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雁塔区> 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

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

发布时间: 2025-03-28 09:39
单位名称 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初中、高中学历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高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西安市雁塔区东仪路202号
法定代表人 丁宝林
开办资金 3247.9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西安市雁塔区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86.02万元 2326.55万元
网上名称 西安市第四十六中学.公益 从业人数  8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在2024年度,本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围绕三年质量提升的战略目标,有条不紊地推进各项工作。现汇报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了具体的业务活动。1.聚焦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我校持续开展一二三课例研讨教研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课例展示、赛教课及培训项目。通过一课二上三研的教研模式,即一课多磨、二次备课、三次研讨,促进教师教学反思与改进。青年教师通过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快速成长,学校定期举办各类展示课及评优赛教活动,促进教学水平提升。2024年,我校教师在市级以上教学竞赛中获奖达15人次,另有两位教师分别获得“雁塔区教学能手”、“西安市基础教育教学能手”,同时,学校建立了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实施“名师工程”,培养了一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2.推进新高考改革,探索特色发展路径。我校积极探索特色发展路径,以学生个性化成长为核心,稳步推进走班制教学,做好特色课程建设,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学校开设了3+X特色课程群,将基础必修课程与拓展选修、荣誉研修相结合,开设涵盖科技创新、艺术审美、传统文化等多元领域的校本课程,并与高校、社会机构共建实践基地,形成课堂内外联动的立体化培养网络。在走班制教学中实施分层分类教学模式,针对不同选科组合开发差异化教学方案,通过智能排课系统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定期举办选课指导讲座,邀请教育专家和职业规划师为学生及家长解读新高考政策,提供生涯规划建议。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施一生一策个性化指导方案。3.加强德育教育,弘扬传统文化。我校充分利用重大节日契机,深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构建了节日+教育的特色育人模式。通过经典诵读、民俗体验、非遗文化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构建了”节日+教育”的特色育人模式。通过经典诵读、民俗体验、非遗文化展示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校设立了”传统文化月”,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清明祭英烈、端午包粽子、中秋赏月诗会等。建立校园文化长廊,展示书法、国画、剪纸等传统艺术。学校在推进德育教育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过程中,构建了“节日+教育”特色育人模式的立体化教育体系。通过开发《岁时节令》校本课程,将传统节日文化系统分解为历史溯源、民俗实践和精神传承三大模块,例如清明节结合祭扫英烈、红色家书诵读与生命教育,实现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的双重浸润。4.强化安全教育,打造平安校园。我校定期组织开展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在隐患排查方面,建立校领导牵头、总务处、保卫处、后勤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动的月检机制,针对教学楼、实验室、食堂等重点区域开展建筑结构安全评估、消防设施检测等系统性检查,采用分级预警制度形成”发现问题-限期整改-验收销号”的闭环流程。对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食堂等重点场所进行拉网式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师生安全。建立智慧安防系统,实现校园监控全覆盖,配备一键报警装置。开展常态化安全演练,包括消防疏散、防震减灾、防暴恐等应急演练。5.家校共同育人,携手搭建桥梁。学校积极构建家校共育机制,制定家校协同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一是组织召开家长会。本学期组织召开家长会2次,向家长汇报学校教育教学情况,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每次家长会前,班主任都会精心准备,展示班级整体情况和学生个体表现,同时邀请优秀家长代表分享教育经验。二是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建立了线上沟通平台,设有班级圈、作业通知、成绩查询等功能,方便教师与家长及时交流学生情况。平台上线以来,家校沟通频率显著提升,问题解决效率明显提高。三是组织开展家访活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每学期定期家访,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成长环境,帮助家长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工作。四是建立家长学校资源平台。开设家长课堂线上课程,邀请教育专家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内容涵盖亲子沟通、心理健康、学习方法指导等,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提升家庭教育质量。此外,学校还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参与学校管理决策,形成了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获得学生及家长的广泛认可,中高考成绩逐年提升,录取分数线较往年相比有较大增长。师生在各类教学竞赛和艺术比赛中表现优异。多名教师在雁塔区名师大讲堂、实验教学说课比赛、西安市微课大赛中获奖。学生在雁塔区“雏鹰杯”艺术比赛中获奖。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存在的问题有:1.教师教科研能力缺乏创新性:教师在教育教学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不足,缺乏跨学科、跨领域的创新研究,难以有效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2.特色发展定位不清晰:学校对新时代教育规律的理解不够深入,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未能形成独特的优势和特色,难以在区域内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改进措施: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教育科研培训,邀请专家开展专题讲座,帮助教师掌握前沿教育理论,提升科研创新能力。推动教师跨学科、跨领域的合作研究,激发创新思维。组织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团队深入学习教育改革政策,明确学校发展的核心方向,制定清晰的特色发展目标,突出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加快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搭建平台,壮大教科研力量,带动全校教师队伍的发展。以教研促教师专业发展,促教学质量提高。鼓励各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定期组织开展学科节活动,丰富教研活动形式和内容。整合各类资源,开展培训活动,完善我校教师体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