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吴起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对所属企业进行指导,协调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关系,行使本级社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能,监督社有资产保值增值,并为所属企业搞好服务。 | |
住所 | 吴起县县城中街 | |
法定代表人 | 陈东兴 | |
开办资金 | 46.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吴起县经济发展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万元 | 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吴起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公益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吴起县供销社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上级供销社的精心指导下,紧密围绕服务“三农”工作大局,坚持改革创新,强化为农服务,不断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业务开展:深耕“三农”领域,多维度创新发展1.投身服务“三农”,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吴起县供销社始终将服务“三农”作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等业务。在农资供应方面,精心挑选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农资产品,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长期合作,确保稳定供应。在农产品流通领域,发挥网络优势和资源整合能力,搭建销售平台,与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电商平台合作,将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市场,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2.实施品牌赋能,扩大供销影响力2024年,吴起县供销社对铁边城镇优特农产品实施品牌赋能计划。打造具有供销元素的农产品商标,在农贸市场建立销售专区。按照精选优选标准,对优质特色农产品进行品牌优选,融入供销元素,逐步实现全县农特产品供销元素品牌赋能全覆盖,推动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强。3.狠抓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吴起县供销合作社坚持为农服务宗旨,针对农业特色产业种植现状,连续三年新建高海拔无公害南瓜新品种试验田,运用新型农业播种技术和管理流程。通过参与基地建设和技术试验,掌握第一手资料,指导生产实践,为优化农业产业布局、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4.依托禀赋优势,服务农业产业发展近几年,吴起县社以供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为抓手,依托地理、政策、人文优势,加大经营力度和服务范围,全面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建设。累计销售化肥1800余吨,农资设施服务面积达60000余亩,为当地及周边农资供给、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5.积极主动作为,强化联农带农功能吴起县供销社对全县涉农企业和农业合作社摸底,开展“扣门”服务。助力延安圆方集团拓展销售,为其产品联系推广。紧盯山地苹果首位产业,为永河果业有限责任公司传达政策文件和精神,邀请专家进行生产经营指导。规范领办合作社,帮助进行土地流转、签订服务协议,强化联农带农功能。二、社会经济效益:彰显责任担当,推动多方共赢1.政策引领,奠定发展坚实基础县委、县政府及上级供销社对供销社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为供销社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和有力的发展支撑。这些政策涵盖了项目建设、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为供销社谋划实施重大项目、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服务能力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指明了清晰的发展方向。2.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与质量始终坚守服务“三农”的初心和使命,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积极拓展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村电商等多元业务领域,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提升技术水平,实现了服务效能的大幅提升。精准对接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切实提高了农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3.人才兴社,激发队伍活力与创造力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将其作为推动供销社发展的关键因素。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专业培训、学习交流活动,全面提升干部职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同时,积极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实到各个关键岗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了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供销社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三、存在问题:正视发展困境,明确改进方向1.资金短缺,制约项目推进速度在实施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短缺问题成为制约项目推进的主要瓶颈。由于项目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目前资金筹集渠道相对有限,导致项目建设进度缓慢,无法按照预期目标顺利完成。这不仅影响了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供销社的整体发展速度。2.人才匮乏,限制创新发展能力现有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专业人才短缺的问题较为突出。在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时,缺乏足够的创新思维和应对能力。人才的匮乏使得供销社在推进改革创新、拓展业务领域、提升服务质量等方面面临诸多困难,难以满足新时代供销社发展的需要。3.竞争加剧,农产品销售渠道亟待拓宽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供销社在农产品销售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传统的销售渠道逐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而新兴销售渠道的拓展尚需时日。销售渠道的狭窄限制了农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和销售量,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和农业产业的健康发展。四、整改措施:精准施策,突破发展瓶颈1.拓宽融资渠道,破解资金难题积极主动与各类金融机构沟通协调,争取更多的信贷支持和优惠政策。加大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扶持的力度,积极申报各类项目,争取专项资金支持。同时,探索引入社会资本参与供销社项目建设,通过合作开发、股权融资等方式,拓宽资金筹集渠道,缓解资金短缺问题,确保重点项目能够顺利推进。2.加强人才引育,提升创新能力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定期组织内部培训和外部进修,为干部职工提供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机会,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通过提供具有吸引力的薪酬待遇、良好的发展空间和工作环境,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加入供销社。建立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干部职工勇于创新、敢于实践,对在工作中取得突出创新成果的人员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全体员工的创新活力。3.优化销售策略,拓展销售渠道进一步加强与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电商平台的深度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互利共赢。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如广告投放、媒体报道、网络营销等,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博览会等活动,展示吴起县优质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拓展市场空间,提升市场份额。五、2025年工作计划:谋篇布局,开启新征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促进产业升级发展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精心谋划和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和带动性的重点项目。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打造现代化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和高效便捷的物流配送中心,优化流通环节,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项目,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涉农企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市场拓展等方式,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转型,提高农业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积极开展农村电商项目,搭建功能完善、操作便捷的电商平台,整合农产品资源,拓宽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致富。持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内生发展动力坚定不移地实施人才强社战略,持续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定期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学习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进行授课和指导,不断更新干部职工的知识结构,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积极引进农业、电商、物流、管理等领域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充实到各个关键岗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将个人绩效与薪酬待遇、晋升机会紧密挂钩,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为供销社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深度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加强与各大超市、农贸市场、电商平台的合作,不断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与超市建立直供直销模式,减少中间环节,降低销售成本;在农贸市场设立更多的销售专区,展示和销售特色农产品;与电商平台开展深度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拓展线上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市场覆盖面。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制定详细的品牌宣传计划,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如品牌故事讲述、农产品溯源展示、线上线下互动营销等,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推介会等活动,展示吴起县优质农产品的独特魅力,拓展市场空间,提升市场竞争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