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商州分局地质环境监测站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商州分局地质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10:04
单位名称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商州分局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加强地质环境监测,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地质灾害监测。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文卫路南段
法定代表人 王军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自然资源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19.92万元 360.6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业务情况(一)领导重视,各级防治责任落实到位。一是成立了以区政府主管领导为组长,自然资源、应急管理局局长和区政府研究室副主任为副组长,相关成员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自然资源商州分局,郭林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自然资源商州分局成立应急调查分队,时刻备战应急调查工作。二是下发了《商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商州区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的通知》(商州政办发〔2024〕21号)、《商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商州政办函〔2024〕61号),明确了防治范围、防治重点。区、镇、村、组逐级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防治责任;每个隐患点和风险区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人盯人”防抢撤责任机制,夯实了防治任务,为做好全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二)认真履职,各项防范工作落实到位。一是认真开展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隐患,及时有效处置应对,落实相关责任。指导各镇(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隐患及风险大排查活动,重点排查在册隐患点、高中风险区、重要城镇、学校、企事业单位、医院、居民区、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交通要道、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文物保护单位、森林公园等人口密聚区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地质灾害易发区内削坡建房行为;排查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生活区等;排查矿山企业、“西十高铁”、“西气东输”等重点工程建设的开挖区、堆放区、生活区等容易引发地质灾害的区域。排查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面面俱到。对排查出的地灾隐患,及时协助镇(街道)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有效防范地质灾害。二是加强值班值守,严格24小时值带(班)制度,及时准确传递信息,有效处置灾险情。分局就值班工作专门召开会议,严肃值带班纪律,要求系统值带(班)人员必须24小时在岗在位。抽查(检查)基层所值班情况200余次,对接听电话不及时、脱岗现象,给予严肃批评,责令立即整改,并跟踪问效。省市区多次查岗没有出现电话不通和无人值班等问题。三是开展培训演练,提高群测群防员业务水平,增强实战能力,做到识灾避灾、临灾不乱、有效避让。分局6月18-19日利用2天时间,组织开展了一次镇(街道)分管领导、各所所长和工作人员约60人参与的集中培训,收到了与会领导、同事的好评,达到了预期目的。通过微信工作群,经常推送地质灾害防治短视频和相关防治知识,加强线上培训学习。各镇(街道)利用村组干部大会集中培训、集镇设立咨询台、巡查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各种方式方法宣传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培训工作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各镇(街道)组织隐患点、风险区受威胁群众开展应急避灾演练,让受威胁群众知道灾害来临怎样跑、跑到哪里,增强群众避灾实战经验。完成宣传培训211场次、演练261场次,实现了全覆盖。四是做好技术服务,为政府地质灾害防工作提供技术保障。接报和排查的灾险情及时组织技术支撑单位第一时间应急调查,形成调查报告,提出合理有效应急处置方案,并函告相关责任主体,采取必要措施,消除安全隐患。杨斜“7.19”水灾当晚,我们就和技术支撑单位技术人员蹲守在杨斜镇一线,在道路不通、信号中断的情况下,分组徒步现场调查灾险情,每天步行十多公里,为政府防灾提供依据,给群众应急提出措施。联合商州区气象局发出地质灾害风险气象预警6期,认真贯彻“123”预警叫应机制,协助镇(街道)村组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确保安全。(三)强化协调指导,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一是统筹人力、集中时间,完成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工作任务。地质灾害“双控”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局集中统筹力量,分组开展隐患核查,完成了下发的1239个图斑核查,同时新排查出2个隐患点39个风险区,全部落实了相关责任,完成了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区”双控图册编制,并发放到位,有效防范了地质灾害。二是加强沟通协调,及时处理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矛盾,保障工程项目稳步推进。今年,商州区实施地质灾害治理项目2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1个,我局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到项目建设工地查看了解情况,与镇政府领导座谈,协商解决项目阻工问题,并下发督办函要求相关镇政府做好项目环境保障工作,有力推进了项目进度。目前,柏树砭滑坡治理工程、商洛市档案馆后滑坡治理工程主体工程均完成,2023年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杨峪河杨峪村图斑由于设计优化,25日前完成主体工程。取得的经济或社会效益今年,杨斜发生了“7.19”暴雨洪水灾害,自然资源商州分局履职尽责,严格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发挥技术支持作用,为政府抢险救灾提供科学依据。7月18日,联合商州区气象局发布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橙色预警,7月19日,分组深入一线,在道路不通、信号中断的情况下,每天步行十多公里,开展了为期近一个月的现场调查工作,编制了杨斜镇“7.19”暴雨洪水灾害地质灾害调查报告和《商州区2024年地质灾害防治灾后重建实施方案》。7月17日,降雨引发杨斜镇砚池河过水涵洞洞口坍塌,分局组织技术支撑单位对杨斜辖区进行了排查,对存在隐患的群众建议撤离,成功预报8起地质灾害,避免了60人的伤亡。自然资源商州分局地环站主汛期严阵以待、以雨为令、闻令而动,严格落实省厅“地质灾害防全链条闭环管理模式”和市委、政府“人盯人防抢撤”工作要求,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目标。三、存在问题1、是地质灾害点多面广,大多为偏远山区,多为留守老人,监测员和巡查员难找。2、是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经费紧缺,监测员和巡查员报酬低微,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演练缺少费用,群众配合不力。四、整改措施1、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并开展和参与多元化的业务培训提高业务学习能力。2、研究设立监测员奖惩制度,调动工作积极性。3、积极联系设备厂家对普适性监测设备进行维护。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继续加强宣传培训、演练工作,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和群测群防员识灾避灾意识。指导好镇办开展宣传培训演练,再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宣传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识灾、防灾、避灾的意识和能力;二是认真开展地灾防治的巡查、排查、核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有效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地质灾害“三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及时处置隐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问题,落实省厅的“发现隐患、监测隐患,发出预警、果断撤离”的地质灾害防治全链条闭环管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三是严格落实“人盯人”防抢撤责任机制,杜绝伤亡事件发生。协助镇(街道)做好受威胁群众的撤离安置保障工作,落实“人盯人”措施,确保不因撤离不彻底或返回居住等发生伤亡事故;四是严格值班值守,做好上传下达和灾险情速报工作。严格落实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各类信息及时有效传达、有效处置灾险情,为政府防灾救灾提供科学依据;五是继续加强“平战结合”技术支撑工作,最大限度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加强平时的业务培训,使日常工作规范化。加强战时的技术指导,使灾害损失最小化;六是加强工程建设,有效发挥工程作用。加快竣工工程验收,做好档案资料归档;协调处理在建工程矛盾纠纷,加快工程进度,争取早日竣工,发挥工程防护作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