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商洛市> 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发布时间: 2025-03-28 09:23
单位名称 商洛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推广种植业技术,促进农业发展。种植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种植业技术培训;种植业技术服务;土肥技术研究与推广。
住所 商洛市商州区商中路24号
法定代表人 李拴曹
开办资金 51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商洛市农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44.97万元 136.09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该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商洛市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是粮油大面积单产提升增产增收。狠抓“一个”关键、“两个”要害,坚持“一增两提四扩”,玉米、薯类、小麦、大豆种植面积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在238万亩以上,粮食总产49万吨。二是减肥增效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指导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2个,全市建立肥效田间试验30个、减肥增效“三新”技术示范6.5万亩,开展农户施肥调查900户,总结提炼了减肥增效技术模式和“三新”技术模式。创新宣传、培训、指导方式,利用短视频、抖音、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印发明白卡,提高技术覆盖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0万亩,主要作物、宣传指导全覆盖,分区域、分作物制定科学施肥技术指导意见,推广生态施肥技术,开展新型肥料产品的试验示范,推广化肥深施、机械化施肥机具,提高肥料利用率。三是土壤普查工作取得新进展。5月完成土壤表层样点采样调查、样点复核问题整改,6月完成剖面样点外业调查采样、标本制作及复核整改工作,10月完成内业样品检测、由县级三普办完成本区域内所有样品容重的测定,并通过普查工作平台上传检测数据,年底完成县级成果初稿编制,如期完成年度普查任务,打造市级成果汇交标杆样板。四是食用菌、蔬菜全产业链培育发展迅速。积极打造了一批标准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和产业园区,稳步扩大了产业规模,栽培规模4.7亿袋,产量47万吨,其中木耳1.6亿袋。按照“稳面积、提单产、保质量、增效益”思路,突出重点区域、优势特色品种,建设高山蔬菜、供港蔬菜、区域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实现蔬菜稳产保供。建立供港蔬菜生产基地1.87万亩,带动蔬菜面积稳定在33万亩,产量64万吨以上。二、取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2024年,我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共17万亩,实际种植面积18.28万亩,完成任务的107.53%:商州区2万亩、洛南县3.75万亩、丹凤县2.3万亩、商南县1.15万亩、山阳县2.8万亩、镇安县5.67万亩、柞水县0.61万亩。全市落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和大豆纯种示范点63个10460亩,其中商州区7个点920亩,洛南县4个点600亩,丹凤县6个点1100亩,商南县8个点840亩,山阳县6个点1920亩,镇安县20个点3500亩,柞水县12个点1580亩。2024年我市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任务66万亩,其中玉米34万亩,小麦12万亩,马铃薯7万亩,大豆12万亩,油菜1万亩。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24.04万亩,其中:小麦44.95万亩、玉米90.74万亩、马铃薯39.45万亩、甘薯4.37万亩、豆类24.4万亩、蔬菜7.2万亩、茶叶6.5万亩、花生3.48万亩、其它作物2.95万亩。全年举办培训班108场次6783人次;现场培训176次8901人次;现场观摩17场次688人次;宣传报道111条次,新媒体宣传47条次、农技小视频宣传70次。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1、存在问题:一是项目和资金量减少。粮油生产类、土壤三普市级无项目支持。二是工作头绪多,工作压力大。我站工作面宽、量大,对农技推广工作新要求、新内容不断增加,工作难度大。三是工作统筹不够到位。个别工作落实还不扎实、不细致。2、整改措施:一是抓试验示范点工作,积极开展技术研究,抓好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二是开展农技人员素质提升技术培训活动。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农技推广工作的思路:落实“两藏”战略,树立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理念,以食用菌全产业链建设为抓手,实施玉米增密度提单产、化肥减量增效、耕地质量提升,保障粮食安全,为建设“一都四区”、特色农业产业强市贡献农技力量。工作重点:一是加大力度保障粮食安全。推广复合种植20万亩,大豆种植30万亩;玉米增密度30万亩;马铃薯春玉米间作套种示范区15万亩,马铃薯种植45万亩;加强麦油管理保夏粮丰收。二是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培育链主企业、全产业链建设情况调度,加强调研培训指导,搞好食用菌产销信息监测。三是推进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集成技术推广。持续推广配方施肥及化肥减量技术,坚持“三新”技术集成与示范并重原则,结合区域耕作实际,创新农作物“三新”施肥示范模式和肥料试验,推广示范效果突出的化肥减量增效“三新”示范成果,不断提高我市肥料利用率和绿色施肥技术覆盖率。四是科学规范开展肥料试验。继续开展各种肥料试验工作,为我市主要农作物配方的调整、绿色施肥技术和新配方肥大田的验证推广,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技术支撑。五是指导蔬菜生产,发展园艺产业。抓好蔬菜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发展高山供港蔬菜、区域特色蔬菜;加强产销信息监测预警、“三棵菜”农药残留整治。六是夯实党建责任,全面从严治党。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切实落实党建、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创新载体,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加强单位管理,转作风抓落实,更好服务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