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中医医院

凤县中医医院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53
单位名称 凤县中医医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预防保健服务。医疗;常见病多发病护理;恢复期病人康复治疗与护理;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与卫生信息管理等。
住所 凤县双石铺镇丰禾新区
法定代表人 张文杓
开办资金 725.56万元
经济来源 差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6525.12万元 5732.41万元
网上名称 凤县中医医院.公益 从业人数  220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重点、亮点工作:一是发挥特色优势,焕发中医药新活力。医院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中医专科专病的建设方案,形成以骨伤科、针灸康复科等中医疗效明显的品牌建设,加强口腔科、儿科为重点的县域中医特色品牌专科建设,先后推出中药图鉴标本、药植书签、养生茶饮、养生面点等保健养生文创产品30余种;打造了以凤县道地中药材标本展示、中医药文化知识角、中药茶饮品鉴功能为一体的中医药文化展示区,在门诊4楼建立了中医技术体验区,向群众发放中医治疗体验卡,广泛推广针灸、推拿、艾灸等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出“代煎中药免费配送到家”服务,让患者在家中就能享受到便捷贴心的中医药服务。二是突出医防融合发展,提升健康服务能力。2024年,持续优化“防、管、治”健康管理模式,以“健康快车”为服务载体,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上门服务,丰富团队成员,充实中医医师力量,在疾病筛查、体检、慢病指导等专业化、个体化健康服务基础上,推出“上门解读报告”服务,为群众提供量身定制个体化健康管理方案,实现全流程保障群众健康的目的,医防融合服务团队全年累计入户113天,服务群众6573人次。同时,医院主动作为,常态化开展“优小护—医护进家”服务,在全县牵头开展了培训,形成了品牌效应和中医特色明显的优小护服务,并2024年全年累计服务4300余人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就医实际困难。三是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持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医院紧跟上级步伐,积极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惠民政策,减免628人次,为患者减负3140元,全力推动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规范了检验结果互认的流程和标准,明确了52项互认范围及时限,医院检验结果互认103人次,为群众减免费用1466.5元。新开设犬伤门诊,提供24小时全天接诊服务;单设成立眼科门诊,引进先进的眼科检查和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诊疗服务;完成老年病区配餐室改造、体检科听力检查室改造、熏蒸房改造、职工停车棚修建、自行车停车位及院内绿化等工程,提标扩能改造口腔科和儿科门诊,形成了环境优美、整体运行效率提升的运行格局,患者就医体验感得到了实实在在地提高。(二)强化医疗质量与安全,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1.提高医疗质量,完善制度机制。医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一是加强了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各临床科室业务大查房及医疗质量安全督导12次,每月对临床医技科室进行医疗隐患排查。二是优化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严格按医疗操作规范开展医疗活动。三是加强急危重症抢救,组织实施院前急救演练11次,修订完善了急危重症绿色通道实施方案、管理制度、处置流程图及相关登记表格。四是规范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登记、上报,全年共上报不良事件75例,占住院患者1.8%,组织召开医疗质量安全例会4次。五是加强人才梯队培养。派出短期学习46人次、11人外出进修,开展集中业务培训14次,医院学术氛围日益增强。六是完善和规范临床路径管理工作制度、临床路径管理实施方案、临床路径工作计划以及优势病种工作计划等文书,管理病种32种,符合收住1487例,进入路径1476例,变异退出150例,占全院出院病例数32.1%。2.以“小切口”服务“大民生”,持续提升群众就医体验感。医院紧跟上级步伐,积极实施“一次挂号管三天”就诊惠民政策,减免628人次,为患者减负3140元,全力推动检验结果互认工作,规范了检验结果互认的流程和标准,明确了52项互认范围及时限,截止目前,医院检验结果互认103人次,为群众减免费用1466.5元。新开设犬伤门诊,提供24小时全天接诊服务;单设成立眼科门诊,引进先进的眼科检查和治疗设备,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和有效的诊疗服务;完成老年病区配餐室改造、体检科听力检查室改造、熏蒸房改造、职工停车棚修建、自行车停车位及院内绿化等工程,提标扩能改造口腔科和儿科门诊,形成了环境优美、整体运行效率提升的运行格局,患者就医体验感得到了实实在在地提高。3.扎实开展“医腐”自查自纠,全面提升医疗服务工作。按照推进医疗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要求,医院及时安排部署,落实任务责任,印发了整治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建立台账,及时开展学习教育和自查自纠,开展警示教育8次;在医院微信公众号、公示栏发布整治通告,公示投诉电话、设置了意见箱和受理举报的方式,在医院大厅放置清廉医院建设宣传版面,定期在工作群里推送相正反面报道,向纪委移交2条线索;积极开展学习教育,提高职工思想认识,不断完善医院内控管理,严格医保基金自查自纠,上解医保专户5252.2元,加强业务督导,持续提升患者就医感受,全力建设风清气正的医院氛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全院合力围绕精准识别、分类签约救治、扎实落实惠民政策,加强党风廉政、行风建设,廉政风险防控能力大步提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多措并举优化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医疗服务持续改进,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提升。截止2024年12月31日,完成门急诊量106465人次,同比下降3.0%;其中急诊23082人次,同比增长19.6%;出院5044人次,同比下降13.0%;开展手术292例,同比下降18.0%;实现业务收入2961.75万元,同比下降12.8%;药占比、次均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一是资金匮乏,2024年收支结余-790.54万元,医疗盈余-705.92万元,项目盈余-85万元,欠药耗供应商2719万元,医院运营十分困难。二是高层次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匮乏,人才结构不均衡,30岁以下职工占比达50%,人才队伍建设仍需加强。(二)改进措施:积极申请项目,争取资金支持;加强人员培训,提升专业能力,稳定人才队伍。四、2025年工作计划2025年,我们将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围绕医院整体规划,推进“两专科一中心”重点项目建设、市级中医重点专科儿科建设,积极筹备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站项目建设,提前对标二甲复审指标,做好2026年二甲复审前准备工作。(一)加强医疗质量细节管理,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的学习和落实情况,加大医疗细节管理力度,强化年轻医师的诊疗水平和技能,提高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使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有章可循,诊疗过程程序化、标准化。二是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不定期检查各项医疗制度和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加强监管,对查处问题立整立改。对新上岗人员进行岗前业务培训,明确医院的各项制度和准则,并不断总结经验,扬长补短,改进管理方式。三是加强医疗文书的监督,利用行政、业务查房查阅住院、门诊病历及处方质量,使各科医疗文书标准化、规范化。提高病历内涵质量,定期组织全院性病案评审、评展,存在问题定期反馈,并积极整改。四是防范医疗事故,减少医疗纠纷。严格依法执业,加强执业资格管理。优化医疗质量考核标准,实行医疗缺陷责任追究制,严格按医疗操作规范开展医疗活动。加强病情告知、交接班、病危通知、重大手术审批以及院内外会诊等的规范告知程序及执行力度。(二)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优化现有专科建设,培育“两专科一中心”重点项目,加强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分级诊疗等的管理。结合临床实际,继续优化,形成一套具有中医特色、专科优势的工作流程及临床操作规范,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专科专病中的诊疗优势。继续做好我院承担的我县基层卫生人才培训任务,做好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基层防治常见病、多发病中的优势和作用。(三)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引进和培养中医药科研人才,组建专业的中医药科研团队,对院内制剂及传统中医药制剂进行深度研发;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级的中医药科研项目,鼓励科研人员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中医药研究;组织参加国内外的中医药学术会议,了解最新的科研动态,同时,与其他医疗机构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中医药研究。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