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汉中市汉台区档案馆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负责全区区级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档案收集、管理、编研和开发利用,为社会利用档案资源提供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中山街80号 | |
法定代表人 | 全义成 | |
开办资金 | 109.5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汉中市汉台区委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16万元 | 14.1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0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办理变更登记事项1项:法定代表人,由蒙汉俊变更为全义成。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持续推进到期档案移交接收。结合工作实际,与区档案局联合印发了《关于2024年度做好到期档案移交进馆工作的通知》,对移交范围、移交要求、移交时间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主动联系到期移交单位,积极上门进行档案业务指导,高效推进档案接收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进馆档案整理质量的跟踪检查,对不符合整理规范要求的及时进行整改,确保到期档案质量符合进馆要求。目前已接收东大街办事处、区科协、区审计局等19家文书档案全文目录78216件。汉中市工业供销公司、泰煊建设集团公司、国网汉中供电公司、千山电子5家单位退休人事档案196人,数字化扫描69万页。(二)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现已接收19个全宗,数字化副本29万画幅,数字化成果副本进行严格审核验收后接收进馆、挂接,充分发挥档案数字化成果最大效益。目前已建成档案目录全文数据库89万余条,对馆藏档案管理系统移交接收和查询管理模块进行修改更新完善,使档案查询更加准确高效。目前馆藏12万卷档案保管齐全完善,数据库运行良好,780万页数字化副本存储安全,无失泄密事件和安全事故发生。(三)全面落实安全责任制。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切实担负起档案安全管理主体责任,开展常态化安全自查,坚持每周及节假日前,进行全馆范围内的安全大检查,对档案库房、用电线路、电器运转等进行重点检查。积极参加汉中市档案局举行的消防安全培训和应急演练活动,体验穿戴灭火战斗服、抢险救援服、浓烟逃生、灭火器操作等项目,健全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强化档案数字资源安全管理,严格落实档案异地备份要求,完成馆藏数字化档案副本在陕西凤县、山东日照、湖北孝南三个地区的异地备份工作,确保馆藏档案数据信息绝对安全。(四)服务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挖掘更多对党委、政府定规划、做决策有借鉴意义的档案史料,对汉台区政协文史馆建设提供了大量馆藏资料,收到了较好评价。同时,常态化做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截至目前,共接待单位及个人查阅利用档案1310人次,查借阅档案3850件,复印档案、资料4261页,内容涉及教育、婚姻、土地、经济、文化、卫生等方面情况,为全区经济建设、学术研究、调解纠纷、婚姻登记、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利用提供了便利,推进了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五)拓展宣传形式。借助汉台档案微信公众号开展专题等档案宣传,充分利用传统媒介和新媒体融合,扩大新媒体宣传力度。在区政府广场举办“6(9”国际档案日档案宣传展览1期,发表各类宣传文章、信息30余篇。发挥好档案馆“五位一体”基地功能作用,构建适应新时代档案文化传播矩阵,办好“汉台档案”微信公众号,加强爱国主义、党风廉政等教育基地建设,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真正发挥档案宣教育人的作用。(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一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2024年,依托周例会、中心组学习、“三会一课 ”等组织集体学习49次,开展交流学习6次、专题宣讲12次,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二是持续开展“双报到”、党员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党员干部赴宁强陈锦章烈士故居参观、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专题学习,联合西大街社区开展健步走、观看红色电影《战火黎明》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进一步深化全馆党员干部思想认识,提高干事创业能力和为人民服务能力。三是组织开展“科长讲业务”理论培训4次、实践操作课4次,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法规、讲业务,进行经验分享,大大提升了全馆干部业务能力、综合素养。(七)狠抓作风提升服务效能。以深化“三个年”活动为抓手,对照服务对象的新需要,切实加强干部管理,强化专项治理,提升服务质效。一是扎实开展“怠拖虚粗懒”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过定期对档案管理软件和数据库进行更新升级,提高了查档服务效率。针对查档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分类施策,通过“延时服务”“异地查档”“电话查档”等措施,做到事事有回复,件件有落实,充分发挥了档案应有价值和作用。二是按照区委、区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要求,把招商引资作为年度“第一任务”,馆主要领导亲自抓招商,班子成员领导具体抓招商,全体干部共同参与,全年收集项目线索1条。三是根据区委组织部要求,推进“火种计划”,每月定期组织小组组长、成员及观察指导员进行集中学习、交流研讨,并按时汇报工作动态,助力年轻干部成长成才。四是持续开展清廉机关建设。通过典型案例学习、交流讨论、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活动,提升干部廉洁意识,推动清廉机关建设向纵深发展。(八)乡村振兴工作持续用力。始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认真研究工作措施,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深入包联村组,调研走访,精准掌握实际情况,制定发展计划,规避帮扶户返贫风险,全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二是继续选派工作能力强的1名同志到包联村继续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定期组织馆机关干部全员进村入户,开展走访慰问、政策宣传、解决实际困难等,以实际行动暖民心、聚民心。三是积极组织全体干部参与消费帮扶工作,通过线上线下购买大米、菜籽油等农副产品,切实帮助农户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馆藏档案开放率达到应开尽开,全年共接待单位及个人查阅利用档案1310人次,查借阅档案3850件,复印档案、资料4261页,为全区经济建设、学术研究、调解纠纷、婚姻登记、征地拆迁等方面的利用提供了便利,推进了档案资源的社会共享。联合区文联将区美协80余名画家创作的近百副作品收藏进馆,并汇编了《礼赞新时代 丹青润汉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美术作品集》,回首辉煌历程、展望美好未来、献礼伟大时代。组织开展“科长讲业务”理论培训4次、实践操作课4次,通过讲理论、讲政策、讲法规、讲业务,进行经验分享,大大提升了全馆干部业务能力、综合素养。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新馆验收和搬迁资金缺口较大。(2)档案馆工作人员力量不足。2、改进措施:(1)加大对上汇报沟通和资金争取力度,推动综合档案馆后期配套建设,力争早日启动新址搬迁工作。(2)加大档案专业人才引进、培养和招录,充实档案工作力量,切实解决档案业务人员断层问题。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档案资源建设。不断扩大档案接收门类和范围,加大民生档案、专业档案、声像档案的接收力度,力促馆藏档案资源体系门类更加齐全、结构更加优化。2、抓好档案基础业务建设。推进“三合一”制度落实到位,加大宣传和指导力度,促进各立档单位落实档案分类方案、文件材料归档范围、档案保管期限表“三合一”制度,完成第三批“三合一”制度编审。3、强化档案安全建设。坚持“人防、物防、技防”三到位的档案安全防范体系,提升档案安全管理、风险防控、技术保障能力。按照“九防”要求,加强内部管理,落实档案保管、出入库、数字化加工、保密管理等制度,确保馆藏档案安全。4、做好档案文化建设。加大档案编研力度,围绕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汉台历史文化、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主题积极开展档案编研,编辑推出资政参考等史料汇编。5、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按照“应扫尽扫”的要求,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力争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80%。在市馆指导下,探索推进区数字档案馆(室)示范点建设。大力推广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应用,开展电子档案单套管理试点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率。6、加快新馆建设搬迁工作。加大对上汇报沟通和资金争取力度,推动综合档案馆后期配套建设,力争早日启动新址搬迁工作。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