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铜川市职业介绍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全市就业和再就业提供服务保障。职业介绍、职业指导、人力资源管理咨询·职业供求信息收集和发布·职业招聘洽谈会组织·劳动力转移、登记、档案托管·劳动保障事务代理·法律法规和政策咨询 | |
住所 | 铜川市新区齐庆路便民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辛治国 | |
开办资金 | 2.34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铜川市就业促进中心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04万元 | 1.0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12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开展业务情况(一)开展春风行动系列活动。一是建立春风行动工作机制。成立春风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人员分工,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印发了《关于开展2024年春风行动的通知》(铜人社发〔2024〕6号),聚焦“春风送岗促就业精准服务助发展”主题,细化活动内容,明确市县两级行动期间招聘安排,全面围绕有需求的用人单位和求职人员开展专场招聘会、就业大篷车、抖音直播带岗等系列服务活动。二是开展全方位岗位征集。广泛征集市域内外重点企业、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用工需求,建立岗位信息库并定期更新,通过铜川人社官方网站、铜川云就业微信公众号、铜川就业信息抖音平台及时发布。累计发布2054家企业3.46万个岗位信息,其中发布“人社工作进园区”重点企业291家7101个岗位信息。三是做好返乡人员动态监测。通过电话联系、上门入户等方式,对返乡人员开展动态监测,掌握返乡人员数量和就业情况。尤其是对返乡有意愿留铜人员建立台账,了解其在铜就业意愿、岗位需求、培训意愿等。全市返乡人员5567人,已实现返岗就业。四是开展“就业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建立大走访大调研领导包抓机制,深入区县开展调研走访,分级组织召开6场返乡人员座谈会。通过与各行业返乡人员代表面对面交流,深入了解他们在外务工情况、就业创业需求等,并向返乡人员介绍全市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发展情况和就业创业政策,引导返乡人员留铜就业创业。五是“就业大篷车下基层巡回招聘”。2月24日至28日,联合3家人力资源机构开展“就业大篷车下乡巡回招聘专项活动”。在岗位信息库中精选了36家企业624个岗位,通过“就业大篷车”将最新招聘信息、政策送到田间地头,送到求职者手中。活动现场政策咨询2300余人次,发放岗位信息、政策宣传折页、年画等各类宣传资料3500余份。六是线上线下同步招聘会,进行就业岗位推介、政策宣传。2024年全市共开展招聘会66场,累计推送就业岗位3.8万余个次。开展抖音直播带岗97场,累计播报2655家企业5.87万余个岗位信息。春节期间每天通过“铜川就业信息”抖音平台、“铜川云就业”微信公众号不间断发布重点企业招聘展播视频,精准推送10家企业215个岗位信息。(二)劳务品牌培育工程。一是大力实施劳务品牌培育专项行动,通过分类型发现,分领域培育,围绕产业发展、非遗文化等领域,打造了“耀瓷工匠”“宜君山地果艺师”“耀州艾农”“宜君酿酒师”“印台果农”等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和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其中省级劳务品牌1个,市级劳务品牌3个,县级劳务品牌8个,近三年已累计带动就业创业超过3万余人,产生直接经济效益达30亿元。二是劳务品牌省级电台访谈展播。统筹协调区县劳务品牌负责人和“铜川小芳月嫂”“耀瓷工匠”“铜川孟姜果农”“耀州艾农”四家引领单位负责人参加省电视台直播访谈,详细介绍全市劳务品牌基本情况、培育发展措施及各区县劳务品牌发展前景,提升劳务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扩大就业容量。三是组织“耀瓷工匠”劳务品牌及其引领单位参加省级劳务品牌展示,现场介绍“耀瓷工匠”基本情况,展示并销售耀瓷产品。(三)零工市场服务及信息化建设情况。一是大力推广铜川市零工服务中心和“铜川有活儿”线上功能,推广零工即时快招特色服务模式,为返乡人员等劳动者提供海量零工岗位。2024全年共接待零工求职人员1.4万余人次,发布就业岗位2.68万余个,成功介绍找到零活5000余人次。二是数字赋能零工市场。坚持“海量零工岗位+人岗精准匹配+技能培训提升+信用双向评价”服务工作理念,在原有“铜川有活儿”线上求职招聘平台的基础上,新增智能匹配、职业培训、信用评价等多项服务功能,实现一键登记个人信息,智能匹配零工岗位,自主选择职业培训机构及专业,雇主及零工人员双向星级评价,为雇主和零工人员搭建更加智能化、便捷化的零工求职招聘服务一体化平台,不断提升零工市场服务效能,促进零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四)积极推进省内劳务协作。组织铭帝集团有限公司、陕西澳华瓷业科技有限公司、旺旺集团铜川总厂、宇腾(铜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隽美经纬电路有限公司等16家园区企业,精选900余个岗位,参加渭南市2024年春风行动暨劳务协作现场招聘会,2024年西安市春季大型人才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024年陕西省人力资源促就业行动暨重点产业链招聘活动,累计达成就业意向120余人。(五)其他工作。一是政企恳谈工作。按月梳理人社系统有关涉企服务活动,并上报政企恳谈活动统计表。二是走访唐宋、隽美、日月芯等多家公司,了解企业用工情况和用工需求,宣传就业创业等政策。三是营商环境工作。按月上报我中心营商环境进展情况,并做好全年营商环境考核及填报工作。工作完成情况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65万人,其中市内务工3.42万人,省内市外务工2.21万人,省外务工1.02万人,完成全年任务5.5万人的120.90%。存在问题人岗匹配度不高,“有活没人干”和“有人没活干”问题依然突出。我市企业主要集中在新型材料、铝及铝合金、汽车装备制造等行业,对成熟型技术人才需求较大,但该类行业的技能人才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导致企业招聘技能人才成本较大。改进措施1.加大就业政策宣传力度。持续优化“铜川云就业”“铜川人社”微信公众号及人社局网站等自有媒体平台,继续加强与铜川日报、铜川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及抖音、微信强植、各类数字化新媒体平台合作,不断扩大政策宣传覆盖面。2.持续收集发布岗位信息。广泛征集各行各业岗位信息并定期更新,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企业招聘信息和劳动者求职信息,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就业市场供需情况,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精准匹配服务。2025年度工作计划(一)强化企业用工服务。一是面向市内外企业等各类用人单位广泛征集用工信息,建立岗位信息库并定期更新,同时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二是组织线上线下系列招聘活动,进行就业岗位推介、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三是注重零工市场和民营人力资源机构作用,为各类就业重点群体分类精准推荐适合岗位,提供政策咨询和职业指导等服务。(二)建设“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在新区开展“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试点建设工作,通过社区(村)连片,设立“家门口”就业服务驿站,常态化开展就业创业政策宣传、用工保障、信息发布等服务,根据企业和群众需求开展政策解读、用工指导等,帮助企业、群众用好用实政策,拓宽就业渠道。(三)人力资源服务促就业行动。一是强化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联合人力资源机构进重点企业、小微企业,进行政策宣传、用工招聘、用工管理等服务。二是开展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组织人力资源机构进校园开展用工招聘、政策宣讲、职业指导、职业测评等一站式服务。三是跨区域协作。组织重点企业、人力资源机构开展跨地区劳务对接和参加招聘会,建立市场供需信息联通联动机制,搭建供需对接交流平台。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