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神木市> 神木市科技服务中心

神木市科技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20:46
单位名称 神木市科技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全市企事业单位提供科学技术服务,推动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产业化和技术转移工作,为全市企事业单位开展中省市科技项目提供服务。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论证,为节能监测、数据分析和技术指导及用能单位制定和落实节能计划工作。
住所 神木市滨河新区街道广场北路4号党政办公大楼724室
法定代表人 王利勇
开办资金 1.7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神木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7.12万元 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神木市发展改革和科技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现对主要工作、落实情况及下一步打算等做如下汇报:主要业务活动情况今年组织企业申报省级科技项目24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申报榆林市科技项目20项;组织陕西煤业化工集团神木能源发展有限公司争取榆林市“科学家+工程师创新人才队伍”项目1个,争取资金10万元;组织神木市医院争取“外国来榆人才”项目人1个,争取资金10万元;申报2023年度榆林市秦创原奖补项目五大项,按上年度奖补落实情况,预计争奖补资金800多万元。推荐申报榆林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重点实验室1个,众创空间1个;推荐第五中学和第十一小学申报榆林市秦创原筑梦小屋项目2项;组织我市企业申报省科技厅秦创原产业创新聚集区项目7个。二、取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今年全市新认定省级瞪羚企业2个,市级瞪羚企业2个,现共有省级瞪羚企业5个,市级6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6个,现共有高企147个;全市入库登记科技型中小企业202个,较去年增加了55个,增长104.2%;全年完成技术合同登记13.5亿元,较去年增加了7.06亿元,增长109.6%;全市规上企业完成研发投入10.67亿元,较上年增加1.12亿元,研发投入强度0.32%,较上年增加0.07%。三、存在问题研发投入占比相对较低,科研人员创新思维不够活跃,部分项目因循守旧,缺乏突破性成果。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高端领军人才稀缺,缺乏能引领关键技术攻关的专家。年轻人才实践经验不足,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传帮带机制未有效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产学研用结合不紧密,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缺乏深度和持续性。中试环节薄弱,资金投入和基础设施不足,影响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转化。四、改进措施提升创新能力,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制定年度递增计划,确保研发占比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对取得突出创新成果团队和个人给予重奖,鼓励科研人员探索新技术、新方法。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开展内部培训、导师带徒活动,提升人才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加强产学研用合作,与高校、科研机构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共建创新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提高企业研发投入,破解企业研发投入不足难题。组织第三方科技服务机构深入规上企业,对企业在研发项目立项、实施、管理、结题验收、资料管理、研发投入入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归集等面的业务进行指导,进一步规范企业研发项目管理和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核算。在全市范围内深入挖掘并归集研发投入,确保2024年度研发投入数据应统尽统。不断提升企业研发投入辅助账设置和技术合同登记业务能力。帮助企业争取榆林市研发投入奖补资金,申请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项目,为企业争取更多的研发资金,激发企业研发创新积极性,加快推进企业升级转型步伐。(二)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创新人才引育工作。积极推动省市“科学家+工程师”队伍项目的申报,结合神木产业需求,加大中试和落地环节的投入力度,加速推进高校科研成果落地我市转化和推广,组织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围绕粉煤热解、兰炭污水处理、大宗工矿固废处理等技术难题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争取实施中省市重大科技项目5项以上,促成2项以上科技成果落地我市企业转化。支持中科院、国内各知名大学、科研团队、领军人才聚焦碳中和研究、精细化工新材料、碳基新材料、传统行业节能减碳、人工智能、新能源转换控制、数字产业等领域关键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力争能取得“0—1”原创突破。(三)精心遴选科技项目,夯实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围绕农社与工业领域生产实践过程中的一般性、实践性技术难题以及社会发展领域中的瓶颈问题开展实用性、普惠性研究,年内安排一般性科技试验示范推广项目20项以上;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粉煤热解、兰炭污水处理、大宗工矿固废处理等技术难题,安排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10项以上。(四)优化科创载体平台建设,加快晋档升级发展。对政府牵头挂牌设立的科创中心、孵化中心要加快优化和提档升级,切实发挥其招才引智,集聚高端项目,孵化化高科技企业的作用。加强已获批的中省市各类创新载体和平台的考核与激励,进一步提升各类载体平台企业孵化、研发创新的能力和活力。力争年内各级各类创新载体和平台在企业孵化、成果转化方面都量质双提升。(五)加快煤化工产业创新集聚区建设,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发展。提前储备煤化工创新聚焦区重点科研项目,积极争取省秦创原煤化工产业创新集聚区项目,推进煤焦油、煤基碳材料、高端专用化学品等高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围绕能源革命创新示范区创建,加快改造提升煤化工、镁铝及兰炭深加工、文化旅游、现代特色农业等产业,推动传统产业迈向中高端、焕发新活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