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乾县分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服务、为农民服务、为农民增收服务、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实用技术培训、利用广播电视培训农业中专学历。 | |
住所 | 乾县农机管理站院内 | |
法定代表人 | 巨荣国 | |
开办资金 | 1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乾县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19万元 | 17.96万元 | |
网上名称 |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乾县分校.公益 | 从业人数 1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农业农村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业务工作方面(一)高素质农民培育扎实推进。全年培训高素质农民200人,具体专业类型为:特色粮油专业,每个专业100人、开设4个班,每班50人。1、教学方面:按照《高素质农民培训规范》要求及乾县高素质农民调研情况,开设苹果专业,教育培训课程分为综合素养课、专业技能课,能力拓展课、线上培训分4大模块,总学时总共204学时,线上培训20学时,综合素养课培训24学时,专业技能课培训136学时,能力拓展课24学时,公开开设五门课程和一门自修课,专业技能课《小麦绿色高效生产与病虫害防治》;综合素养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产品市场营销与电子商务》、《乡村振兴带头人》、《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及自修课《高素质农民培训必读》,综合素养课统一组织开展,专业技能课结合农时精准培训,现场教学主要为赴周边经济发达地区,观摩学习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特色种植等成果成效。2、认定考核方面:我校圆满完成了2024年新型职业农民的考核认定工作,共认定初级职业农民200人,在省市的考核验收工作中,省市领导对于我校的培育模式、培育方式、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了充分肯定。3、在宣传方面:我校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及时宣传职业农民先进模式、成功经验和助推扶贫工作的典型人物,并充分利用农业信息网、广播、电视、报刊等媒体,营1造有利于产业技术服务贫困户的良好氛围。(二)农业科技大培训全面完成。全年开展培训72场次3716人次。(三)阶段性工作按时完成。1、在新阳镇开展督导生物质秸秆综合利用处置和露天焚烧管控工作。2、在新阳镇开展基本农田“非粮化”督导以及撂荒地处置工作。在工作期间,按时上报统计表,参与干部10人次。同时,坚决按时完成局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二、农业科技跟踪服务方面认真做好农业科技下乡跟踪服务指导工作,帮助农民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搞好技术指导服务,解决了生产,经营、销售中的实际问题。积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跟踪指导服务,结对帮扶工作与科技人员包抓科技示范户、科技特派员包抓大场,大户、园区等有机结合,按照“点对点、人对人精准式指导,全程式跟踪服务的要求,根据农业生产周期和农时季节,全年指导56课时,并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移动互联服务和在线信息技术咨询,积极研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和枝术难题,促进了农户提高经营水平,扩大经营规模,提升产业效益。在单位内部管理方面积极按照农业农村局要求,严格按照《农业农村局干部管理规定》,带好农广校这支队伍;在党建工作方面,积极准备每次活动材料,要求同志撰写心得体会、自查自纠报告、学习笔记等资料。四、取得成效一是培训规模和农民知晓率显著提升。通过认真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全县高素质农民3740人,其中高级45人,中级567人,初级3128人。获得省市嘉奖56人,村两委班子成员127人,同时积极开展“十佳”高素质农民评选活动,展现高素质农民风采。高素质农民培育、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群众知晓率连年大幅度提升。二是深入实施金融帮扶政策。连续三年与乾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签订战略扶持协议,金融支持高素质农民创新创业,2024年为高素质农民提供产业发展资金102户712万元,为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起到极大的助推作用。三是农民收入增加明显。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及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农业技术得到改善,产品质量得到提高,我县经过对200名高素质农民进行调研,参训农民平均收入明显提高,比其他农民提高12%。四是深入挖掘典型示范。与陕西省融媒体集团三农中心合作,开展“头雁领飞致富路”栏目,对我县产业发展好、辐射带动强、示范引领作用强的高素质农民进行宣传报道。以“头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助力乡村振兴“加速跑”。五、存在问题1、高素质农民培育方面遴选学员标准较高,学员遴选难度加大。随着培训逐年开展,参培人数的增加,一方面,一大批自身素质较高、具有发展意识的农村劳动力已通过培训转移出去,另一方面,留守本地从事农业开发的农民年龄普遍偏大,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强,造成生源组织越来越困难。2、在日常理论及业务学习中学风不浓,缺乏积极进取的学习意识;在工作中,沉不下心,缺乏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自我工作职能上,缺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六、整改措施1、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宣传招生,并通过职农微信群等媒体平台推送招生信息,严格资格审查,确定培育对象,明确任务目标,细化课程设置。根据班级类型和培训专业,制定教学计划,明确带班责任,健全管理制度,落实师资教材和实训基地,确保前期准备工作扎实到位。2、按照工作方案和教学计划,精心组织、多措并举,切实增强培训精准性。结合产业布局及生产农时,认真组织学员培训,扎实抓好理论授课、线上教学、交流言讨、实习实训、帮扶指导、现场教学、考试考核等培育关键环节,强化过程监管,保证培育质量,确保全年培育任务顺利完成。分类归整档案资料,及时录入学员信息,完成全国科教云平台、“云上智农”APP学员在线评价工作。3、全面分析培训工作,对标培育目标,找问题挖缺项,认真总结经验,及时研讨集思,建立问题台账,精准整改措施,提升培育质效。充分挖掘先进人物和创业典型,加大宣传报道力度,提升扩大高素质农民的影响力,凸显高素质农民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力军作用,巩固筑牢农业农村人才堡垒。七、下一步工作计划1、继续申报我校高素质职业农民培训实施方案。2、优选师资择优聘请资深专家名师,选派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中高级职农为授课老师和指导师资,因地制宜普及强农惠农支农政策及农业先进适用技术,确保培训内容紧扣产业、学践结合、易学易懂,有效提高学员综合公共素养和生产经营能力,筑牢兴产富民基础,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3、强化考核监管依托全国农业科教云平台系统,从对象确定,培训组织,信息报送,绩效考核、培训台账、认定管理等方面进行全程上传及监管,同时,加强日常工作监管,严格执行学员审核,实行“行政主管部门第一课”制度,信息公开,开班申请等制度,规范项目运行,保证实施效果。各培训单位要通过过程性评价、结果兴考克和实践技能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价学习成果、对老何合格者颁发培训证书。完善培训信息档案管理,及时录入培训学员信息,培育对象的参评率不低于95%,满意度不低于95%。4、抓好信息宣传着力树标杆、立典型、讲经验、推模式,宣传推介一批示范带动强,产业发展好的高素质领军人才,总结提炼当地在培训上有特色有创新的新模式和经验做法,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媒体广泛宣传,营造关心、支持和参与高素质农民发展的社会氛国,扩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作社会影响力。5、归整资料认真做好培训档案资料收集整理;认真做好4大类13项考核指标的文件及影像资料收集整理,及时总结工作经验,谋划创新方式方法,探索高效培育模式,加以总结提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培养更多数量充足的复合型、全能型人才队伍。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