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教学研究室

宁强县教学研究室

发布时间: 2025-03-28 09:01
单位名称 宁强县教学研究室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实施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教育教学研究(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宁强县南大街107号
法定代表人 吴富平
开办资金 63.7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教育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3万元 62.8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3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持续强化教学管理,稳步提升教育质量1.继续实施班子成员包抓镇(街道)、局属园校,教研员包联校(园)制度,定期或随时深入各校(园)开展教学常规调研、检查和视导20余次。2.组织开展了全县初中学校年度学业水平老师复习备考培训、研讨交流、两轮模拟联考及质量分析工作;组织召开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复习备考推进会。3.完成了学期、学年末教育质量监测考试的命题、考试及统一评卷组织、质量分析等工作,改进了命题方法。4.牵头组织召开了年度教育质量提升工作推进会,遴选部分优秀学校进行了经验分享。5.继续深入推进课程、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坚持定期深入学校检查,指导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各学校立足课标,聚焦课堂,夯实常规,坚持素养导向,革新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6.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生现场作文、书画、剪纸比赛,全县中小学生“三小”制作及幼儿园教师玩教具制作评选,全县幼儿讲故事评选活动。7.组织并顺利完成了全县九年级物理化学和八年级学生的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八年级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考试。8.组织开展了全县普通高中高三年级参加了全市两次模拟检测考试及成绩汇总工作。9.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活动,呈报的工作案例被推荐参加全省评选、10.牵头组织开展了全县“语言文字”工作。进一步规范建立完善了全县语言文字工作档案,将中小学生的写字检测纳入了质量监测考试。(二)继续深化校本研修,全面提升能力水平1.强化教研团队建设,夯实教研实力。以公开选聘方式选聘48名优秀教师担任新一届兼职教研员,促使全县形成了一支“师德修养好、业务能力强、教科研水平高”的教研团队。2.推进精准教研,解决突出问题。立足园校、集团实际及需求,精准制定方案,扎实开展驻点教研、联片教研、网络教研、学科教研等工作,及时、有效解决部分学校、幼儿园在教育教学及教研工作中的热点、难点和堵点问题,提升了教研实效。3.组织遴选优秀学校(幼儿园)、教研组、优秀教师参加全市基础教育教研先进评选,8所中小学(幼儿园)被评为汉中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先进单位”,14个教研组被评为汉中市“先进教研组”,18名教师被评为汉中市“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先进个人”。4.组织开展了全县作业设计案例评选活动,对32件优秀作品进行了通报表彰。推荐5件作品参与了省市评选。5.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开展的“天汉好课堂三个一”活动,独立承办16期,50余名教师参与了全市公开课及专题讲座并获得一致好评。6.积极组织优秀教师参加汉中市教研室举行的全市“以我的课堂实录为例,谈新课标落实征文评选”活动,24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7.继续强化了课题研究工作。全年立项105个县级课题,结题128个;市级课题立项55个,结题51个。省级课题立项41个正在研究过程中。8.强化基础教育成果评选,增强发展动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142件成果获得奖励,其中:22件市级一等奖;77件获得市级二等奖;43件获得市级三等奖。(三)继续强化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1.教育信息化管理工作,组织8学校开展2024年汉中市中小学智慧教育示范校、集团校创建工作,并通过了市级专家验收;11所学校开展2024年“陕西省远程支教公益项目”;开展2024年数字校园评估工作。2.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大赛,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展示暨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大赛,大赛优秀校长和教师被推荐参加汉中市第二批“信息化(数字化)领导力名校长”“信息化(数字化)应用学科名师”遴选活动;参加陕西省第八届中小学(中职学校)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开展教师微课大赛;参加陕西省第二十四届学生信息素养提升实践活动;组织学校参加陕西省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组织参加全省第一届中小学信息科技(技术)优质课展示交流活动;组织教师参加汉中市STEM教育教学竞赛活动;组织参加“中国梦一行动有我”全国中小学德育视频课程和教育案例征集展播活动;组织全县教师参加了陕西省基础教育师生网络安全素养提升活动;组织参加汉中市师生网络安全微视频大赛;组织参加汉中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安全知识竞赛,我县获得团体赛三等奖。3.进一步强化并完成了年度数字经济工作,按要求报送了汉中市数字经济典型案例;开展了数字宁强专题调研,报送了年度数字经济工作计划。(四)强化了“集团化办学、学科基地建设、新教育实验”等重点工作1.新增设10个县级学科建设基地,促使全县达到市级2个、县级26个学科建设基地,实现了各学段、各学科建设基地全覆盖。2.继续采用班子成员包抓、教研员包联方式推荐集团化办学、学科基地、新教育实验工作稳步推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进一步强化了中高考复习备考工作的检查和指导。为全县中高考成绩持续稳步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全县所有初中学校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稳步提升(均进入了全市前100名)。2.坚持定期深入学校检查,指导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改革,促使各学校立足课标,聚焦课堂,夯实常规,坚持素养导向,革新教学组织、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水平。3.全县中小学生书画作文比赛活动,通报表彰了获奖学生768人和优秀指导教师123人;全县中小学生“三小”制作及幼儿园教师玩教具制作评选,表彰奖励获奖学生217人,获奖教师师58人;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教师“思政课大练兵”活动,评选并表彰县级精品课23节,县级思政优秀教师66名;精心遴选2名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参加了“陕西省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孙军老师获得了全能一等奖、书法单项一等奖和艺术创作二等奖三项荣誉;积极组织遴选优秀教师参加市、省学科带头人及教学名师评选,崔慧萍老师被批准为省级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李雪婷、沈洁琼老师被批准为省教学名师培养对象;殷秀琴老师被推荐参加全市“天汉英才”评选;遴选推荐7名优秀教师积极参加全市“名师引领行动项目”并担任讲师团队职责,到全市各个县区进行授课和专题讲座,均获得高度赞誉。4.组织教师参加了市教研室组织开展的“天汉好课堂三个一”活动,独立承办16期,50余名教师参与了全市公开课及专题讲座并获得一致好评;强化基础教育成果评选,增强发展动力。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全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活动”,142件成果获得奖励,其中:22件市级一等奖,77件获得市级二等奖,43件获得市级三等奖。5.全县8所学校通过了汉中市中小学智慧教育示范校(培育校)、集团校创建工作的验收。10月底市上对我县学校数字校园评估复查给与一致好评。培养出市级信息化领导力名校长6人,信息化应用学科名师4人;陕西省第八届中小学(中职学校)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开展教师微课大赛,2名教师作品获省级奖励,6名教师作品获市级表彰;4名学生参加陕西省小学生趣味编程专项竞赛获得省级奖项;14名教师参加汉中市STEM教育教学竞赛活动获得市级奖项;我县参加汉中市中小学教师网络安全知识竞赛获得团体赛三等奖;加强了网络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了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提高了应对网络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教研员队伍有差距。教研室人员队伍不合理,实力有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队伍建设。2.教研成果推广不够。有些优秀的和教学经验和成果虽然产生,但很难有效地推广和普及。3.新教育实验、集团化办学、学科基地建设、教育内涵发展等重点工作处于探索和逐步推进阶段,缺乏成熟的有效策略,导致目前成效不够明显。(二)改进措施:1.全体职工要切实发扬求真务实、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管理、指导、研究、培训、服务等工作职责。2.加强教研员政治、业务学习,通过理论学习、集中培训、外出学习等形式,进一步提升教研员自身素质的提高。要求全体同志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并定期检查和交流。单位建立一个选人、育人、用人的良好机制,从全县优秀教师中选聘教研员,充实教研员队伍,弥补学段、学科教研员不足现象。3.要为教研员多争取外出培训的机会,提升教研员教学研究和指导教学的能力,加强对新教育、集团化办学、学科基地建设、教育内涵发展、“课堂革命、“双减”“五项管理”等重点工作的研究与推进,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研队伍。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强化工作作风,逐步形成一切以工作实绩说话,以工作成效评价工作,树立正气和形象。2.一是抓好制度的落实工作,切实发挥制度的管理、监督和提升功效。二是强化考核工作,进一步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单位形象。3.一是逐步配齐学科专职教研员。二是继续抓好单位专职教研员与职工的学习和业务能力提升工作,想方设法提升教研员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三是进一步加强兼职教研员队伍建设工作,不断壮大全县教科研力量,为全县教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4.尽快研究拟定全县教育质量提升、教师队伍建设、集团化办学、新教育实验、学科基地建设等重点工作融合推进实施方案、制度与举措,促使全县教科研重点工作稳步推进和取得更加明显实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