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环境监测站

铜川市环境监测站

发布时间: 2025-03-27 18:10
单位名称 铜川市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监测保障。大气监测;水体监测;土壤监测;生物监测;噪声监测;农村环境保护监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环境监测技术仲裁
住所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铜川市环境监测中心大楼
法定代表人 李续锋
开办资金 3211.24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铜川市生态环境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122.27万元 921.1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6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开展情况1.资质能力顺利延续。为确保换证复审工作顺利完成,我站抓早动快,通力协作,顺利将资质能力扩展为8大类123项374个参数,实现新旧资质无缝衔接,推动检验检测能力迈上新台阶。2.内外兼修严控质量。一是抓质量、强管理。全年在站内开展全覆盖穿透式的质量监督40余次,修订完善体系文件40份,发放质控样219支,受控率为100%,24人通过58项198项次上岗证考核,全年参加7轮次11项能力验证考核均取得“满意”结果,连续三年荣获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称号。二是抓规范、强帮扶。选派业务骨干对全市19家企业开展自行监测帮扶指导,规范企业自行监测行为。三是抓站点,强保障。联合一、二站组建技术专班对全市32个环境空气、11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点与18家加油站的油气回收在线监测与VOC厂界监测的运维质量、外围保障及数据质量开展专项检查,为筑牢全市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底线贡献技术力量。3.精编报告转化成果。一是对全市环境空气、水、土壤等要素深入开展综合分析,编制空气质量状况报告、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报告、农村环境质量报告、“双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特征污染物分析报告等各类分析报告及监测报告160余份。二是组建质量报告书编写小组,收集监测数据20余万个,独立自主编制完成长达27章23万字的《2023年铜川市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在年度全国检查评比中居于良好等次,连续3年排名稳居全省前二。4.全面提升服务成效。一是全年及时响应各类监测指令29次,切实发挥环境监测“支撑、引领、服务”作用。二是积极作为攻坚克难,用专业技术服务全市监测网络的优化调整,累计获取比对监测数据3000余个,编制技术论证报告4份;全年顺利完成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点的选址工作,市委党校降尘点位、旺旺集团国控空气自动站点位变更,新增1个国考地表水监测断面、5个国控地下水监测点位,为我市环境监测站点布设更加精准、科学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三是2024年7月,宝鸡市受水灾影响无法开展监测工作,市站主动对接、迅速取样、认真分析,帮扶完成宝鸡市19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样品分析任务,获取监测数据200余个,有力保障了省级事权监测数据的有效延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加强技术培训,提升监测队伍素质。按照年初制定的培训计划,结合市局工作需要,共组织专业技术培训26期,累计350余人次参加。2.积极参加能力验证和能力考核,提升监测质量。全年共参与的7轮次11个项目能力考核均取得满意结果,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评为“2024年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3.严格开展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真实、有效。全年对采样、分析等监测全程开展质量监督,累计开展内外部质量监督40余次,累计发放密码质控样219支,同比增加12.3%,受控率100%。4.认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证考核工作。我站共有24人参加58项198项次考核。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今年以来,市环境监测站全体干部职工奋力拼搏、砥砺前行,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业务技能不精湛、运维两率仍有提升空间、监测数据分析研判与融合应用能力不足、在新兴监测领域距相关要求仍有差距。二是人才流失较为严重,全年5名临聘人员辞职,1名在编人员报考其他单位。三是现有部分仪器设备存在性能下降、故障频发等问题,制约正常监测与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针对存在的问题,我站决心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1.提升业务能力。组织业务技能培训,邀请专家针对新兴监测领域开展专项培训;制定运维考核标准,将运维两率纳入绩效考核,激励员工提升工作质量。2.优化人才管理。改善临聘人员薪资福利,增强岗位吸引力;为干部职工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拓宽晋升渠道,减少人才流失。3.升级设备管理。建立设备故障应急预案,确保在设备突发故障时能迅速调配资源,保障监测与运维工作正常进行。四、2025年工作思路1.立足岗位职责,圆满完成监测任务。按照省市生态环境监测方案,围绕生态环保中心工作不断完善监测质量体系,用“真、准、全、快、新”的数据服务生态环境中心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全年监测任务。2.提升素质能力,升级软件配齐硬件。一是提前谋划,做好下一年度招考招录工作,补足技术人员空缺。积极制定年度技术培训计划,加大培训力度,在提升应急监测、自动站运维、实验室分析能力等方面发力,推动专业技术人员数量和质量有效提升。二是结合项目申报指南与现代化监测工作需求,积极申报无人实验室、应急监测能力、预警预报能力建设等项目,争取项目资金,提升软硬件实力,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更为精准的数据支撑。3.突出主责主业,聚焦重点难点亮点。一是继续做好现有省控空气自动站交叉运维工作,健全完善自动站运维管理和考核制度,不断提高运维两率,同时做好拟调整的自动站点运维交接前期准备工作。二是积极参加中省市能力验证考核,力争再获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称号。三是精心编制2024年度生态环境质量报告书,力求再创佳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证书编号:242712053004有效期:2024年6月11日-2030年6月10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2024年实验室能力考核优秀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