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榆林市榆阳区农村经营服务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提供服务和管理保障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农民负担管理农村财务管理农村经济统计管理农村经济政策宣传 | |
住所 | 榆阳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钟克玺 | |
开办资金 | 14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榆林市榆阳区农业农村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1.25万元 | 39.03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31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工作完成情况1.开展业务情况(一)集体经济方面政策支持:将集体经济发展纳入乡镇年度考核,出台专项奖补政策,强化制度保障。资金投入:2024年安排5000万元实施“千村光伏”行动(覆盖100个村),配套150万元用于财务审计、清产核资、合同清理等工作。队伍建设:实施“火种培育”“头雁领航”“人才评聘”三大工程,制定村干部考核激励办法,激发基层干部活力。(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方面审计全覆盖:完成317个行政村、433个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审计,发现并整改问题线索180条,移交区纪委18条。清产核资:全区农村集体总资产达114.94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资产动态监管。数字化监管:推广应用“陕农经”平台,覆盖434个集体经济组织,录入资产卡片2.4万份、合同3410份,实现五级穿透式管理。合同清理:审查整改问题合同9537份,追缴欠款645万元,新增合同年收益4333万元,制定12类合同示范文本。(三)农村承包地管理方面土地确权:完成7000亩土地确权勘误,解决漏人漏地、面积不准等问题。纠纷调处:保障土地仲裁经费,开展普法宣传20场次,处理信访及土地纠纷16起。宅基地盘活:审批宅基地355户(127.455亩),推进2个闲置宅基地盘活试点(镇川庙湾、红石桥房梁)。土地流转:备案流转土地543宗(22.55万亩),新增流转2.348万亩,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示范引领:推荐6家省级典型案例,规范提升200家主体财务管理。资金扶持:落实180万元培育资金,支持25家示范主体(家庭农场12个、合作社13个)。2.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集体经济壮大:全区农村集体资产总额114.94亿元,317个村收益全部超10万元,总收益4.53亿元。农民增收:光伏产业、合同清理、土地流转等措施带动村集体年增收4333万元,农民分红及就业受益显著。资产保值增值:通过“三资”平台透明化监管,追缴资金645万元,新增合同收益2.33亿元。土地高效利用:盘活闲置宅基地发展集体产业,土地流转面积超22万亩,提升规模化经营水平。主体提质增效:培育25家示范主体,带动全区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专业化发展。3.存在问题产业依赖风险:部分村集体经济过度依赖光伏产业,多元化发展不足。管理漏洞:审计发现180条问题线索,合同程序不规范、价款不合理等问题仍需整改。土地纠纷隐患:宅基地审批、土地流转中的权属争议尚未完全化解。主体带动不足:部分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示范效应有限。4.下一年度工作打算集体经济多元化:拓展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产业,降低光伏依赖风险。深化“三资”监管:优化“陕农经”平台功能,建立审计整改长效机制,推动村级财务全流程数字化。土地管理提效:完善土地纠纷调解机制,扩大闲置宅基地盘活试点,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主体培育升级: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推动合作社联合发展,培育3-5家省级示范标杆。人才赋能振兴:深化“三项工程”培训,新增培育农村实用人才200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二、亮点工作1.“抓好两个专项、落实一个平台”。一是结合群众身边腐败治理开展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配合区纪委监委深入乡村开展专项督查,共摸排线索180条,成功向区纪委监委移送立案18起,涉及村组干部62人。并形成制度性成果,出台《榆阳区建立土地流转合同信息备案机制工作实施方案》、《榆阳区关于加强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流转农村土地经营权资格审查项目审核和风险防范的指导意见》、《榆阳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细则》、《榆阳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4个制度性文件,持续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备案、审查程序,推动资源资产资金规范运行管理。迎接中纪委督导2次,省纪委调研督导4次。二是组织开展农村宅基地管理审批情况专项排查。21年至24年全区累计完成宅基地审批3256户,面积1224.726亩;其中异址新建2452户,原址翻建555户,改扩建249户。涉及农转用2958户,面积1150.44亩。全面推广使用“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融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资产、合同的信息化管理和财务收支的线上审批、支付;实现了农经业务全覆盖、管理全闭环、监督全过程、信息全公开、数据全打通。2.聚焦档案管理,推动规范化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对历年积压档案进行全面梳理和精细编目,交由专人管理,完善档案分类和数字化存储,制定严谨的电子档案和资质档案同步管理流程,有效提升档案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实现各门类档案一站式查询,检索效率不断提升,为业务协同、上级备查提供便利。3.强化干部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效率。对全站干部定岗定责,落实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挑选13名业务骨干包抓21个涉农乡镇和有关街道办事处,要求干部遍访所有村组,摸清全部底子,确保每项工作有人参与,每个乡镇有人包抓,倒逼干部全面熟悉掌握业务,人人精通各项业务,个个成为行家里手,单位主要领导抓班子带队伍建章制,副职领导亲自挂帅任片区负责人。出台《干部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性文件4个,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热情,提升干部履职尽责能力,为榆阳农经工作的顺利完成打下扎实基础。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榆阳区农村经营服务站被陕西省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站评为县级综合优秀单位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