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工作完成情况1、教育宣传同向发力,依法治理形成有效威慑。深入贯彻落实省市9部门开展的“清风行动2024”,结合秦岭生态环境“乱捕乱猎”整治工作,配合公安等部门开展了以打击破坏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的“敲门扫院”活动。开展了“二月二”河口交流会、“野生动植物保护日”、“爱鸟周”“生物多样性日”、“环境日”等宣传教育保护工作,制作、悬挂、张贴宣传横幅10条,利用8块宣传展板,发放通告、海报、宣传手册等各类宣传资料200份,向司法、养殖企业(户)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2022版)》50本,举办宣传活动5场次。配合县公安局完成了5起非法狩猎案禁猎区确认工作,为案件侦破和起诉提供了有力证据。结合林长制工作,加大了23个联合管护站、交通检查站、森林公安对秦岭野生动物检查力度,严密布控,查处非法狩猎案5起涉案9人,1起林业行政案件,检察院刑事起诉4起,其中,向法院起诉刑事附带民事案1起,依法赔偿犯罪行为造成陆生野生动物整体价值损失14.45万元,对破坏秦岭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分子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持续强化监管责任。(1)积极开展野生动物救护和科技监测。救助国家重点保护的鸮类、林麝、毛冠鹿及省重点保护的小麂等野生动物12次13只(头),其中救助点救治3头;对群众在林区发现野猪及兽类野生动物死亡打电话报的死体,在野外进行无害化处理3次3只。在紫柏山自然保护区、秦岭主脊区域布设红外相机近200台,监测到国家I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11种;国家Ⅱ级重点野生保护动物28种。今年首次在紫柏山自然保护区拍摄到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猕猴。(2)做好林麝野化放归跟踪监测。野化放归林麝在野外生存长达半年之久,放归的10头林麝多数野外状况良好,其中7头放归林麝依然保持良好的活动状态。(3)加强林麝人工繁育规范管理。林麝产业学院培训林麝养殖人员3场次328人次参加养殖技术和疫病防治理论知识培训。对全县54家公司1500多户养殖场所进行了自查自纠和整改落实工作。(4)今年通过政府招标采购为全县95960人购买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保费28.7万元,保险公司已经接到野猪损害玉米等农作物受理案件243起,预计赔付金额18.0万元,正在缮制理赔当中。3、林麝繁育扩圈涨粉,延伸养殖产业链条。(1)按照县委、县政府确定的特色产业和“倍增计划”的发展思路,依照《凤县林麝产业发展保障方案》,在红花铺林麝小镇、双石铺新丰禾动物诊疗、疫病防治中心、岩湾路阳动物诊所、平木麝祥林麝治疗服务部、留凤关富民动物兽医站等6个林麝疫病防治救治服务站全部投入运营,累计救治肺炎、瘤胃积食、脓包等疾病的林麝8378头,其中外伤、剖腹产等手术705台次。(2)在日常管理中严格把好林麝种源调运手续关,县内调运备案登记2431批次9694头;县境外调运林麝种源45批次1839头,年产麝香170.82kg。全县林麝养殖有人工繁育行政许可的公司54家,养殖户1542户4500余人,养殖圈舍7.7万间。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4月2日在杨凌2024第七届西部畜牧业博览会暨奶山羊产业发展大会举办期间,我县成功地举办了2024首届中国林麝产业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大会。(二)2024年省市地方优势特色及创新性农业保险方案,下达我县试点补贴规模10000头。县财政局以凤财办发〔2024〕58号文件下发至各镇、各有关部门及相关保险机构实施。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问题1、在打击非法破坏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工作中,力度不够深入细致、宣传形式老旧,非法猎捕和非法采集现象没有彻底制止。仍有个别群众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非法猎捕、贩卖野生动物事件时有发生。2、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任务重、责任大,全县林麝养殖已达到4.2万头,工作人员力量不足,不能适应新时期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需要。(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牢固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宣传彩页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野生动物疫源监测防控知识等内容,提升公众保护意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性,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健康发展。2、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扎实开展日常监管工作,突出重心下移和压力传导,坚决贯彻落实好各级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常态化开展违法猎捕、人工繁育、出售、购买、利用、食用野生动物,非法采挖、运输、携带、售卖野生植物和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打击行动,采取得力措施,持续加强巡护监测,日常监管的力度。重点抓好54家林麝养殖企业和一般野生动物禁食禁养监管工作,确保合法、科学养殖。加大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的宣传力度,引导受害群众做好保险赔偿保障工作,化解野生动物肇事损失造成的社会矛盾。四、2025年工作计划(一)县生态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将始终牢记“国之大者”,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进一步强化主责主业,抓重点、破难点、防控风险点,确立以野生动植物保护为主要任务,持之以恒做好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凤县做出不懈努力。(二)进一步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牢固树立“保护野生动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理念,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宣传彩页等多种渠道大力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的重要意义、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和野生动物疫源监测防控知识等内容,提升公众保护意识,有效调动全社会参与野生动植物保护积极性,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健康发展。(三)加大野生动植物保护力度。扎实开展日常监管工作,突出重心下移和压力传导,坚决贯彻落实好各级关于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安排部署,常态化开展违法猎捕、人工繁育、出售、购买、利用、食用野生动物,非法采挖、运输、携带、售卖野生植物和破坏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打击行动,采取得力措施,持续加强巡护监测,日常监管和问题整改的力度,确保县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安全。重点抓好54家林麝养殖企业和一般野生动物禁食禁养监管工作,确保合法、科学养殖。加大野生动物致害政府救助责任保险的宣传力度,引导受害群众做好赔偿保障工作,化解野生动物肇事损失造成的社会矛盾。(四)全力助推林麝产业壮大发展。完成林麝人工繁育子代种源监管,建立林麝谱系档案,提高繁育质量,做好林麝疫病防治,充分发挥疫病诊疗救治站作用。完成4个“1万头”目标,即新增林麝1万头、林麝耳号标记1万头、投保林麝1万头、取香公麝1万头,确保养殖数量规模达到5万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