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咸阳市煤矿安全监控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煤矿安全生产监管提供服务。对全市煤矿安全生产情况进行监测监控,指导产煤县和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工作;全市煤矿安全监控信息统计分析;市级监控系统运维管理。 | |
住所 | 咸阳市渭城区人民东路银都国际办公中心10楼 | |
法定代表人 | 张磊 | |
开办资金 | 189.5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咸阳市煤炭工业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9.54万元 | 189.5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咸阳市煤矿安全监控中心 | 从业人数 2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监控中心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领导的悉心指导下,在机关各科室的大力支持和中心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工作任务。现将监控中心2024年工作情况暨2025年打算总结如下。一、业务工作完成情况1、完成日常监测监控工作。2024年以来,全市煤矿各类报警共计2442条。其中瓦斯报警55条(除传感器故障、断电测试、反风演习、标校定义错误外,真实报警18条)、一氧化碳报警1213条(除过车和放炮外,真实报警22条)、风机双停报警293条,冲击地压104J及以上能量事件7条,突变预警874条。市监控中心累计下发告警通知书73份(其中瓦斯告警通知书16份、一氧化碳告警通知书31份、主备双停告警通知书23份、冲击地压告警通知书3份)。召开中心分析研判会5次,下发全市煤矿监控信息平台分析研判通报4份,有效预警了煤矿各类安全风险。2、及时启动监控平台升级改造项目,加快完成巡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针对市委巡察反馈监控中心“2010年至今,市煤矿安全监控中心平台设备未更新”问题,市监控中心在原计划更换UPS不间断供电电源、监控平台主机等主要设备的基础上,及时向我局上报《关于监控平台升级改造的报告》,经局党组会议研究,报市政府领导审批同意,及时启动了市煤矿安全监控中心监控平台进行升级改造工作。目前,监控平台升级改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当中。3、加快提升全市煤矿监测监控系统标准化建设水平。按照咸阳煤专委《关于扎实推进煤矿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深化煤矿22412专项行动工作的通知》(咸政煤发〔2024〕2号)安排,监控中心组织开展的全市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建设运行情况专项检查与全市上下半年两次大检查合并开展。通过抽调煤矿信息化专业技术人员和各产煤县市煤矿安全监管部门监控中心负责人对辖区煤矿进行全覆盖式检查。目前,上半年专项检查活动已经按计划完成,共查出问题隐患108条,已督促煤矿完成整改。下半年专项检查活动正在按计划开展当中。4、进一步优化完善监测监控报警分级分类处置流程。结合我局应急值班工作实际,及时制定了监控中心异常情况应急处突制度,按照报警数值、报警时长、重大险情和隐患及重大问题线索等紧急情况,完善了监控报警信息报告制度;按照报警涉险或非涉险类别,细化了监控报警信息处置制度,并制作监控报警信息报送及处置流程图,从报警分级分类报告和报警核查处置方面进行了细化和完善,实现了监测监控报警处置和市局应急值班的实时联动,为我局应急处突工作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保障。5、组织全市各级监控人员赴陕西局观摩学习。今年3月,监控中心组织各产煤县市监管部门监控中心主任、部分煤矿企业调度室主任一行20人,赴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统计中心进行观摩学习。现场参观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统计中心关于“陕西矿山安全生产综合信息系统”的各类场景应用、平台建设管理、日常工作机制,并就如何更好的进行接警报警信息处置、监控巡查、信息填报、监测监控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与陕西局领导和分析研判人员进行学习互动交流,为加快提升了全市各级监控人员工作能力搭建了畅通的学习平台。6、按期完成市政协委员提案答复工作。针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咸阳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0474号提案,按照我局工作安排,监控中心配合开采科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提案”中所涉及的问题及建议,结合我市煤矿安全监控系统联网运行实际、上级部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情况、多途径提升煤矿安全生产远程监管效能、监测预警系统作用发挥、信息化监管工作展望等方面,进行了综合全面的总结和梳理,及时向市政协委员进行现场答复,得到市政协委员的充分肯定。7、狠抓监测监控特种作业培训,确保全员持证上岗。按照《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2024年安全培训计划》,监控中心合理调配监控值班工作,及时组织新进监控人员赴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按期参加监测监控特种作业培训,加快提升监控人员业务能力,确保全员持证上岗。8、完成了煤矿两回路供用电调研检查工作。根据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陕西局第三监督检查组对全市矿山安全监管工作反馈意见,张超副局长带领监控中心开展了全市煤矿两回路供用电调研检查工作,及时掌握了全市煤矿两回路供用电现状、查清了存在主要问题,研判分析了煤矿两回路供用电存在风险,针对存在风险制定了全市煤矿两回路供用电风险提示函,提升全市煤矿遇到极端天气时的应急保障能力。二、取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的责任感防范化解问题。2024年以来,全市煤矿各类报警共计2442条。其中瓦斯报警55条、一氧化碳报警1213条、风机双停报警293条,冲击地压104J及以上能量事件7条、突变预警874条。市监控中心累计下发告警通知书73份,召开中心分析研判会5次,下发全市煤矿监控信息平台分析研判通报4份,通过实时监控和预警,及时发现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的隐患问题,有效降低煤矿事故的发生率、预警了煤矿各类安全风险,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为煤矿安全监管提供了有力保障。三、存在问题1、监控人员业务综合能力不强,监控中心涉煤专业人员欠缺。一是煤矿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监测监控信息化系统不断增多,对监控人员专业性、实操性等综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二是监控中心涉煤专业人员欠缺,监控队伍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基础薄弱;三是监控人员流动性较大,专业人员培养难度增加。2、全市煤矿监测监控工作缺少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专家团队可以通过对煤矿监测监控系统各类预警和异常信息的综合分析,及时发现煤矿潜在的安全隐患,提出消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措施及建议,为煤矿安全监管提供可靠的专业技术支撑。但目前市、县两级监控中心缺少监测监控专家团队的的技术支撑,导致监测监控综合预警信息专业性综合分析能力不够强。四、整改措施1、及时申请,积极争取上级预算资金,改造升级煤矿安全监控平台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建立全市煤矿监测监控和应急调度指挥“一张网”,确保监测预警平台能够紧跟科技发展、服务工作需要。2、加大监控员赴矿实践学习频次,以集中组织和日常安全检查等方式带领监控员赴矿实践学习,不断提升监控人员业务能力。3、鼓励支持全员积极参加煤矿专业成人继续教育,通过系统全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切实提高中心人员业务能力。五、2025年工作计划1、完成监控平台升级改造工作,实现平台功能的优化提升。加强与升级改造相关部门的对接和交流,及时掌握升级改造各环节工作要求和规范流程,统筹协调,把牢升级改造技术质量关口,保证监控平台功能得到有效提升,设备运转更加稳定可靠,系统运行更加流畅迅速,确保升级改造各项工作顺利完成。2、多措并举,全面提升监控人员业务能力。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多途径提升监控人员业务能力,组织全市各级监控人员赴省局和外地市兄弟单位进行观摩学习,取长补短、查漏补缺,不断完善我市监控工作机制,加快提升监控工作效能;邀请专家教授开展监测监控业务培训,以监控设备设施的安设部署、传感器调校测试的规范操作、监控报警等异常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及时处置等内容为重点,扎实提升全市监控人员业务能力。3、健全完善监控工作机制,确保监测监控系统作用有效发挥。一是完善监控报警月度分析研判机制,为我局开展远程执法提供有效的信息保障。每月汇总全市煤矿报警信息,按照报警类型、报警原因汇总分析煤矿安全生产情况,对发生报警频次较高,同类型报警反复发生、瓦斯、一氧化碳高值超限和长时间数据“归零”、瓦斯出现异常突变的煤矿进行全市通报和重点监控,为全市各级煤矿安全监管部门开展现场检查提供有效信息支撑。二是完善工业视频巡查制度,依据国家局印发《煤矿工业视频安装及联网接入规范(试行)〉的通知》要求,完善工业视频巡查制度,将视频点位规范安装作为重点,确保煤矿危险区域、关键地点、重要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实现“无视频监控不作业”的全流程监督和可视化管理。4、提前谋划,周密安排,确保专项行动取得实效。按照我局2025年“22412”专项工作方案安排,围绕我局2025年工作重点,结合我市煤矿实际,科学谋划制定煤矿瓦斯治理和监测监控能力提升2个专项行动工作方案,理清工作思路,明确责任分工,突出工作重点,细化工作清单,确保专项行动有序高效开展。5、加强报警信息分析研判,为全市煤矿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保障。一是在及时规范处置各类报警信息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报警煤矿不安全因素,借助人员定位、工业视频、冲击地压等系统监测数据综合研判煤矿重大安全风险。二是加强与市局应急值班的紧密联动,监控发现煤矿存在安全风险,立即按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流程》规定,及时向局值班人员进行汇报,形成监测监控与局应急值班联动监管合力,力争将煤矿重大安全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全市煤矿安全生产。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