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宁强县北城实验学校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实施中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业务范围:小学、初中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宁强县羌州北路 | |
法定代表人 | 郑树东 | |
开办资金 | 1397.15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宁强县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97.15万元 | 1397.15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4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强化组织建设,优化领导班子结构。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校委班子,包括学校党支部委员会与工会委员会,确保了学校发展方向的准确性和教职工权益的充分保障。同时,结合学校实际,对学校各处室副主任进行了合理任命,这些副主任都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成立了教代会和家委会等组织,进一步完善了学校管理体系,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和班级管理效能。(二)深化校园建设,创造学生发展环境。自办校以来,在原四中校址上深入推进了校园扩建与改建工程,旨在为学生创造更加优质的学习与发展环境。截至目前,已成功完成了4560平方米的标准化塑胶运动场,80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及600平方米的高标准自由搏击馆的改建,配备了1个标准七人制足球场,新建2个标准灯光篮球场,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图书馆、实验楼、室内运动馆及多功能报告厅等场所正在改造中,为学生提供更加宽敞明亮的学习空间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场所。还将致力于打造智慧校园系统,通过引入AI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助力其全面发展。(三)推荐教育创新,深化活动与教学融合。1.积极探索“活动化教学”模式,将体育活动、艺术表演等融入日常教学,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综合素质。在体育课堂上,不仅进行传统的技能训练,还组织了师生足球赛,让学生在实战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这种活动化的教学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体,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竞技意识。2.在音乐和美术课堂上,结合诗词大会和绘画大赛,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感悟文学与艺术的魅力。例如,在诗词大会上,学生们通过朗诵、创作诗歌等形式,深入了解了中华诗词的博大精深,提升了文学素养。在绘画大赛中,学生们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美好愿景,不仅锻炼了绘画技能,还培养了艺术审美和创新能力。3.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如冬至等,将其融入历史、语文等学科教学中。通过讲述节日背后的历史故事、风俗习惯,以及组织手工制作、文艺表演等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还培养了他们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4.举办了陶行知陶晓揭牌仪式,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贯穿于日常教学和师德建设中。通过组织教师学习陶行知的教育理论,以及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研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理念。5.加强了与家长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在家长会上,我们向家长介绍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计划,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同时,我们还听取了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进步。6.在综合素质评价方面,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注重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通过组织各类竞赛和活动,如宁强县作文竞赛、书画竞赛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同时,还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和活动参与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素质评价,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学生成长发展。1.注重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举办诗词大会、绘画大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艺术兴趣和创作热情。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还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同时,我们还结合体育设施升级,举办了秋季达标运动会等体育活动,让学生在竞技中锤炼意志,提升团队协作能力。2.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组织科技创新大赛、社会实践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这些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还激发了他们对科学、技术、工程等领域的兴趣和热爱。(五)强化安全管理措施,守护学生身心健康。始终将安全管理放在首位。通过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定期举行消防演练等措施,确保师生安全。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学生体检、心理咨询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同时,加强了食品安全和卫生管理,确保学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二、取得的社会效益1.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已经形成教育名片,地方教育的影响力已经初具雏形。2.在教研交流活动中,多名教师和学生在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获得县级教学能手2人、市级教学能手1人、市级优秀教师1人、县级书法作文大赛优秀指导教师3人、学校也荣获相应优秀组织单位奖励。同时,多人次参加省级教学能手、省级体育赛事等评委。3.完成了4560平方米的标准化塑胶运动场,800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及600平方米的高标准自由搏击馆的改建,配备了1个标准七人制足球场,新建2个标准灯光篮球场,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活动空间。4.加强校园安全巡查、定期举行消防演练等措施,确保师生安全,全年无安全事故发生。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学校师资力量薄弱,专职教师缺乏,功能性设备没有发挥作用,使各职能处室工作压力大。2.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中高级教师岗位依然紧张,教师职称晋升难度较大。3.学校的建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规划,书香校园还没有完全成型。(二)改进措施:1.积极向上级部门沟通协调人员配置,申请选聘或招录专业性教师,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教改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素质。2.进一步完善教师奖励激励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将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常规管理紧密结合,与学生发展需求和教师专业成长相结合,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形成自己的特色文化体系。3.积极向上级协调资金,完善校园文化及建设、校园维修项目等。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质量立校:以新课标为纲,构建“基础+拓展+实践”三级课程体系,确保中考成绩稳居全县前三,学科竞赛获奖率提升20%。2.特色兴校:依托“书香校园”建设,推动全学科阅读与德育实践深度融合,打造“经典诵读”“劳动教育”两大特色品牌。3.管理强校:完善“校长室—部门—年级组”三级管理架构,推行“清单化+数字化”管理模式,实现行政事务办结效率提升30%。4.选拔机制:开展中层干部竞聘,设置“岗位答辩+民主测评+实绩考核”三环节,择优选拔3名青年干部。每月组织“管理沙龙”,邀请县教体局专家开展《学校危机处理》《团队执行力提升》专题培训。5.德育创新:①红色铸魂工程: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撰写“红色宁强”主题调研报告。②班级管理改革:推行“班务自治委员会”制度,由学生自主制定《班级公约》、策划“微公益”实践项目。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