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承担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职责,行使公路路政、道路运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地方海事行政、工程质量等方面的行政处罚权以及相关的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权,包括投诉举报的受理和行政处罚案件的立案、调查、处罚等。 | |
住所 |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开平路东1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杨林平 | |
开办资金 | 20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交通运输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21.79万元 | 342.2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4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大队在神木市交通运输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集中整顿,查漏补缺。大队主要领导深刻认识到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是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系统工作,有助于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4月份起,及时召开了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会议,迅速部署落实。单位全面自查、召开线索征集会、开展调查问卷,梳理汇总形成执法简单粗暴、“一罚了之”、执法监管不完善等方面5项具体问题,并形成问题台账,有序推进问题整改,不断加强执法队伍作风能力建设,夯实履职尽责基础。(二)丰富形式,精业笃行。坚持例会学习制度,每周指定一名工作人员领学中省市重要工作会议精神、党建知识、交通运输执法领域业务法律法规、执法典型案例等内容,共同学习交流,答疑解惑,提升知识储备;组织执法人员积极参与“2024年榆林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培训活动”,期间主要进行了军事队列、交通执法手势训练和业务实操培训;举办陕西省交通运输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培训会,大队全体人员学习交通信息执法系统的基础操作、电子化执法的流程与规范、手持执法终端的使用技巧,提高了一线执法人员电子办案的水平与效率;参加全市水路交通执法培训暨船舶驾驶实操活动,主要包括内河海事行政执法实务、水上救援和求生、船上救护;参与2024年陕西省水上交通综合应急救援演练活动;安排执法骨干参与全市道路水路运输业务培训;通过参与上述各项执法业务培训活动,强化了执法人员的基础业务水平,使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提升了依法行政、文明执法能力,为我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队伍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三)严格运输市场整治。年初以来,大队先后集中开展了道路危险货运、超限超载专项治理和道路客运市场集中整治,采取常规巡查加流动巡查、定点蹲守和反时段区域交叉检查等方式,节假日各中队轮流开展检查巡查,持续保持严查严打高压态势,形成了强力震慑,交通运输市场秩序得到有效改善。(四)强化教育宣传引导。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各中队执法检查中,加强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陕西省治理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条例》、《巡游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普法宣传;要求源头装载企业签订了超限超载工作承诺书;结合路政宣传月、普法日宣传、安全生产月、宪法宣传周、榆林市“护航五一·平安畅行”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等工作开展契机,进企业、进园区,加强非法营运、超限超载危害知识普及和相关事故案例警示教育,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进一步提高了交通运输行业领域内企业、经营户、从业人员学法、守法意识。(五)规范执法程序,公平公正执法。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进一步增强执法透明度,所有行政处罚信息上传信用中国榆林平台,接受社会监督;聘请专业律师进行法制审核,重大案件案情集体审核领导小组对大队所有案卷全部进行自查评查,确保了案卷自由裁量权使用合理、程序规范,提高了执法行为的透明度、规范性和权威性。(六)树立问题导向,夯实安全责任。一是及时对市局、市支队抄送的“两客一危”营运车辆卫星定位系统第三方平台监管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应该责令整改的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应该立案处罚的予以立案查处。二是做好应急值守工作,节假日、庙会等特殊时期加大班线客车、旅游包车、出租汽车、公交车辆、危运车辆、水上旅游景区及船舶安全执法检查和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今年以来交通运输市场安全形势平稳。二、取得的主要效益(一)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通过严格的执法检查,有效遏制了非法营运、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全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617人次、执法车辆1223辆次,查处非法营运案件70起、网约车未取得许可营运案件55起,货运源头超载案件26起、出租车违法违规营运案件296起、旅游包车案件4起,路面污染案件10起,危运企业处罚案件1起,驾校未备案违规培训案件1起,公路用地范围违规设置标牌案件1起,班线客车未按核定路线营运案件1起,共处罚145.27万元,维护了交通运输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保障了合法经营者的权益。(二)提升交通运输安全水平。通过加强安全监管和执法检查,交通运输行业的安全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全年未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大队的执法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通过依法执法、文明执法,有效化解了多起交通运输领域的矛盾纠纷,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四)提升公众满意度。通过加强执法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提升了公众对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公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三、存在的问题虽然,今年以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开展,工作任务有序推进,但同上级要求还有差距、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是非法营运、超载运输、出租班线客运经营不规范等交通运输领域顽疾依然存在;二是执法队员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业务培训,交通综合执法能力还需加强。三是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人员少,与我市庞大的交通运输市场不匹配,执法检查中人员捉襟见肘,重点工作任务顾此失彼。四、改进措施(一)加强党的建设,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严字当头,警钟长鸣,学字记心,刻苦钻研,不断提升理论水平,增强业务知识储备,增强履职尽责能力,持续深入开展干部作风整顿、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大队各项业务工作开展提供坚实基础。(二)依法行政,严格执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行政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执法全过程公开透明、行政处罚“双公示”,推进法制建设,依法行政,尽快完成手持执法终端等执法设备采购,尽快启用省厅行政执法综合管理系统,全面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三)探索创新机制,破解交通运输顽疾。进一步完善同公安交管、应急管理、能源等部门联合联动机制,加强非法营运、货车超载、普货车辆违法装载危险货物等违法行为联合查处、联合惩戒,从根源上消除违法行为滋生土壤;探索科技执法新模式,加大投入,建设信息指挥中心,进一步解放执法人员力量,有效实现行业高效监管;建立交通运输违法行为有奖举报制度,提高群众举证积极性,形成社会共治氛围。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加强执法力度。继续加大对交通运输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二)推进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执法信息平台,推进执法数据的共享和应用,提升执法效率和透明度。(三)强队伍建设。继续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执法队伍的专业素质和执法水平。(四)提升公众满意度。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提升公众对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进一步提升公众满意度。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