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吴起县> 吴起县档案馆

吴起县档案馆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10
单位名称 吴起县档案馆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档案保存提供管理和服务。档案管理;对县直机关、事业单位的重要档案和资料进行统管并利用;编纂档案史料、地方志及党史研究;培训档案业务人员。
住所 吴起县农林水牧综合大楼
法定代表人 乔明
开办资金 111.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吴起县委办公室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2万元 551万元
网上名称 吴起县档案馆.公益 从业人数  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按照规定办理变更登记事项,依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县委办的领导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一、业务开展情况县档案馆充分发挥“档案、党史、方志”三合一体制的优势,立足馆藏档案资源,编写出版《吴起县志(1990—2013)》、《中国共产党吴起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中国共产党吴起历史(第二卷)》(1949—1978)、《吴起年鉴》(2013—2023卷)、《中台村志》等15本地情书籍,即将出版发行《吴起年鉴(2024卷)》、《中国共产党吴起历史》(第三卷)《胜利之路·红色足迹》、《吴起红色记忆》、《陕甘红色歌谣》等可读性较强的吴起地情文化精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同时,县人大办、政协文史委、教育局、革命老区发展促进会利用馆藏档案资源,编写出版《吴起县人民代表大会志》、《吴旗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记忆中的吴起教育》、《激情年代青春岁月—知青在吴起工作与生活往事》、《吴起县教育志》、《吴起县革命老区发展史》,以及县民政局即将出版《吴起县地名志》等地情书籍,丰富了吴起的地情文化。同时档案馆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吴起县数字档案馆项目建设方案》项目,充分利用智慧城市资源,建设局域网、政务网和互联网三个应用系统。该项目领导重视,社会关注,县财政列支652万元用于数字档案馆建设项目,实现档案资源的高度智能化管理和开发利用,建设出具有档案信息来源多元化、档案实体管理物联化、电子文件归档和接收网络化、档案数据存储集约化、档案信息开发智能化、档案信息服务移动化等特点的数字档案馆系统,以达到“永久保存、高效利用、资源共享、服务发展”的使用目标。2024年3月,县档案馆又积极争取资金80多万元,进行馆藏档案和民生档案数字化加工,全面实现“存量数字化”100%目标,为吴起县数字档案馆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档案资源基础。档案史志社会经济效益档案史志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记录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各个民族的智慧和文明成果、传承了文化记忆,促进文化的延续和发展、还能够提供原始的证明材料,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和谐,从而体现档案在社会效益中的价值。通过真实的档案资料,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为解决社会纠纷、维护公民权益提供依据,在土地、房产、婚姻等方面的纠纷中,档案能够提供原始的证明材料,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同时也能更好的为学术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无论是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还是其他学科领域,学者们都可以通过查阅档案,由此能够更好地体现出档案史志带来的社会效益。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吴起县档案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档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县档案馆在未来五年内将有近三分之二人退体或退二线,不利于档案工作的延续性。二是档案宣传不够新颖。在实际档案宣传过程中,大多数以展板、讲解为主,宣传形式单一,缺少互动,社会民众的参与热情不高。三是档案接收不够及时。2007年县档案馆拆迁后,历经多次搬迁,直到2020年才有固定的工作场所,导致各镇、街道、部门的档案接收较少。四、整改措施。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档案意识。利用“6.9”国际档案日等重要节日,广泛宣传档案的重要价值和独特作用,深入宣传档案工作的政策和法规,通过体验档案工作、组织广场活动、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横幅、举办宣传展览和讲座等形式,提高宣传活动的针对性和时效性。2.加强协调沟通,做好档案收集、归档工作。要充分利用档案执法检查的契机,积极与各镇(街道)、各部门、各单位协调沟通,把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做实,确保单位档案资料完整、齐全。4.加强档案业务培训。县档案馆定期(三年一次大培训)不定期(根据全县档案管理工作实际需召开一定范围内的业务培训)开展档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全县档案人员的业务技能。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继续加强档案业务指导工作。制定全县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方案,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各单位指导整理档案,加大接收应进而未进馆单位的档案资料,夯实新馆馆藏厚度。二是做好业务培训工作。组织档案工作人员积极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业务培训班,提高档案从业人员素质。三是理顺机构改革中局馆职责。根据机构改革安排部署,完成档案史志部门机构改革工作,优化整合职能职责,为推动全县档案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体制机制保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