫困学生198人,发放金额14.85万元。下半年国家助学金正在积极申请之中。八、不断强化硬件投入,努力提升办学水平。2024年,我校继续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国家政策文件精神,聚焦学校装备制造类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三高三难”问题,以“虚实结合、育训结合、软硬结合、产教结合”为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思路,推进“三教改革”,开发一批虚拟现实资源,形成一支高水平创新教学团队,为区域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人才支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解决加工制造类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难点痛点,融入AR、VR、MR等技术,建成面积140平方米的智能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持续深化“三教改革”,以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为引领,以教材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形成工业机器人专业和机械制造类专业虚拟仿真资源开发和应用系列标准,打造区域领先的专业虚拟仿真基地。目前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已完成虚拟仿真项目前期场地的选择及建设方案。九、取得的主要效益我校在咸阳市教育局的关心关怀下、在兴平市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2024年,全校共有学生数近2100人,49个教学班,学校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解决加工制造类专业实训教学中的难点痛点,融入AR、VR、MR等技术,建成面积140平方米的智能化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持续深化“三教改革”,以教师数字素养提升为引领,以教材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提升数字化课程资源建设质量,改革教学方法,形成工业机器人专业和机械制造类专业虚拟仿真资源开发和应用系列标准,打造区域领先的专业虚拟仿真基地。目前争取上级资金50万元,已完成虚拟仿真项目前期场地的选择及建设方案,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的实训设施。在2024年单招考试中,我校本科过线3人,专科过线399人,为我校近年来高考历史最好成绩。在今年的陕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竞赛中,我校共有8名学生,其中,二等奖3个,三等奖5个。2024年,我校教师在省级教师微课大赛中,荣获2个二等奖。在兴平市级公开课展评中,我校6位教师获奖。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教学环境的改善,使学校办学取得明显的效益。2024年,我校孙森淼、李超等8位教师分别获得市级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学校也荣获兴平市高中目标责任考核先进单位,咸阳市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殊荣。十、存在的主要问题1、2024年,学校各项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还存在如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知识老化、专业实训设备不足等问题。2、根据学校校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未能充分激发学生习兴趣。3、学生学习意识不强,还需提高等不足的地方。十一、整改措施1、做好教师的培训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抓好教师的培训与学习,利用多种途径及有效方式,拓展教师视野,创造更多有利条件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保障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2、加强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明确层级管理的目标、职责,使学校各项工作目标在过程中一步步落实到位。发扬管理中的民主,及时调整阶段目标和策略,使学校各项工作走上科学化发展道路上。3、争取上级资金,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改善和更新校园硬件基础设施,满足学生学习和实训要求。十二、努力发展方向。2025年今后我们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改进:1、坚持以“依法治校、文化建校、科研兴校、质量立校”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2、进一步丰富专业教学资源开展教师信息化师资培训。围绕示范专业建设,打造机电一体化专业群专业特色突出的高水平虚拟仿真实训中心。3、继续加大校外广泛宣传,吸纳专业教师尽快加入到学校师资队伍中来。校内通过多渠道培训学习,根据咸阳市教育局“双师型”教师认定办法之规定,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双师型”教师资格,提高“双师型”教师数量。制定人才引进计划,争取上级政策扶持,积极引进专业型教师,补齐学校发展短板。4、积极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培养、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5、更新图书馆纸质图书、电子图书种类与数量,多举措提高图书馆利用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