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洋县劳动服务局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提供就业服务。培训与就业服务,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 | |
住所 | 陕西省洋县真符路6号 | |
法定代表人 | 李建民 | |
开办资金 | 168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财政拨款 | |
举办单位 | 洋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05.27万元 | 205.27万元 | |
网上名称 | 洋县劳动服务局.公益 | 从业人数 2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2024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人社局党组的重视、支持下,洋县劳动服务局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持续深化“三个年”活动,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全力推动各项年度目标任务落实落细,促进全县就业创业工作高质量发展。(一)多措并举精准服务,搭台送岗扩大就业。一是强化苏陕协作,促进务工就业。组织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开展“点对点”劳务输出79批833人,新增苏陕劳务协作转移就业593人,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418人20.9万元、职业介绍补贴653人32.65万元。二是搭建招聘平台,鼓励求职就业。举办线上、线下各类招聘会20场次,通过各类平台、载体累计推送岗位信息惠及2.8万人,达成就业意愿6262人。三是认定社区工厂,吸纳就近就业。新认定社区工厂1个,发放社区工厂一次性岗位补贴40人8万元,社区工厂累计吸纳就业达1011人。四是建好零工市场,扩展就业渠道。筹建“家门口”就业驿站2个,通过零工市场和就业驿站收集发布岗位信息2820个,服务全县零工人员2400人次,帮助实现就业1060人。五是加强就业援助,兜底保障就业。定期摸排就业困难群体,落实就业帮扶措施。跟踪服务登记失业人员1113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就业440人,其中通过安置就业20人,实现了“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二)积极落实创贷政策,自主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宣传政策,营造创业氛围。大力宣传创业政策,推广宣传创业典型,定期举办创客沙龙,点燃返乡创业热情。提供创业培训、技术、信息、税费减免等创业“一条龙”服务,引导人才返乡筑梦创业。优化创业环境,打造创业乐土。深入调研信用村、创业孵化基地,加快小微企业考察、认定,精准对接金融机构,持续优化办事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效能,切实做好惠民生、暖民心实事,以创新活力为县域经济注入内生动力。全年举办“创聚鹮乡”创客沙龙1场次,举办专场创贷政策宣传活动11场次。新认定创业担保贷款信用村2个(洋县洋州街道办事处南街社区、云阳村)。发放一次性创业补贴253人126.5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3笔7307万元,其中个户(合伙)贷款85笔1516万元、小微企业贷款18笔5790万元,新培育创业致富带头人160余人,累计带动就业2600余人。(三)大力开展技能培训,提技赋能促进就业。全面摸清培训需求,切实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基层社保所力量,摸排求职人员培训意愿,确保有需求人员纳入培训范畴。深入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围绕县域产业发展、重点项目、乡村振兴、劳务品牌创建等用工需求,调整技能人才重点培养方向,将60%的技能培训指标用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紧缺人才方面。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就业技能。结合县域内外市场紧缺职业(工种)和重点群体需求,引导县内各类培训机构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整体技能水平,提供劳动力人才资源支撑,实现群众致富有门路、增收有出路。全年举办电子商务、家政、康养、电工焊工、中式烹饪等各类培训班59班2874人(含脱贫劳动力1581人),开展创业培训三期98人、苏陕协作培训3班140人(含脱贫劳动力58人)。审核2022年度县校合作技能培训补贴148人6.49万元,审核2023年度技能培训343人补贴72.65万元。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全县城镇新增就业3329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1140人,困难人员再就业42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35万人,创经济收入28.88亿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307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874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01%,控制在3.7%以内。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存在问题:1、县内部分企业阶段性缺工问题仍然存在;2、创业促就业的带动作用有待加强;3、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待提高。改进措施:1、落实好“人社工作进园区”活动,广泛宣传就业创业普惠政策,常态化开展下沉式、赶集式、校园化、行业化招聘活动,助力用人单位招工。积极培育认定社区工厂、就业帮扶基地,提供优质服务指导,推动实现县内劳动力就近就地稳定就业。2、主动上门宣讲创业政策,着力服务小微企业,深化政银企合作,落实创业担保贴息贷款,充分发挥创业带就业倍增效应,助力企业发展、吸纳就业。3、引导培训资源向市场紧缺急需、企业生产必需、就业前景好、取证相对容易的领域集中,精准开展技能培训,加强培训针对性,提升劳动力技能,提升就业成功率。四、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我单位将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引领,聚焦就业帮扶、创业扶持、培训提技三大主业,全方位为各类就业困难群体提供精准服务,切实推动全县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搭平台保就业。大力推广洋县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为缺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高效便捷服务桥梁。新建1个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打造快捷高效的家门口就业“服务圈”。在就业容量大、具有明显县域特色领域落实认定1个县级劳务品牌,带动更多劳动力就业创业。二是建基地促创业。完善创业孵化基地功能,多渠道整合优势资源,吸引返乡创业人才汇聚,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通过建设信用乡村与创业孵化基地双管齐下、协同发力,不断推动乡村振兴与就业扩容提质。三是提技能助就业。及时掌握城乡劳动力培训需求,精准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坚持“培训+就业”一体化推进,提升劳动力就业竞争力,充分发挥培训赋能、就业增收的引擎作用。四是保群体稳就业。聚焦大龄劳动力、脱贫人口、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人员等重点群体,加大就业援助、创业扶持、技能培训、政策享受等工作力度,通过定点信息推送、兑现补助资金、公益岗位兜底安置、社区工厂推荐就业等有效措施,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保持社会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