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环境监测站(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商洛市环境监测站(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发布时间: 2025-03-28 09:36
单位名称 商洛市环境监测站(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环境质量监测、专项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测;环境监测服务;环境监测人员培训。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名人街西段
法定代表人 田中心
开办资金 80.86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环境保护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122.82万元 2672.44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活动开展开展情况1、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情况。全年共采集降雨38场,无酸雨出现,12个月降尘监测值均达到省定标准,每月汇总分析各县区空气自动监测数据,编制县区空气质量排名通报。截至12月31日,我市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其中优109天,良238天),优良率为94.8%,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9,优良天数同比增加13天,轻度污染15天。2、水环境质量监测情况。完成全市地表水省、市控14个断面全年监测任务,共采集样品2184瓶,上报监测数据4032个;完成中心城区水源地水质月监测任务,全年共采集样品216瓶,上报监测数据1704个,每月进行信息公开,监测结果显示城区水源地水质全年均达标;全年共完成国家环境监测总站派发的地表水国控断面采测分离样品88批,2253瓶,共出具有效数据4455个;开展2次农村中小微水体水质监测分析,所有监测结果均未超标。3、土壤环境监测情况。完成2024年国网土壤39个风险点和1个基础点的采、送样工作,并配合省站完成了商洛市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异常点位调查工作;完成商洛市7家重点监管企业周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方案审核,以及69个点位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分析工作。4、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情况。按照环境部要求,开展了淅川荆紫关断面枯水期、丰水期和秋汛期污染物通量监测及数据统计上报工作;按照省厅要求,完成了全年两次12个省控地表水断面eDNA样品采集、前处理和送样工作;参加了省站组织的全省国控断面水生生物补充调查和淡水底栖无脊椎动物集中鉴定工作。5、污染源监督性监测情况。完成各县区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数据、万人千吨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数据、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监测数据的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配合支队完成全市范围内工业窑炉专项执法监测,在2024年全国第二轮企业执法监督帮扶中,检查企业34家,发现问题107个,在全国55个专业组中工作成绩排第16名。6、监测数据统计分析情况。每日编制丹江流域锑浓度监测快报,截至目前,共出具快报354期;每月按时编写全市主要河流水环境质量通报、市级水源地公示报告等,全年共编制《商洛市水环境质量状况通报》9期,《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报告》3份;为环保督察、审计及汉丹江流域涉金属矿产开发环境整治等项目提供了大量监测数据支撑。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1、“十四五”监测能力建设逐步推进。“十四五”规划任务:人员增加26人,达到70人,增加实验室725平方米,增加监测仪器设备47台,提升更新设备39台,增加监测能力171项。完成情况:人员编制增加8人,达到44人,增加实验室100平方米,增加监测仪器设备49台,提升更新设备24台,增加监测能力43个参数,达到628个参数。2、市中心城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网络建设全面完成。在市中心城区共建成了7个噪声自动监测站,1个信息网络平台,目前整个监测系统已与省生态环境厅联网。3、积极组织参加国省实验室能力验证活动,7轮13个项目全部顺利通过考核,目前已连续4年获得国省实验室能力验证考核“满意”结果,累计27轮35个项目考核“满意”。4、扎实开展省控空气自动站交叉运维工作,我站运维的安康市21个省控空气自动站,在全省质量控制工作考核检查中,考核成绩始终保持在全省第一、第二名。5、“7.19”柞水高速公路桥梁垮塌事件发生后,我站按照市局要求,立即成立环境监测现场工作组,在省厅省站的指导下,出动一辆水质应急监测车,建立3个实验室,投入监测仪器设备31台套,制定应急监测方案5个,设置监测断面12个,组织出动监测人员539人次,采集样品193份,出具有效监测数据1050个,编制38期应急监测快报。行动迅速监测高效,为政府决策和现场处置提供了数据支撑,受到省级表扬。三、存在的问题1、按照省厅印发的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绩效评估办法(试行)、陕西省生态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评估指南(试行)和监测能力建设规划提出的具体要求,我站在机构人员、实验场所、仪器设备、信息化建设等方面仍不能达到标准要求,人员缺少,监测用房紧张,实验仪器无处摆放,项目之间存在相互干扰,仪器设备不足等问题比较突出。2、缺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现有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生态环境监测的环境要素多,监测因子复杂,特别挥发性有机物,涉及的因子就有上百种,需要高学历高层次人才支撑,单靠一般业务人员完成此类工作难度大,能力提升缓慢。且人员数量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编制过少使正式人员与聘用人员比例严重失调,正式人员主要从事管理工作无暇从事一线监测工作,导致主要监测任务由聘用人员担任。加之聘用人员流动性强,培养人员易流失,使监测人力保障缺乏稳定性。3、站内部分设备仪器落后、老化情况严重。市级财政拨付的经费仅能满足人员工资,监测业务经费如试剂耗材、仪器检定、仪器维修维护、设备更新等费用均未列入财政预算,导致仪器设备老旧、更新缓慢。四、改进措施1、全员练兵,全面提升监测人员技术能力2、从严落实质量控制,保障监测工作质量3、不断提升环境应急监测能力4、健全自动监测预警管理体系5、逐步推进环境监测数智化建设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深化监测队伍行风建设。深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教育引导职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升监测人员业务能力和政治素养。2、持续做好监测业务工作。编制商洛市2025年生态环境监测方案,报市局印发,持续做好辖区内各环境要素监测工作,按时上报各类监测数据。配合做好国家地表水国控断面采测分离样品分析工作。3、加强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对标“十四五”监测能力建设规划要求,对照承担的环境监测任务,全面查漏补缺,申请中省资金,逐步完善环境监测硬件配置,扩展监测项目,补齐监测能力短板。4、继续加强监测质量管理。细化任务的分解落实,确保从布点、采样、样品贮存到实验室分析,监测质量可控可追溯。5、强化环境监测科技研究。加强数据统计分析,挖掘数据潜在价值,为环境决策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开展锑浓度分析方法课题和相关研究,发挥监测分析优势,力争在锑浓度监测分析和变化研究方面取得新成果。6、加强环境应急监测工作。加快应急监测能力建设,按照市级能够同时具备处置行政区域内两起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针对可能发生的事件情景,组织开展应急监测能力自查评估,切实提升应急监测装备能力和技术水平。7、加强县级技术指导工作。组建生态环境监测技术服务队,科级领导包抓县区,深入一线现场,指导县区尽快提升监测能力。8、加强环境监测数智化建设。持续打造和引进智能化环境监测设备和数据分析系统,进一步增强监测智能化信息化,推进我站环境监测数智化建设走深走实。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