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铜川市> 铜川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铜川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心)

铜川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铜川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48
单位名称 铜川市区域经济发展中心(铜川市循环经济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区域经济、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保障。关中城市群、关天经济区、革命老区开发建设政策、措施和规划制定,推进实施;跨区域合作对接协调;东西部扶贫与经济合作,对口支持人才开发;对外循环经济技术合作协调及科研院所交流合作
住所 铜川市新区正阳路9号
法定代表人 贾鹏
开办资金 17.2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预算管理)
举办单位 铜川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铜川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65万元 2.9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按照变更登记规定,7月办理了法人变更登记业务,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开展了业务活动(一)强谋划,扎实推进西部大开发。一是谋划重点工作。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中省关于西部大开发年度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印发《铜川市西部大开发2024年重点工作安排》。二是做好东支西人才培训工作。按照全省关于东部城市支持西部地区人才培训工作要求,编制上报我市人才培训年度计划,积极选派干部参加线下培训班10期11人,按规定完成培训任务。三是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前期项目实施。督促“中国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承工程项目”和“国家原油储备基地(铜川)项目”加快开展项目规划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工作,严格做好项目信息数据填报和审核,确保绩效目标保质保量实现。(二)勇作为,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建设。一是全面落实《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安排部署,全力促进西安都市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印发《2024年加快融入西安都市圈建设重点工作任务》。二是按照省委政策研究室征求《推动西安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实施方案》意见的要求,全面学习方案内容,研提反馈意见,并从铜川市如何推动西安特大城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角度形成交流汇报材料。三是梳理编制铜川市产业园区及重点产业链分布示意图,参加西安都市圈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投资推介会,集中签约3个项目,涉及金额1.90亿元。四是将“融入西安都市圈加快产业协同发展研究”列为“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启动规划编制程序。(三)抓落实,助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一是扎实落实中省安排部署。全面贯彻落实中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工作部署,制定印发《铜川市革命老区振兴发展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努力推动红色资源开发、乡村振兴、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教育医疗水平提升等方面工作。二是开展专题调研。与市委政策研究室联合赴照金镇政府及辖区9个行政村、驻镇单位和企业开展了专题调研,实地解剖式调研产业发展、农民收入就业、村容村貌等民生领域10年来发展变化情况,及时研究分析老区振兴发展短板弱项、总结经验做法,形成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照金精神,推动照金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专题报告,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完成督查配合工作。按照陕西省人民政府督查要求,梳理总结我市2015年以来推进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和振兴发展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的主要思路。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重协调,持续深化盐铜协作。一是清单化推动工作。制定印发《2024年盐铜协作工作要点》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及投资计划等,全面细化各项目标任务,颗粒化、清单化夯实工作责任和完成时限,系统推进盐铜协作工作。二是专题会议研究。5月14日组织召开全市盐铜协作与经济合作工作推进会,会议通报了去年盐铜协作工作开展情况,对全年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三是开展交流互访。6月13日至14日组织我市党政代表团赴盐交流并召开联席会议,共商盐铜协作合作事项,各区(县)均已完成交流互访工作。全年我市到盐城交流互访89批次937人次。四是高效建设项目。今年全市共落实2批省级资金4500万元,实施项目29个,计划总投资9219万元,涉及产业帮扶、乡村基础设施2个领域,各有关区(县)均已下达了年度项目投资计划,所有项目全部建设完工。五是不断拓展劳务协作。两地人社部门签署《2024年劳务协作框架协议》,通过举办“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全年累计帮助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331人,其中脱贫人口179人,分别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7.62%和179%。六是持续推动消费协作。采取双向设“点”、东西连“线”、电商拓“面”等方式,利用“三专”平台等渠道,持续推进消费协作,全年累计实现消费帮扶销售额1.78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61.82%。七是强化干部人才交流。全年选派16名党政干部、60名专业技术人才赴盐城市对口地区交流学习,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开展和推进实施“百名干部东部行”“吾铜引凤”人才专项活动,组织我市2批青年干部、企业家等赴盐城(江苏)开展学习、挂职、考察、访问等,通过干部人才双向交流,实现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八是做深做实结对帮扶。两市共实现学校、医院、乡镇、企业等各类结对69个,均已签订结对帮扶协议,收到结对帮扶资金551.70万元,全部用于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二)突重点,大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及时跟进报送工作进展。向省发展改革委按月报送《陕西省“一带一路”建设2024年工作要点》涉及我市“一带一路”推进情况台账,有效保障我市“一带一路”工作的有序开展。涉及铜川的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加快自由贸易试验区铜川新区协同创新区建设相关任务,全部按计划完成节点目标。三、存在问题今年在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中心各项工作圆满完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创新开展工作的较少,开展重点项目推进、项目资金争取、盐铜经济合作业务开展等方面习惯于惯性思维和老方法;与省上处室对接业务积极主动性不够,站位不高。改进措施今后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对重点工作高位谋划,主动对接省市相关部门积极开展工作;二是开拓工作思路,高标椎工作要求,打造工作亮点,做好宣传工作;三是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工作思路。五、2025年工作打算和思路2025年,我们将勇于创新,攻坚克难,深化推进“三个年”活动。一是推动盐铜协作取得新成效。全力抓好2025年度项目库建设,积极落实2025年省级苏陕协作项目资金。持续扩大消费协作规模,积极开展名特优农产品推介活动。制定年度盐铜协作培训意向计划,进一步深化劳务协作;倾斜支持重点帮扶地区发展,引导优势资源继续支持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发展。积极创新园区合作模式,推动各类共建园区成为两地产业协作的重要载体。加强干部人才交流,选派党政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挂职交流学习。不断深化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等重点领域工作。二是推动西部大开发取得新进展。紧盯全省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安排部署,结合我市实际,加强与省发展改革委对接沟通,争取获取更多支持。积极对接人才培训需求,争取增加培训名额、扩大培训规模,选派干部按规定完成培训任务,切实为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确保企业更大范围享受税收优惠。三是深化“一带一路”开放合作。不断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京津冀、大湾区、长三角等重点区域经贸合作,积极融入西安都市圈,主动承接产业转移;加大外贸企业招商力度,招引一批出口龙头企业和贸易型总部企业落地;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支持鼓励企业参与境外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及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四是全力融入西安都市圈建设。紧盯西安都市圈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加快推进已开工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融入西安都市圈加快产业协同发展”课题研究,主动承接西安市功能疏解和产业转移,重点从铝基新材料产业、汽车产业配套、光电子产业、航空航天科技产业等方面探索区域协同发展新模式。五是推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再上新水平。对标中省政策措施,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促进乡村振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持续推动革命老区发展上水平。六是扎实推动其他各项工作再创新绩。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