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兴平市田阜初级中学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实施中学义务教育教学,促进基础教育发展,中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 |
住所 | 兴平市田阜街道南段 | |
法定代表人 | 杨策划 | |
开办资金 | 321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兴平市教育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67.82万元 | 367.81万元 | |
网上名称 | 兴平市田阜初级中学.公益 | 从业人数 3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我校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管理条例》及实施宗旨和业务开展范围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办理变更事项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纪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兴平市教育局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一、2024年教育教学工作完成情况(一)、春风化雨润无声,德育工作显实效1.打造班级文化氛围,发挥环境育人优势。在规范班级布置的同时,要求各班体现班级特点,营造生动活泼、洁净素雅、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学校每月开展室内黑板报评比活动,一月一主题,在板报设计上既有反映主题特色的学校共性部分,又有彰显班级特色的个性部分,从而更好的发挥了班级黑板报这一德育宣传主阵地的教育作用。2.夯实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构建养成教育实施体系。从班级常规和学生品行养成等方面入手,严抓考勤和纪律,包括着装校服、迟到请假、病假追踪、课间操和其他违纪现象,积极宣传,严格管理。同时加大了校园卫生的检查评比力度,对各班卫生打扫和保持,专人负责,日检查通报,周汇总月评比。政教处、年级组分级检查,实施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检查公示、评优树先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开设心理健康课,组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培训,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预防干预,为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保驾护航。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润物于无声。开展班团干部培训、团校团课学习、年级篮球赛、队列队形体操比赛、禁毒知识网上答题、“宪法小卫士”、“守则规范知识竞赛”、“青年大学习”等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5.关注“五类生”健康成长,做有温度的教育。学期初,学校对特殊群体进行精准摸底,分配成长导师,建立了帮教档案,严格落实“12334”成长导师帮扶机制。通过日谈话、周辅导和月家访,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帮扶、心理上疏导,让特殊群体学生感受到学校的关爱,重拾信心,健康成长。(二)、质量立校重千钧,春华秋实谱华章1.细化制度,加强督导。完善了《田阜中学教职工考勤制度》《田阜初中教学常规检查考核细则》《田阜初中绩效考核方案》和《值班领导巡查制度》,用制度约束人、管理人,使学校管理更规范、更科学,实现了学校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化”转变。2.优化教学管理,稳步提升质量。在教学管理中,我们突出“严、细、实”,即“严格管理、细化过程、突出实效”。以高效课堂为切入点,狠抓教学六大基本环节,从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记录、听课、辅导、成绩的检测与评定每月对教师进行考核,津贴兑现,奖优罚劣;每周抽查、每月普查教师教案、作业批改记录、学生作业、纠错本等,月底评教评学打分,及时反馈通报,结合考试成绩的监测与评定结果表优批差,并和津贴发放挂钩。期中、期末进行总结评比,表彰先进。在教师中逐渐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势头,从而确保了教学质量稳步提高。3.加强教学跟踪,确保教学效果。我们继续推行“人人上一节展示课”和随机推门听课制度,值班领导每节检查上课情况;每学期两次的全体学生参与的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问卷调查,将结果在教师会通报,对存在问题的教师,津贴兑现、限期整改,确保效果。4.丰富形式和内容,规范做好课后服务。全面落实“5+2”课后服务模式,坚持家长、学生自愿的原则,从学校实际出发,丰富课后服务渠道、形式和内容,细化服务辅导措施,在不同年级开展“篮球进课堂、电子琴进课堂、书法进课堂”校本特色社团活动,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内强素质外塑形象,保障教育高质量发展1.坚持周会议事制度,打造阳光干部队伍。始终坚持周五行政会议议事制度,统筹安排教育教学工作。班子成员既责任明确,又团结协作,工作、生活中廉洁自律、有大局意识、有创新能力,带头学习、听课、评课,参与教育教研,自觉发挥引领作用。2.夯实师德修养,铸师德树形象。以市局进一步深化“再讲立德树人故事深化五育并举实践”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我的立德树人故事--最美讲述者”评选活动,教师人人参与,教研组初赛,学校复赛,市局决赛;深入学习《咸阳市中小学校三项常规基本要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十项准则”“师德师风建设十要十不准”“双减”“五项管理”等法律文件;建立教师师德师风档案,教师人人做出师德承诺;学科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引导学生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3.家校齐携手,全员同育人。学校健全了家长委员会,成立校级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委员会,创建家长学校,构建家庭教育系列化、立体化、规范化课程,注重加强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深入开展了“教师全员大家访”行动。4.加大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暑期,我校教师孟超等5名教师参加了咸阳市2024年暑期中小学教师培训;截止12月全体教师如期完成了2024年网上公需课培训和专业课继续教育培训;按照市局安排,相关教师参加了市局举行的“说题大赛”“思政课培训”“班主任工作论坛”“作业设计大赛”“最美讲述者评选”等活动;开展了以教研组为单位的赛教活动,学校安排,组内研磨,人人展示,领导参与,全组听评,打分评优,评选出了杨锐利、邓静利、赵婷乐、强艳、孟超、李青芳等6名校级教学能手;12月份8个校本课题已全部结题,3个兴平课题结题,2024年度中小学教师学分认定工作圆满完成。(四)、校园安全重泰山,师生安全放心间2024年,我校在安全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3530”规定动作规范化;食品安全、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网络安全、防溺水、防校园欺凌、传染病防控、防冬季煤气中毒等教育经常化;签订了各种安全责任书、防溺水承诺书;严格门禁制度、上下学学生迎送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阳光书包”检查日常化、安全隐患排查定期化;班级每日考勤班主任上报、政教处登记,学生病假追踪已成为班级管理常态;每月一主题的安全演练、经常性教育和季节性教育相结合;西吴交警队的“交通安全进校园”、阜寨镇司法所的“民法典学习”、田阜派出所的“校园欺凌法律法规教育”;校园监控设施全覆盖,重点区域无死角;校园一键报警设备常态化运行等。总之,安全工作实现了“时时、处处、事事”有人管的网格化安全管理体制,我校无一例不安全事故发生。二、取得的主要效益2024年,我们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工作成绩显著,圆满完成了和市局签订的2024年目标任务。2024年中考和职教送生,再创佳绩,荣获职教送生三等奖;解海朋老师被评为兴平市优秀班主任、邓静利老师被评为兴平市四有好教师;邓静利老师荣获市“讲述立德树人故事深化五育并举实践”最美讲述者评选活动二等奖,耿雪老师荣获“赢在中层”擂台赛活动二等奖,赵婷乐、解聪鸽老师荣获作业设计大赛二等奖和三等奖。在2024年阜寨镇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我校荣获教育教学先进单位,闫宏涛老师等10名同志,分别荣获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和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三、目前存在的问题辖区内城市化进程加快、拆迁村增多,生源急剧减少;部分硬件建设亟待提高,经费压力巨大,入不敷出;特殊群体学生人数增多,家校共育实施困难;课堂教学效率离“高效”还有差距等,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克难求进,负重前行。四、整改措施1、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通过赛教、继续教育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同时积极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加大硬件设施建设,缩小城乡差距。2、创建家长学校,构建家庭教育系列化、立体化、规范化课程,注重加强家校沟通和家庭教育指导,深入开展“教师全员大家访”行动。进一步加强与家长沟通力度,形成家校齐抓共管模式,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优化教学常规管理,提升教育教学工作的高效性,每个月,教导处通过“定期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的办法,把备课、上课、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教后反思等作为检查重点,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教师,督促教师及时改进。对教案环节不齐、作业应付现象,例会公布,点名批评,领导谈话,调换工作。2、加强课堂教学的跟踪,确保课堂教学取得实效。领导随机推门听课,定期不定期听课,听完后看教案,与上课教师和学生座谈,及时分析课堂实效性,从而使上课教师更直观、更及时的发现课堂设计的优缺点,不断改进,有效的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3、教学例会常态化,增强对教学信息的反馈。本学期,我校每两周进行一次教学例会,对教师在教育教学、赛教活动、教师教案书写、作业批改、质量分析等做了全面通报,同时提出具体要求。另外,共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活动3次,有效地指导了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4、规范开设心理健康课,组织心理健康辅导教师培训,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和预防干预,为学生心理健康安全保驾护航总而言之,过去的一年,我们有成功也有不足。面对成功,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不足之处,我们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总结经验教训,补齐短板,开创新的工作局面。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