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指导中心

商洛市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指导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8 09:25
单位名称 商洛市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指导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开展茶叶、水杂果、蚕桑技术试验示范、良种培育、培训服务和技术推广工作;开展一村一品和休闲农业示范创建、宣传培训等工作。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军民路1号
法定代表人 王凌云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27万元 52.1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范围开展情况今年以来,我市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工作在省中心(站)的大力支持和市局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以“两确保、三提升、两强化”为重点,锚定特色农业强市建设目标,围绕争做“六个示范”打好“四提攻坚战”,加快打造“一都四区”。现将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1.技术推广成效显著。一是赴各县区开展茶果技术、三产融合培训与指导20余次,编印发放《茶果生产管理技术要点》手册1000余份,技术指导1000人次,及时发布天气预警6次,发布《茶树修剪技术要点》、《茶果灾后管理意见》等技术文章,加快实现我市茶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在商南县组织举办2024年商洛市“秦岭泉茗”红茶加工技能大赛暨培训活动,培养高素质制茶能手30名,前15名选手给予技能等级晋升,其中认证三级高级工7名、四级中级工8名,提升我市红茶加工水平、传播红茶文化;三是积极申报《丹江流域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市级地方标准1个,为丹江流域猕猴桃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中心2名技术干部参与商洛市葡萄气象联盟团队工作;四是积极争取省级农业专项资金120万元,用于茶叶加工技能及设备升级提升、“秦岭泉茗”市级茶叶品牌培育等技术推广与示范工作;五是积极组织市县参加省厅举办的茶果与休闲农业培训、技能竞赛等5场次培训骨干20余人次,我中心赴各县区开展休闲农业、田园综合体、“千万工程”、茶果等农业专技人员继续教育与高素质农民培育8场次600余人次,各县区组织休闲农业相关培训2368人次。2.督查调研扎实有效。一是参与筹备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暨“千万工程”工作推进会,开展柞水县2022-2023年度中省市种植业22个项目督查,参与柞水7.19灾后善后安置工作,参与筹备组织市局系统“千万工程”观摩学习交流活动,市县联合开展“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主题党日活动,参与筹办农民丰收节、“活力嘉年华”职工文体等活动;二是配合省厅实地调研休闲农业三产融合、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及省级产业强镇绩效评价4次,开展休闲农业区域安全管理指导帮扶工作8次、印发安全生产管理告知书500份;三是强化监测调度工作。全市休闲农业经营主体526个,从业人数0.3988万人,其中农民从业人数0.311万人,带动农户0.225万户,接待人次458.31万人,营业收入18078.8万元;全市茶叶总面积62.03万亩,可采摘茶园43.88万亩,无性系茶园面积14.72万亩,干毛茶产量1.25万吨,干毛茶产值达到25.71亿元,面积、产量、产值分别较去年增加0.43%、5.26%、3.85%;全市完成桑园科管5.5万亩,发种量1万张,产茧量32万公斤,产值0.4亿元;全市园林水果总面积13.77万亩,可采摘面积5.17万亩,产量7.47万吨,产值3.85亿元,其中猕猴桃种植面积3.59万亩,产量0.39万吨。3.示范带动成效明显。一是持续争创国字号荣誉,全市已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9个,今年新推荐柞水县老庵寺村至农业农村部;二是组织6名手工制茶选手赴汉中西乡参加陕西省选拔赛,商洛队取得“优秀团队奖”,郑洋洋被选送至农业农村部参加全国竞赛,取得三等奖优异成绩,实现商洛手工制茶选手获得国家级荣誉零突破;三是开展果业高质高效示范园建设,择优推荐省级高质高效示范园6个,其中猕猴桃园5个、葡萄园1个;四是开展省级魅力乡村及魅力田园创建行动,认定省级魅力休闲乡村3个、魅力田园1个,被省厅在农民丰收节栏目推介宣传。4.宣传推介促农增收。一是市级征集上报省级四季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精品线路共计12条,8条路线入选省级线路,被全省宣传推介;二是配合市局积极组织茶企分别赴杭州、西安参加茶叶博览会2场次,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上我市2家茶企现场销售额达10余万元,与3家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商洛茶在江浙地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5.全面从严治党稳步推进。一是下发《商洛市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指导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全市特色产业与休闲农业工作要点的通知》,将党建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二是开展主题党日活动12次,赴7县区开展茶果技术指导、休闲农业区域安全生产督查及产业发展政策宣传20余次,联合植保站、种子站筹办市局第七期青年沙龙活动,组织70余名系统干部赴商南开展“产业振兴强农有我”主题活动,组织党员进社区开展“爱心妈妈”、“双报到”等志愿服务活动,录制选送诗朗诵《秦岭最美是商洛》参与全市“诗韵商洛”诗词诵读活动。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我中心工作受到了省厅市局领导和服务对象的点赞和一致好评。一是我中心全体成员团结友爱、砥砺奋进、齐心工作,今年先后被省农业农村厅授予第五届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茶叶加工赛项陕西省选拔赛“优秀组织奖”、被省园艺技术工作站授予“2023年度省园艺系统工作先进集体”、2024年8月组织6名手工制茶选手参加2024年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茶叶加工赛项陕西省选拔赛,商洛队取得“优秀团体奖”、2024年10月我市选手郑洋洋被选送至农业农村部参加全国竞赛,取得三等奖优异成绩,实现商洛手工制茶选手获得国家级荣誉零突破、2024年9月6日参与实施的《陕西茶产业提质增效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获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2024年9月6日参与实施的《陕南秦巴山区猕猴桃特异种质资源利用及栽培技术研发与推广》项目获陕西省人民政府表彰,获得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奖一等奖、2024年4月9日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的《一种茶叶修剪器》实用新型专利1项、2024年全年征集上报四季休闲农业和乡村游精品线路共计12条,其中8条路线入选省级线路,被全省宣传推介,效果甚佳。存在的问题一是全市茶果、休闲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县镇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指导水平不高;三是市级技术队伍服务水平有待锻炼提高与创新优化;四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严重与现实不匹配;五是党员学习教育不彻底,党员队伍素质有待提升。一是全市茶果蚕、休闲农业产业化水平低,整体发展水平有待提高;二是县镇级基层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指导水平不高;三是市级技术队伍服务水平有待锻炼提高与创新优化;四是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严重与现实不匹配。四、改进措施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倾力推动工作落实。一是强化认识、高点站位。总结安排工作,明确发展目标,细化任务,夯实责任,做到事事能落实,件件有回音;二是强化考核,完善制度。三是强化措施,精准施策。2、构建机制,强化基础,尽力加快产业标准化建设。一是建机制强产业。二是抓示范促发展。三是搞调研树形象。3、推广技术,提质增效,全力推进茶果产业发展。一是加强技术推广,促进产业发展。二是加强新品引进,促进产业发展。三是加强科学管理,促进产业发展。4、开展培训,提升服务,努力服务农民增收。一是把提高茶农、果农和休闲农业经营者素质,增加茶果休闲农业效益放在重要地位来抓,组织技术干部结合茶果农时季节进行茶果技术培训。五、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坚决贯彻落实市局安排部署,强化业务水平提升,强化为农服务支撑,为乡村振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实施好试验示范项目。联合商南县茶叶联营公司开展茶叶新产品研发试验示范项目,完成各县区茶叶加工设备升级改造的指导工作;做好茶果蚕与休闲农业年终统计与总结;做好茶叶相关项目的总结与验收请示工作。2.做好技术服务与推广。加强与科研院校的合作交流,提升茶果蚕业务技术水平,对优选品种、规范建园、充分授粉、果园生草、配方施肥、科学修剪、合理负载、适期采收、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关键技术给予大力推广应用;完成《丹江流域猕猴桃栽培技术规程》的意见征集及评审工作,推广、执行猕猴桃、茶叶全程质量控制技术规程,有序推进我市猕猴桃与茶产业链工作。3.做好示范创建宣传提升。加强休闲农业监测,做好全市休闲农业各季度发展情况调度,多角度、多形式开展四季休闲旅游精品景点线路宣传推介,摸清全市民宿新建项目情况,创新三产融合模式,持续开展省级高质高效示范果园创建工作,将茶果、一村一品与休闲农业同步推进,提升我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水平,全力打造一都四区。4.带好队伍提升服务水平。组织开展丰富的文化培训服务与主题党日活动,完成好市局交办的各项督导与中心工作任务,锻炼职工综合协调与技能水平,提升团队的创造力、凝聚力、服务力,为我市茶果蚕、一村一品与休闲农业产业发展培养过硬队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