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合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56
单位名称 合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承担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督职能。业务范围:负责职责范围内的农药、肥料、种子苗木、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鲜乳、食用菌、以及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果蔬生产安全、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动植物检疫市场监管、“三品一标”监管等。
住所 合阳县西新街粮食局巷3号
法定代表人 王伟
开办资金 33.7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4.9万元 51.68万元
网上名称 合阳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公益 从业人数  1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业务开展情况(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通过组织知识学习、技能培训、业务比武等形式,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一是通过组织开展春训大练兵活动,提高执法人员的身体素质。二是加强业务学习,邀请河北昇腾有限公司专业人员对执法人员进行理论授课教学。从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和执法技能着手,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月集中学习业务知识4次以上,每次至少半天。通过培训学习,执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打造一支政治信念坚定、业务技能娴熟、执法行为规范、人民群众满意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加强农资经营人员业务培训,规范农资经营行为。3月6日,利用一天半时间,召开“合阳县2024年农资经营管理工作暨农业综合执法春季业务培训会”、“合阳县农资领域春季安全生产安排部署会”、“合阳县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训会”等会议,对全县农资经营户进行了专题培训,并与农资经营人员签订了《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及《诚信经营承诺书》。进一步提升了农资经营者知法、懂法、守法经营意识,树立了为农保产服务意识,为共同建立一个更加健康有序的农资经营环境起到积极作用。(三)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加强法律宣传。3月15日,在甘井镇举行合阳县2024年“利剑护农保春耕”行动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启动仪式。同时深入其他乡镇集市开展了“放心农资下乡进村保春耕”的现场宣传活动6场次,积极宣传法治思想,同时大力普及农业法律法规及农资识假辨假常识。推介优质农资产品,引导农民群众理性购买,科学使用农资产品,通过放心农资进乡村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的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了农资经营者的诚实守信意识,营造了“共同抵制假劣农药、净化农资市场”的良好舆论氛围。年初,出资3万元印制了《农药管理条例》《种子法》《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3000余册。通过会议发放,宣传发放等形式,目前已发放2000余册,进一步提高了学法用法示范户、经营户、群众等知法、用法、守法的意识,大大地增强了农民群众的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同时利用乡镇集会等有利时机,悬挂宣传横幅30余条,发放明白纸、宣传资料及公告1500余份。(四)加大执法检查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聚焦种子、肥料、农药重点领域,开展各类专项检查与监督抽检行动,对全县农资生产经营企业和经营门店开展拉网式排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违法行为。(五)加强农资质量抽检力度。为让农民群众用上质量合格的放心肥,放心种,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促进农业增产增收,执法大队邀请第三方机构对全县肥料、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进行质量抽检,抽检肥料101个品种,玉米种子14个品种,为合阳县农业生产用肥用种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六)加强渔业执法检查力度,守护渔业生态安全。4月1日至7月31日开展了为期四个月的黄河流域禁渔专项执法行动,采取固定时间,每周开展禁渔执法专项巡查工作2次,节假日进行每天一次的禁渔执法专项巡查工作,严厉打击禁渔期非法捕捞行为,保护渔业资源,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平衡。确保我县渔业生态环境。此次专项行动张贴非法捕捉走私经营利用水生野生动物的通告300余份,悬挂宣传横幅10余条,发放《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等相关宣传资料和宣传手册500余份。(七)开展畜牧业专项执法行动。主要开展了畜禽屠宰专项执法行动和饲料、兽药、畜禽规模养殖场专项执法检查等整治工作。重点查处生产经营假冒伪劣、过期产品行为,有无假劣违禁兽药,有无不符合质量标准的饲料,生产许可证是否合法有效,信息记录和规章制度是否健全,生产环境是否符合标准等。严查未建立肉制品检疫检验制度、屠宰未经检疫病死猪、注水猪等行为,加大对无证私屠滥宰行为的查处,对养殖单位重点检查未建立生产养殖档案、动物卫生防疫不达标等行为。(八)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工作和农机安全执法行动。7-9月全面开展农机安全日常拉网式执法检查,依法纠正、查处拖拉机特别是变型拖拉机无牌行驶、无证驾驶、不按时年检、违法载人、酒后驾驶、套牌、使用伪造号牌等违法行为,出动执法车辆38台次,执法人员180余人次。(九)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筑牢安全生产防线。重点检查农药销售是否存在无证经营、违法经营禁限用农药的现象;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农药使用生产记录;农资生产企业、经营门店的车间、库房消防设施、防盗设施是否健全、电线电路是否存在裸露老化等现象、是否存在易燃易爆物品等。全年共检查农资生产经营门店160余家、农产品生产基地2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共发放相关安全生产资料2000余份。(十)积极协调处理群众投诉举报案件。认真处理群众投诉,做好事故调处工作。认真接待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并及时登记交办,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安排专人处理投诉举报案件,确保举报电话24小时畅通,案件迅速解决。全年受理群众投诉举报和其他单位转办案件50余起,保护了农民利益,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执法大队严把农资入口关,深入农资生产企业、农资经销门店、农业生产企业等开展执法检查,对重点地区、重点环节、重点品种进行集中整治,严禁假冒伪劣农资产品流入市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维护市场稳定供应。各项检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125人(次),累计检查企业、农资经营门店776家(次),农业行政执法案件共立案27件,一般程序18起(其中农药案件7起、渔政3起、兽药3起、动监2起、农机1起、饲料2起)。简易程序9起。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虽然在执法改革工作中取得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群众的期盼还有一定差距。存在问题:1、全县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数量庞大,经营分散,环节众多,面广线长,监管队伍受人员数量、经费投入、执法调查取证设备、交通工具等诸多因素制约,对部分区域和生产经营领域无力进行有效管理。2、执法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执法人员执法工作经验较少,对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条例不熟悉,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被动现象,执法能力有待提高。改进措施:1、加强经营者和农民群众的法律法规培训,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讲活动,提高经营者守法意识,使其懂法畏法,进而守法护法,同时提高农民群众的维权意识。2、加强执法人员素质培养和执法办案能力。通过集中培训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促进执法人员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并能准确应用,通过内部交叉评比案卷,对特定案卷、优秀案卷交流、分析、学习,促进执法人员熟知办案操作及技巧,提高办案能力和效力,全面打造一支敢办案、会办案,办铁案的农业综合执法队伍。3、创新服务意识。依托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平台,健全完善投诉受理、调查、处理“一条龙”工作机制,不断提高执法信息化水平,做到畅通民意“零缝隙”,服务群众“零距离”,执法检查“零死角”,执法惩治“零容忍”,有效解决执法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能力。一是完善制度体系。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着重从案件查处、人员管理、执法监督、投诉举报等方面建立完善管理制度。二是建立协作机制。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联合协作,做好行刑衔接工作,实施信息共享、提前介入、案件会商等机制,及时移送涉刑案件,主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案件查处等工作。三是推进柔性执法。将标准化执法与人性化服务相结合,灵活运用辅导建议、说服教育、劝导示范、警示约谈等非强制性方法。(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执法氛围。一是落实普法责任。深入贯彻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宣传载体与宣传形式,坚持普法宣传与日常巡查、执法专项行动、投诉举报处理相结合,深入宣传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法律法规,解答群众法律咨询,让田间地头成为普法大课堂。二是推进示范创建。继续扎实推进农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培育,压实培育责任,围绕相关法律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培训,确保示范户尊法学法,带动农户守法用法,营造浓厚法治氛围。(三)强化作风建设,提升服务水平。一是强化服务意识。认真处理群众投诉,做好事故调处工作。认真接待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并及时登记交办,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二是强化市场监管。紧紧围绕各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违规、制假售假和坑农害农行为,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