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博物院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收藏、保护、研究历史文化,宣传、展示、弘扬传统文化。文物收藏、科学保护、历史研究、陈列展示、对外交流、文创产品开发、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 |
住所 |
咸阳市渭城区中山街53号 |
法定代表人 |
马社强 |
开办资金 |
502.8万元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
资产损益情况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538.01万元 |
538.01万元 |
网上名称 |
咸阳博物院.公益 |
从业人数 7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业务活动:1、安全保卫。一是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12份,修订完善了修订完善了安全检查处罚、监控室值班检查、监控室管理、安全卫生秩序巡查、安全保卫工作等制度和防火、防汛、防盗抢等安全应急预案,切实提升了预防控制应急处置能力。二是深化安全隐患排查,全年开展安全检查14次,迎接上级各类安全检查18次,共发现35处安全隐患且已全部整改完毕,整改率达100%”。三是不断加强对安保公司及人员的管理,做好工作调配和分工,定期组织指导安保公司对安保人员进行集中培训和演练,确保遇到突发情况能及时处置。四是加大安全培训力度,全年共开展了六次安全技能培训,四次安全应急演练。五是完善安保设施建设。完成消防设施设备年检、院内消防器材和微型消防站设备更换、文庙古渡消防泵房维修、东西资料室气体灭火器气瓶检测、游客中心消防报警系统链接调试工程及验收。六是是高度重视“春节”、“五一”等旅游黄金周期间的旅游接待安全,坚持节前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集中开展旅游安全隐患大排查,做到早部署、早行动,有力的保障了全年旅游环境平稳安全有序。实现了全年安全无事故的目标。2、陈列展览。三是着力提升陈列展览水平。全年共策划等临时展览6个;“龙行天下”精品临展享誉全国,得到社会各界和各级领导的认可和肯定;文庙基础陈列展览展现新面貌,在观展性、知识性、学术性方面有了更大的突破和提升,文庙陈列提升改造项目荣登中博热搜榜十大热搜展览推介Vol.65榜单;积极开展馆际文物交流,全年100多件文物外出在苏州、杭州、福州、宜兴和澳门等地参展,有效提升和宣传了咸阳文物文化。3、宣传成效。充分发挥宣传矩阵合力,聚焦精品,高效宣传,使我院对外宣传工作取得良好效果。中省市级以上广播电视媒体和报刊媒体对我院进行了广泛宣传报道,与各大媒体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积极报道博物馆的重要活动和亮点工作,有效地宣传了博物馆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全年共计458篇媒体宣传报道。其中,国家级媒体报道35篇(中博热搜榜1篇,人民日报视界4篇,中国文物报1篇,人民日报3篇,央视新闻客户端3篇,中国博物馆协会1篇,国家文物局2篇,网易新闻1篇,博物馆头条3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1篇,央视频1篇,文博圈3篇,博物馆圈1篇,央广网1篇等);省级媒体报道共计85篇(文物陕西31篇、起点新闻2篇、陕西省文物交流中心1篇、晚报微报2篇,陕西时代网11篇,群众新闻12篇等);市级媒体报道共计338篇(咸阳文旅56篇,咸阳市广播电视台33篇,看咸阳4篇,咸阳日报11篇,咸阳日报亲网119篇,咸阳发布10篇等)。4、社会教育。五是着力打造社会教育新途径。全年累计完成各类接待1925场;组织社教活动98场;开展“六进”活动12次,组织研学团体56批;“咸博志愿红”志愿者队伍壮大到275人;与高校互聘校外指导教师,共建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5、学术研究。学术研究持续深入。深度开展学术研究,推动学术研究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立足实际,拟定切实可行的全年学术研究计划并组织实施;策划组织咸阳博物院“渭陵六珍映射下的汉代玉文化座谈会”,有效推动了博物馆文物研究和文博工作高质量发展;完成了《龙年文物展》座谈会专家发言稿资料整理及官微推送;完成《陕西文物年鉴》、《咸阳年鉴》、《一级博物馆评估申报》、《咸阳古渡遗址省保档案》纸质文本撰写提交;沟通协调《咸阳博物院馆刊》办理前期工作,并汇编整理咸阳博物院建馆60周年馆庆系列活动相关资料;完成了《咸阳碑石中的历史风云》系列专题片视频文稿、《咸阳博物院藏石刻研究》文稿撰写,《咸阳印记》文史资料图书征稿报送;顺利编撰出版《古渡遗址博物馆出土铁器修复图鉴》《镜花风月——咸阳博物院铜镜集萃》与《古渡千秋》。6、文物保护修复。七是着力推进文物保护修复。完成塔尔坡窖藏等(秦代)青铜器保护修复立项报告上报、塔尔坡两件一级文物独立立项上报;与企业共建实验基地;主导研发科研课题,计划2025年完成相关科研任务。7、信息化建设。一是实现博物馆数据智慧融合。借助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放“智慧魔墙”文物展示功能;制作“龙行天下”等6个临时展览的“云上咸博”沉浸式VR实景虚拟体验,使云展览与线下展览相辅相成。二是提升软硬件设施。布控开通内部财政云专线,对机房设备、办公电脑、网络等进行全面维护升级,建成咸阳市文物数据中心,确保了文物数字化资源的安全存储与高效管理,并通过二级等保测评,提升了整体信息安全水平;完成古渡自助导览机建设,维修古渡四折幕、机器人硬件、东兵马俑五连屏等运行故障,提升了游客参观体验。三是科技赋能展陈创新。完成了3D风扇全息成像设备更新换代;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由咸阳博物院实施的咸阳市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对146件一级文物进行三维数字化采集、67件一级文物及60件一级碑刻文物进行二维及拓片采集加工,建立了完整的文物数字化档案;构建开发咸阳市精品文物云展览系统、虚拟线上数字展示系统,集成100件重点文物的数字展示,同时设计了6套交互小游戏,增强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8、项目建设。本年度完成了咸阳市可移动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项目、文庙陈列展览提升改造项目、咸阳博物院安保服务外包项目、咸阳古渡遗址博物馆屋面漏水处理4个项目的意向公开、采购办理、招投标等工作;完成了破损门窗及油漆维护项目、《古渡千秋》编辑出版、公务车辆保险3个项目采购手续办理、合同网上备案及支付;完成了铁器修复项目完工审计结算、咸阳博物院文旅设备更新项目申报资料提交、可行性研究报告、《咸阳博物院唐契苾明墓彩绘陶俑文物保护修复项目》资金申请填报、文庙改扩建项目报送等;完成了2013--2023年文保领域项目自查报告和古籍善本、西汉兵马俑展陈艺术照明提升、文庙防雷、古渡出土铁器修复4个项目财务验收;加快推进文庙改扩建、古渡陈列提升、古渡外立面改造3个项目进展。二、取得社会经验一年来,咸阳博物院在干部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党建工作,以及完成职能目标任务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成绩。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进一步理清工作总思路,增强责任意识,创新开展工作,努力为博物院建设和我市文物旅游工作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三、存在问题1、理论学习不深。集体学习多以原文、理论为主,开展学习研讨的次数不够多,内容多以上级要求的为主,理论与实际结合在工作上的应用不够密切。2、作风转变不足。在处理工作问题时还存在畏难情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造成工作效率低,完成质量不够高。3、纪律意识不严。个别同志仍存在上下班迟到早退和旷工现象,参加集体会议和集体活动不积极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克服解决。四、整改措施1、 设定研讨规则:要求每位参与者在研讨前做好准备,梳理观点和案例,研讨中保证每个人都有充分的发言时间,鼓励不同观点碰撞,激发思维活力。 挖掘多元内容,除上级要求内容外,定期收集与工作领域相关的前沿研究成果、行业优秀案例等作为补充学习资料,拓宽学习视野,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开展实践分享:每次学习安排成员分享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经验,分析成功与不足,共同探讨如何优化理论应用,促进工作效率和质量提升。2、工作作风不够扎实。①加强思想业务学习,得高业务能力。②履职尽责督查工作似强劲的东风,带来咸阳博物院名项工作新的变化。③我们要把发现问题、改进作风、提升能力作为检验的目标要求,用工作实绩展现接受督查的实效。3、严实纪律意识不够。①强化工作纪律,严格执行考勤请销假制度。②严禁上班期间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情。③严格遵守工作日严禁饮酒规定。④严格值班纪律,做好各项游客接待服务,节假日期间实行带班领导带头巡查制度。五、下一年工作计划1、文物安全。扎实推进2025年安全保卫工作,确保顺利实现咸阳博物院第40个文物安全年。一是认真开展日常安全工作。全面提高干部职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突能力。二是定期维护设施设备。确保各类硬件设施设备健康运行。三是盯紧安保关键环节。坚持节假日全员值班制、监控室24小时双人双岗制,全力保障院内安全防范工作。四是加强安保公司管理。确保不出现任何安全纰漏。五是提升人员队伍素质。6名保卫科同志分批次参加消防设施操作员资格证考试,开展保卫科人员业务培训2次,切实提升保卫科人员专业水平。2、社教活动。一是加强队伍建设。二是强化文化推广。三是擦亮志愿者品牌。四是加强基地建设。五是开发研学课程。3、展陈方式。一是全力提升展陈水平。二是持续开展文物交流。三是探索筹划策展人制度。四是征集咸阳特色藏品。4、文物活化利用。进一步提高文物藏品的展示利用水平,一是做好日常维护维修。二是全面建设数字博物馆。三是便利文物展示。四是提升展陈数字化。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2008年取得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证书,证书编号:61004-2022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度咸阳博物院被中共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机关委员会授予“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咸阳博物院基本陈列“帝都辉煌——秦咸阳历史文明展”被人民日报视界、央视频、微博文博、腾讯SSV数字文化实验室、腾讯新闻等10余家单位联合评为2024年度文博行业100个热门展览。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