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第二社会福利院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收养服务,弘扬救助精神。城镇居民“三无”老人与残疾老人的收养·老人自愿有偿收养·收养对象的内外科诊疗与护理 | |
住所 | 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12号 | |
法定代表人 | 郭军利 | |
开办资金 | 2701.9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西安市民政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581.35万元 | 1498.32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35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服务水平。今年,我院除做好休养人员吃穿住行、就医等基本生活保障外,还通过多种方式为休养人员提供人性化服务。一是严格开展休养人员综合能力评估和健康检查,根据评估结果分级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让护理员照护时有章可循;二是开展休养人员康复治疗,根据第三方医院出具的专业评估,结合不同的生理情况和病理特性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三是对接西安市第一医院为我院危重症患者救治提供一站式服务,为院内休养人员因病住院救治提供更多便利和更权威的医疗保障;四是完成我院医务室门诊统筹签约工作,加强信息化管理,提高我院医疗服务效率和水平;五是加强疾病管控,成立院感控制工作小组,制定完善传染病防控应急预案和管理制度;六是通过每月组织集体生日会、外出游玩、安排专人定期探望在外康养及上学休养人员等方式,提高休养人员生活质量。七是健全反馈机制,持续改进服务。医疗护理科定期召开休养人员座谈会,广泛听取收集休养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反馈,确保服务水平持续改进,切实满足休养人员的需求。(二)改善基础建设,提升人居环境。1.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我院将提升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一是实施了公寓楼部分防水刷白、晾衣场及广场硬化、暖气管道更换等项目,改善和美化工休人员居住和工作环境;二是持续推进“微工程、小修补”行动,重点对公寓楼走廊、厕所等问题进行修缮,院内整体环境和设施设备水平得到有效提升。2.规范升级消防硬件设施。一是拓宽消防通道、修剪路边树枝和修整马路道牙,确保了消防车辆的正常通行;二是更新灭火器、更换防火门、加装逃生窗、安全护栏和消防钥匙盒,进一步消除安全隐患;三是实施了康复楼消防栓水带更新、三区公寓消防管道及消防栓改造等项目,提高消防设施的安全性能;四是积极对接属地联通公司,做好智慧化能力提升项目,同时做好设施设备接入“智慧民政”一体化平台工作。(三)推进标准化建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今年,我院从安全、护理、膳食、后勤保障等多方面着手,多措并举推进标准化制度落实落细。一是结合工作实际,对现有制度规范持续进行修改完善;二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引入了第三方,制定《物业管理服务考核表》,按月进行考核,不断优化服务流程;三是开展食堂标准化改造,与第三方公司签订主副食集中采购协议,确保食品质量和安全,同时将食品处理区按照原料进入、原料加工制作、半成品加工制作等流程合理布局,进一步推进标准化管理。(四)深化安全管理,筑牢安全防线。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一是制定了2024年安全生产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二是从上到下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将既定目标分解到个人,形成安全生产层层有责任、人人都负责的局面;三是完善了《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度》《消防安全工作奖惩制度》《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等;四是建立了安全隐患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机制,完善“双重预防”体系搭建;五是制定食物中毒、公共卫生事件、自然灾害、休养人员自伤、跌倒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定期开展演练。2.多举措强化安全管理,有力保障安全稳定局面。一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组织开展常态化的隐患排查、安全自查和全院大检查,确保处置在早、消除在小、化解在萌芽,全面筑牢安全防线;二是不断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及时修订消防、食品等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严格落实和执行;三是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定期组织开展消防知识讲座和应急演练,包括火灾逃生演练、地震应急演练等,提升全院职工的应急处理能力。二、取得的社会效益(一)深化交流合作,助力服务质量提升。一是制定了《外出交流学习工作方案》,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到各地市优秀单位观摩学习,带着职工走出去看、走出去学,借鉴先进经验,不断寻求新思路,探索新路径;二是制定进修人员选派制度,派送医护人员到合作医院及先进机构进修,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知识。(二)加强技能培训,提高整体素质。一是组织护理员积极参加全国养老护理员等级考试,今年参加培训的34名护理员均通过了4级培训考试,截至目前,我院护理员持证率为100%;二是广泛动员护理员报名参加西安市2024年养老护理技能比赛,我院2名护理员分别取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优异成绩。(三)组织社工服务与精神关怀。我院积极与社区、公益组织、高校等外部机构合作,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内容。一是联合社区开展健康义诊、文化娱乐活动,与高校合作开展志愿服务项目,为休养人员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社会支持和人文关怀;二是定期组织趣味运动会、手工制作等,丰富休养人员生活,促进心理健康。三、存在问题(一)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我院成立时间较早,部分基础设施、办公设备陈旧老化,运行效率低下,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办公区域、功能分区和配套设施等规划与单位发展不适应,空间利用效率低,需进一步加强对基础设施的改善和提升。专业化队伍建设相对滞后。我院现有休养人员331人,其中中重度以上失能人员占比近87%,对康复护理有较大需求。现有护理员80名,按照国家标准3:1的护养比推算,护理员人数不足,加之院内在岗的护理员中中高级工以上人员占比不足23%,服务队伍的专业程度偏低,无法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难以满足失能休养人员的护理需求。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强化基础设施,夯实发展之基。一是按照“主体不动、适度更新、补齐短板、改旧换新”的建设思路,对康复楼消防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我院的整体环境和设施水平;二是对现有设施进行维护升级,加强院内绿化,不断优化服务对象生活环境。(二)抓好医疗质量建设,提升医疗质量水平。一是强化“医”的作用。不断链接优质医疗资源、建立完善健康监测体系和筛查、评估、康复服务、效果监测全流程康复服务体系,提升服务对象生存品质;二是抓住“养”的重点。通过强化个性化服务、加强心理关怀、开展活动等方式,确保服务对象的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三)强化队伍建设,激发创新活力。一是强化专业培训,除参与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养老护理员培训活动外,建立自培自练长效机制,制定《2025年护理员技能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切实提升护理员的职业技能与服务水平;二是定期组织团队建设活动,开展以节日、季节为主题的文化活动,增强职工的凝聚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四)探索精细化膳食管理,筑牢舌尖上的安全。一是严格把控食材进货来源,通过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方式对供应商基本情况、产品质量等服务内容开展市场调研,并对采购的食材进行严格的检验和验收;二是注重营养搭配,确保每餐都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同时根据季节变化及时调整菜单,让服务对象能够吃饱吃好;三是设立评估和反馈渠道,鼓励服务对象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监督食堂的饭菜质量和服务水平。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我单位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证书有效期截至2029年12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情况:无。2.受奖惩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