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第五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初中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初中学历教育 | |
住所 | 神木市迎宾路街道东兴街南段21号 | |
法定代表人 | 刘元 | |
开办资金 | 2752.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57.32万元 | 2160.5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第五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20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开展的工作:(一)党建引领,深化党团少一体化建设1.强化党组织建设。学校党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党小组会,按时上好党课。通过组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线上学习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党员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和党性修养。2.推动党团少协同发展。建立党团少一体化工作机制,党支部加强对学校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领导与指导。定期召开党团少联席会议,共同研究制定工作计划和活动方案,形成了党带团、团带队的良好工作格局。(二)优化管理,大力提升管理效能。1.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办学行为。学校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与修订,明确了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与工作流程,确保管理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2.加强班子建设,提升管理效能。学校注重管理团队的建设与培养,通过组织管理培训、经验交流等活动,提升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身作则,深入教学一线,及时了解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情况,为学校决策提供了有力依据。(三)德育为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强化德育队伍建设。学校不断强化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培训,定期开展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研讨会、班会示范课、新任班主任班会汇报课等活动,分享班级管理的有效策略与成功案例,分析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加以整改,不断提升班主任整体素养与工作能力。2.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以主题活动为载体,丰富德育内涵。组织开展了“爱国主义教育月”活动,通过升旗仪式、主题班会、观看爱国影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国庆节期间,组织学生开展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系列活动,包括手抄报比赛、演讲比赛、歌咏比赛等;教师节,开展了“感恩教师”主题教育活动,包括我心目中的好老师正文比赛、红烛赞演讲比赛等,培养了学生尊师重道的良好品德;开展了志愿服务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3.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高度融合。倡导情境式、体验式、探究式德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感受道德的力量,在亲身体验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行为习惯。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平台等方式,为学生呈现生动形象的德育教学内容,如播放爱国主义影片、展示道德模范事迹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共鸣。4.家校合作提升育人效果。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5.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力促学生健康发展。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咨询与辅导服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讲座。(四)落实双减,夯实教学常规,确保提质增效。1.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建立健全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明确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等教学环节的规范要求。加强对教学常规工作的检查与监督。2.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坚定“学生主体、评价多元、先学后教、精讲巧练”的课改思路,全力推进“五环两练思维型”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精心组织安排了“五环两练”思维型课堂教学大赛。3.优化作业设计管理。认真落实“双减”政策要求,加强作业设计与管理。组织教师设计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严格控制作业总量和作业时间,建立作业公示制度,接受社会监督。(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1.大力弘扬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利用例会及教研组会组织教师深入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法律法规与文件精神,开展了师德师风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如师德演讲比赛、师德标兵评选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与职业道德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积极为教师提供专业发展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修与学术交流活动。本学年,我校组织教师参加了国家级、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学科教学研讨会等活动,累计培训人次达到300多人次。同时,开展校内师徒结对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六)预防为主,为师生安全保驾护航。1.加强安全教育宣传。学校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每月安排1次安全教育课,由专兼职教师授课。安全教育课程内容涵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网络安全、防溺水安全等多个方面,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视频资料等,向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制度,修订完善了《学校安全工作应急预案》《校园安全保卫制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安全管理制度,明确了各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工作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3.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定期开展校园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建立安全隐患排查台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销号管理。本学期,共开展安全隐患排查5次,排查出安全隐患3处,已全部整改到位。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2月被神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评为“陕西省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优秀学校”;在陕西省青少年科技交流中被评为“2023年陕西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组织奖”;2024年3月被共青团神木市委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5月被共青团神木市委评为“五四红旗团委”;在2024年神木市中小学篮球联赛中获得初中男子组第五名、女子组第四名、足球联赛中获得男子组第八名、女子组第三名;在神木市第九届汉字听写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在榆林市中学生成语大赛中获得三等奖。三、存在的问题:1.家庭教育力量薄弱,学生法治意识淡薄,主动学习意识不强,好的行为习惯有待养成,未成年人预防犯罪工作道阻且长。2.校园文化建设主题不突出,不成体系。3.青年教师比例逐年增加,业务能力急待提高,课堂教学改革进程缓慢,课程建设体系尚未彻底完善,班主任管理水平和育人能力还需提高。四、改进措施:1.强化家校联动与学生素养培育。2.深耕校园文化体系建设。3.助力师资进阶与教学改革攻坚。为青年教师配备资深导师,实施师徒结对“青蓝工程”,通过示范课观摩、教学反思研讨、一对一指导,助力青年教师站稳讲台;定期组织专业培训,涵盖学科前沿、教学技能、教育技术实操,拓宽知识视野,提升业务能力。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家校社共育生态拓展:计划联合社区资源,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职业体验活动,拓宽成长视野;持续优化家校沟通机制,造家校社一体化育人闭环。2.校园文化品牌塑造:筹备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展,让校园文化走出校门,成为学校亮丽名片。3.师资与教学卓越提升:后续拟加大教师培训投入,选派骨干教师外出访学交流,引进先进教育理念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智慧教育融合路径,构建数字化课程资源库;建立教师成长激励机制,设立教学成果奖、育人楷模奖,激发教师奋进动力,创教育质量新高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2月被神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评为“陕西省第四轮316工程学校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价优秀学校”;2024年2月被陕西省青少年科技交流中心评为“2023年陕西省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优秀组织奖”;2024年3月被共青团神木市委评为“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优秀组织单位”;2024年5月被共青团神木市委评为“五四红旗团委”;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