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第二十三幼儿园

神木市第二十三幼儿园

发布时间: 2025-03-27 20:54
单位名称 神木市第二十三幼儿园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单位的宗旨:为2-3岁及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单位的业务范围:幼儿保育·幼儿教育·托育服务。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尚德路1号仕嘉名苑小区
法定代表人 乔瑞
开办资金 76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预算
举办单位 神木市教育和体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0.59万元 188.27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43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宗旨由为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变更为为2-3岁及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业务范围由幼儿保育幼儿教育变更为幼儿保育·幼儿教育·托育服务。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教育和体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开展业务活动情况神木市第二十三幼儿园位于神木市仕嘉名苑小区,是一所公立幼儿园。占地面积4331平方米,建筑面积3536平方米。现有8个班,幼儿263名,教职工43人,其中专业教师27人,教师学历全部达标。幼儿园监控全覆盖,无监控盲区,一键报警装置设备与公安机关联网;办公软件优化升级,引进了钉钉软件,实现了办公自动化、智能化。微信平台推广与运用,加强了对外宣传与家园沟通。旨在为2-3岁及学龄前儿童提供保育和教育服务。二、取得的主要效益: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增强教师育人使命感。制定方案、落实培训、完善考核机制。结合幼儿园实际,多途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注重师资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根据我园师资队伍实际情况,在教师培训中突出实效性,注重科学规划、分层培训,共同提高。重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多途径开展岗前培训、专题培训、专业技能培训,促教师“强素质、精业务”。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研修,要求每月至少完整阅读一本专业或非专业书籍,开展读书分享交流活动。坚持公众号每周“故事屋”专栏,每期推出一名故事主播讲经典故事,以此促进教师普通话水平。践行科学保教管理理念,促进内涵发展。坚持保教结合,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保育教育全过程,注重幼儿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重视幼儿游戏和生活教育。坚持“发展”理念,立足园本实际,围绕园所文化核心理念,汇聚力量,多途径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全面有个性地发展,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集体教学、户外游戏、区域游戏,将游戏始终贯穿于五大领域活动中。教育面向全体幼儿,尊重个体差异,启发幼儿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提高思维能力;搭建才艺能力展示平台,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整合教育资源,丰富课程内容。三、存在的问题教师队伍问题,教师结构复杂,由编制教师、辅导员教师和临聘教师三类组成,园聘教师流动性大,不稳定。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层次不齐,需要对教师进行分类分层次培训。需要搭建不同层次平台满足不同类型教师的成长。四、改进措施帮助教师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发展规划,鼓励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树立终身学习的教育思想,积极参加高一层次的学历培训,鼓励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文化底蕴。加强教师培训力度,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和专业技能。带领教师学习和探索开展教科研工作的方法与途径,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开展师德、学前教育专业理论、环境创设、活动设计、七项专业技能等培训,提高教师师德修养、专业技能、教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坚持园本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坚持定期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的形式将采取集中与小组的灵活机制。通过不断完善竞争激励机制,促进教师能力、素质、知识结构的提升,更好地促进幼儿园的内涵发展,多途径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传、帮、带、模范带头作用,开展骨干教师示范教学活动;二是搭建舞台,施压锻炼,举行教师专业技能大赛和保育员技能大赛;三是园本培训有的放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入开展教师看图创编故事、舞蹈、弹唱等技能;四是加强对话与交流,鼓励优势互补、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努力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通过培训及自学,要求全体教师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进行辅助教学。努力提高教师游戏化课程理念,提高对自主游戏活动中幼儿表现的评价能力。培养研究型教师,深入开展园本微型课题研究,发展骨干教师参加省市课题课题研究。聚焦解决保育教育实践中的困惑和问题,激发教师积极主动反思,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增强教师专业自信。逐渐调整后勤人员的队伍,力求做到专业、精细、高效。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高教师普通话水平。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