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神木市第七小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 | |
住所 | 神木市麟州街道宏光路33号 | |
法定代表人 | 阮林军 | |
开办资金 | 12142.43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820.6万元 | 10351.2万元 | |
网上名称 | 神木市第七小学.公益 | 从业人数 11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党建引领我校始终以党建工作为引领,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二)德育为先1.坚持德育首位,做实德育管理。一是完善德育工作体系,成立德育领导小组,家长志愿者团队,辅助学校开展活动、维护秩序、护学岗等;二是精塑班主任队伍,夯实管理基石。每月定期组织班主任培训会和经验交流活动,促进了班主任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2.开展“七彩”活动,彰显育人特色。德育处根据学校的七彩文化创建了“1+7精彩成长”德育体系,以“让每个生命精彩绽放”为德育目标,通过主题队会、红领巾广播,国旗下主题讲话等活动发挥少先队组织育人作用。9月下旬举办红歌比赛,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组织一二年级队列队形比赛,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3.专业讲座引领,助力健康成长。9月,学校邀请眼科医院的白大夫开展青少年保护视力专题讲座,为学生普及护眼知识。4.注重养成教育,培养良好习惯。我校以习惯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强化班级管理为突破口,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讨论并制定了《神木市第七小学师生一日常规工作细则》,通过日常检查和及时反馈,切实将“一日常规”落到实处。5.关注心理健康,健全教育机制。我们加强心理教育,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咨询教师,利用班队会开展健康教育。为学生排解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塑造积极乐观、坚韧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的健康成长筑牢心理防线。(三)智育提质1.狠抓常规管理,落实减负提质。我们以新课程标为依托,践行“教-学-评”一体化教学。严格落实教学常规,做到“抓得紧,管得严,落得实”,天天有安排,节节有检查,月月有考核。“推门听课”成常态,帮助管理层掌握教学动态并为教师提供个性化指导。本学期开展3次常规检查且有记录、有评价、有反馈。落实“五项管理”,严控作业量,规范作业批改。健全教学评价制度,一二年级无纸笔考试,三至六年级期末质量监测评估。2.向下扎根第一堂课。积极推进“三新”培训,构建“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教师研读新课标,推行“四度课堂”(内容要有广度、活动要有亮度、训练要有梯度、思维要有深度)。通过人人一节公开课,骨干教师示范课,新任教师汇报课,青年教师达标课等活动打磨精品,促进教师成长,落实“课堂革命,陕西行动”。二是向上生长第二堂课。课后服务以“5+2”为主阵地,设置1+x课后服务体系,开设文艺类、体育类、科技类、语言类等七十多个精品社团。分学段开展了小乐器进课堂活动:一二年级口风琴、三四年级陶笛、五六年级葫芦丝;开设了益智类课程:一二年级智拼魔尺、三四年级巧移汉诺塔、五六年级玩转魔方。三是向远延伸第三课堂。我们以实践、体验、探究、合作的综合实践活动方式为基,挖掘多元发展之径,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育人作用。9月组织学生去神木市智行麟州劳动实践基地研学,让学生体验劳动的乐趣,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10月份分批次组织学生赴高家堡古镇研学,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3.常规集体教研,推动以研促教。学校高度重视教学研究工作,以研促教,助力教师专业成长。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主题单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双周开展教研组活动,包年级领导参与其中共同探索学科教学的有效策略等。同时,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坚持“以课题带动教研,以教研指导教学”,扎实开展研究活动,本学期立项2个省级课题,6个榆林市级课题,2个神木市级课题。7个榆林市级课题,1个神木市级课题均已结题。4.开展整书阅读,规范语言文字。我校开展整本书阅读活动,成立书香校园领导推进小组,保证读书有计划、有书籍、有时间、有策略、有评价,开展经典诵读阅读考级活动。(四)体育强身1.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我校初步构建了“春季三跳、夏季田径、秋季三球、冬季微马”的特色体育格局,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坚实基础。继续巩固国家级“篮球特色学校”与省级“校园足球示范学校”成果,日常体育课每周单周上1节足球课,双周上1节篮球课,保证正常体育教学加两项球类技能,夯实运动基础。2.10月份组织进行“七彩杯”校园足球联赛,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精神。11月份组织进行“七彩杯”校园篮球联赛,提高了学生的运动技能和竞技水平。做到了班班有球队、周周有球赛,让七小学子在体育锻炼中增强体质、锤炼意志、绽放风采。(五)美育润心1.学校开设好音美书法课程的同时,精心打造丰富多彩的美育社团,涵盖音乐、绘画、书法、舞蹈等领域,并且修订完善了考核方案。根据方案稳步推进,社团工作做到有计划、有主题、有考核,每周进行教学视频上传,期末进行成果展示和述职汇报。2.举办了校园文化艺术节、书画展览、文艺汇演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同时,学校注重校园环境建设,让每一面墙壁、每一处角落都成为美育的课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六)劳育赋能我校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新模式,设立劳技室、科技室和科学实验室,扎实开展劳技、科技等综合实践课。在日常教学中,烹饪课堂香气四溢,在烟火升腾间掌握生活技能;农业生产劳动课带领学生走进“七彩农场”,参与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体验劳动的艰辛与收获的喜悦;志愿服务劳动课组织学生积极投身于各类公益服务活动,在社区关爱孤寡老人,于公共场所助力环保行动。丰富多样的劳动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生活、生产、服务等多方面劳动技能。七、队建安全1.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精神及陕西省“十项典型案例”警示教育,严格遵循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我校依托调查派精心设计调查问卷,深入开展师德评价工作,校长信箱主动向家长了解教师从教和学校管理问题,广泛听取家长建议,形成校内监管、家长监督的师德师风作风监督体系,助力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同时,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通过评选“师德标兵”“最美教师”等活动,树立师德标杆,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环境。2.一是坚持“请进来,走出去”。邀请省教学能手高军军、王培培老师进行示范教学和专题讲座。学校重视教师培训与学习交流,积极选派教师参加省、市、县各级培训,并多次前往陕师大附小观摩。6位教师赴宝鸡名校跟岗学习一周,校长亲赴北京育英学校取经,还有骨干教师分赴北京、南京、西安、重庆、榆林、子洲、米脂等地参训,返校后进行了二次分享,以推动全员学习提升;二是重视青年教师培养。落实“五个一”计划:读一本教育专著、上一堂优质公开课、写一篇教学论文、参与一项课题研究、拜一位身边名师。采用分组培养,各小组每月推特色活动,以演讲、经验分享等锻炼表达。通过“结对子,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平台。3.我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建立网格化安全管理模式,落实“13530安全教育”。一是定人定岗抓安全,大会小会讲安全。二是聘请专职保安,更新“三防”设施,升级一键报警装置。三是充分利用学校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防欺凌,防溺水,防火灾,防踩踏等生命安全教育。四是开展消防逃生、地震应急模拟演练等,做到安全常抓不懈。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本学期,我校在各方面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神木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在神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篮球联赛中分别获得男子组第四、第五名的好成绩;在神木市首届“奕智杯”中小学校际围棋联赛、第十二届青少年智力七巧板竞赛、第38届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中均获得“优秀组织奖”。我校骨干王艳老师荣获2024年陕西省班主任基本l三、存在问题1.教师队伍良莠不齐,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单一、速度缓慢,外出学习机会少。2.名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各级骨干数量不足。四、整改措施1.加大教师成长的专业指导和培训力度,多渠道、分层次、经常化开展教师学习与继续教育,以三项机制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职业归属感。2.充分发挥现有骨干的引领示范作用,培养中青年教师成为骨干。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深入研究课程标准:组织教师团队定期研读课程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紧密贴合。创新教学方法:尝试采用项目式学习、情境教学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科学课上,通过实验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跨学科融合:探索学科之间的联系,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2.师资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校内外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可以邀请专家来校讲座,或者组织教师参加线上课程学习。教学研讨活动:开展校内公开课、观摩课和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分享。例如,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内教学竞赛,评选优秀教师。3.多元化评价体系:建立综合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评价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参与度等。4.德育工作。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强化学生的品德教育。例如,以“诚信”“友善”“责任”等为主题,通过故事分享、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文化长廊等形式,展示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学生的优秀作品。6.兴趣培养与社团活动。丰富社团种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更多社团。7.心理辅导室建设:完善学校的心理辅导室设施,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坚持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将课改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以质量求生存提高办学效益;减轻教师负担,使其轻装上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拓宽经济来源,提高教职工待遇,促进学校发展再上新台阶。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2024年2月被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平安校园”》;2024年5月被共青团神木市委、神木市教体局评为《2024年度神木市新时代优秀少先队大队》;2024年11月被神木市教体局评为《2神木市2024年中小学校园篮球联赛小学男子组第五名》《神木市第九届中小学生规范汉字听写大会三等奖》《神木市2024年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小学男子组第四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