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服务。业务范围:负责全县就业再就业工作、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农村劳动力资源的登记管理和转移就业的组织实施及服务、镇(街)社会保障服务站业务指导。 | |
住所 | 合阳县城凤凰西路 | |
法定代表人 | 雷军虎 | |
开办资金 | 45.21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8.6万元 | 15.3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劳动就业服务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2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的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强化政策落实,促进稳岗就业。坚持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为重点,有力推动各项就业政策落细落实。登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7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8人,对800名就业、失业、创业人员进行了登记,办理就业创业证400本,为30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15.2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通过创业指导、基地创建、政策扶持等形式创建社区工厂1个,带动就业6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9人,就业帮扶基地1个,带动就业8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5余人。同时,全面完成市、县各项目标任务,新增帮助农村劳动力到东部结对省份就业人数166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03人;新增帮助农村劳动力省内就近就业人数20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113人;新增帮助农村劳动力到其他地区就业人数154人,其中脱贫劳动力71人。2.强化劳务输出,带动农民就业。为进一步将劳动力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我们拓宽思路,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一是拓宽渠道促就业。全面推广秦云就业小程序,引导有意愿的劳动力和用工企业使用秦云就业小程序,加快“家门口”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和应用,不断满足劳动者、用工主体的求职用工需求。二是搭建人岗对接平台促输出。集中发布岗位信息20期,先后举办“春风行动”、重点企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易地搬迁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会30场,参会企业百余家,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涉及电子制造、餐饮服务、机械加工等热门行业,现场发放宣传彩页3000余份,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三是“点对点”输送促输出。全年“点对点”集中输送6批次237名务工人员赴江苏、安徽、西安等地务工,其中脱贫户77人。四是零工驿站建设促输出。南关市场、官庄市场及凤凰西路3个零工驿站,全天提供招工候工引导、就业信息发布、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服务。同时主动联系各行业主管部门、县域内重点企业等用工单位、各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开通岗位收集通道,摸排收集用工信息,及时在站内发布。五是认定劳务品牌促输出。“合阳娘子军家政师”认定为市级劳务品牌,“渭南娘子军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为创建引领单位,累计带动就业人数3500人,2024年8月认定“古莘家政师”为县级劳务品牌,“合阳县金秋月嫂有限公司”为创建引领单位,累计带动就业人数1960人,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多渠道支持劳动者就业创业。3.强化创业培训,促进就业创业。全力推动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职业技能提升“三年行动”向职业技能培训“五年规划”衔接过渡,全面推进“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的实施,对我县农村转移就业劳动者、脱贫劳动力等“七类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全年组织“创业+电商”创业培训班9期,培训295人;组织苏陕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班4期,培训1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6人,全面完成了各项培训工作任务。4.强化创贷支持,激发创业活力。积极落实省市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协调合作银行,简化贷款手续,缩短放款时间,提升了创贷工作质量和时效,推动大众创业带动群众就业。截至目前,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1户5865万元,其中脱贫户89户1306万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实现就业371人,带动就业1200余人,极大地推动了各类群体稳定就业。5.强化数据监测,夯实服务基础。全面掌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情况,通过组织专人下乡指导督查、电话回访等方式核实更新劳动力信息26.4万条,全年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万人;充分发挥县级标准化创业中心服务企业作用,积极推动人社工作进园区,通过优化服务、搭建平台、强化保障等措施,每月定期摸排走访园区企业,为园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人社服务。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1、今年以来,就业中心以保民生、保稳定、促就业为己任,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年城镇新增就业3320人,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1万人。2、登记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227人,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358人,对800名就业、失业、创业人员进行了登记,办理就业创业证400本,为30名就业困难人员发放15.25万元一次性创业补贴。3、全年组织“创业+电商”创业培训班9期,培训295人;组织苏陕劳务协作技能培训班4期,培训10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6人,全面完成了各项培训工作任务。全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1户5865万元,其中脱贫户89户1306万元。通过创业担保贷款直接实现就业371人,带动就业1200余人,极大地推动了各类群体稳定就业。5、集中发布岗位信息20期,先后举办“春风行动”、重点企业、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易地搬迁专场招聘会等线上线下招聘会30场,参会企业百余家,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涉及电子制造、餐饮服务、机械加工等热门行业,现场发放宣传彩页3000余份,有效促进了群众就业。三、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个别镇就业服务人员配备力量不足,有的村就业工作人员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存在政策宣传还不够广,群众知晓率还不够高,就业创业工作亮点还不够“亮”等问题。整改措施:一是能力提升。组织针对镇村就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内容涵盖就业政策、服务技巧等;二是人员更替。逐步替换年龄偏大、难以适应工作需求的村就业人员;三是拓宽宣传。利用新媒体、镇村公告栏等多渠道宣传就业创业政策,挖掘并推广工作亮点;四是创新形式。制作短视频、举办线下宣讲会,扩大政策传播度,打造特色就业创业项目。四、下步工作打算1、聚力“强党建”,对标对表工作任务抓落实。突出抓思想建设,坚持不懈强化理论武装,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坚持把“学思想”作为主题教育重中之重,全方位多层次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认真落实省市县就业工作会议和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进会部署要求,围绕提升党的组织体系建设的整体效能,建立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学习教育管理制度和党费收缴管理制度。2、聚力“稳就业”,做好就业创业工作双服务。坚持以“稳定就业、促进就业”为重点,积极落实市考指标,扎实工作,履行职责,按照时间节点稳步推进就业创业各项工作有序落实。做好就业、失业、创业的登记及服务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宣传载体大力宣传就业政策,积极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一次性创业补贴、脱贫劳动力一次性求职补贴、社区工厂帮扶等相关就业优惠政策,全面高质量完成城镇新增就业市考指标和各项目标任务,努力实现追赶超越、争先进位的目标。3、聚力“帮创业”,坚持创业担保贷款惠民利。始终坚持把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扶持政策作为促进群众就业创业的重要抓手,突出重点、创新落实,利用微信群、朋友圈等群众常用社交app、招聘会、创业培训课堂等有效措施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创贷扶持知晓率,确保此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加大对小微企业政策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村脱贫户创业群体的政策支持力度,逐步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向小微企业倾斜,推进我县乡村振兴战略措施向纵深发展。4、聚力“提技能”,持续开展创业培训强本领。遵循“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就业倍增效应”理念,以提升创业人员能力为导向,大力实施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全面提升劳动者技能水平和就业质量。同时,为创业培训人员建立基础档案,实行动态监测,进行跟踪指导、定期咨询、上门回访。针对创业者创业过程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积极开展个性化辅导等后续扶持服务,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5、聚力“输劳务”,做好劳动力和企业双对接。一方面对零工驿站服务再升级再优化,持续做好零工驿站招工候工引导、就业信息发布、求职登记、政策咨询、劳动维权等管理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主动对接省外各行业主管部门、人力资源中介机构、重点企业等用工单位,开拓省外劳动力资源市场,打通劳务输出渠道。同时针对县域内重点企业,做好就近就地就业群众务工保障,实现劳务输出和就近就地就业双向发力。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