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城固县> 城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城固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

城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城固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33
单位名称 城固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城固县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加强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构建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住所 汉中市城固县民主街东段民乐家苑小区B区综合楼二楼
法定代表人 黄敏
开办资金 12.23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中共城固县委政法委员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23万元 12.1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中共城固县委政法委员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情况如下。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1、全面建成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召开平安建设重点工作调度会,对照《工作方案》任务清单,组织开展全覆盖督导检查,17个镇(街道)、277个村(社区)全部挂牌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明确了建设标准、组织架构、职能定位和工作流程,形成了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工作格局。2、做实做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严格落实县综治中心每半月一次、镇级综治中心每周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形势分析会制度,发挥镇村组干部、民(辅)警、网格员、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社会工作者等贴近群众、熟悉情况的优势,重点对全县“三失一偏”人员进行了摸排走访,依托县综治中心心理咨询力量,及时予以心理疏导干预,极大消除了不稳定因素。组织心理咨询团队参与镇综治中心心理辅导讲座一场次,受益群众500余人次。截至12月底,全县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933件,调处完成1909件,正在调处24件,调处完结率98.8%。3、积极参与诉前调解。县综治中心、县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在案件委派、跟踪督办、司法援助、质效反馈等方面加强对接沟通,形成联动合力,统筹镇(街道)司法、派出所、人民调解员等基层力量,积极参与9类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增量。印发了《综治中心参与九类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专项行动方案》,规范制定了《同意诉前调解确认书》、《调解协议书》和《司法确认调解协议案件民事裁定书》样本,对九类民商事案件联动开展诉前调解作了进一步安排部署,为县、镇综治中心参与诉前调解工作提供了有力指导。截至目前,县法院交办县综治中心案件7件,化解5件,基层法庭交办镇(街道)综治中心案件113件,已化解77件。4、持续推进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组织召开了全县综治中心主任暨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培训会,对网格员“汉治通”APP下载、小程序使用和“一格通”平台事件上报、处置、流转等工作进行专题培训,同时各镇(街道)分别组织对一、二级网格员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了网格员对“汉治通”的使用水平,网格内事件发现、上报、处置数量显著提升。全面完成新成立5个社区的综治视联网建设。5、落实网格化管理“三个机制”。一是优化网格设置,落实二级网格机制。进一步优化调整,对二级网格员队伍中年龄较大、参与主动性不强的进行了更换,目前划分一级网格1889个、二级网格13550个,配备一级网格长1890人,二级网格员13550人。组织各镇(街道)对所有一级网格长进行培训,指导下载并熟练使用“汉治通”APP,由一级网格长对二级网格员进行指导,熟练使用“汉治通”微信小程序,全县一级网格长全面完成下载“汉治通”APP和二级网格员使用“汉治通”微信小程序。二是加强重点管理,建立风险台账机制。完善建立《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工作台账》、《重点人员服务管理台账》、《社情民意台账》等“1+3+N”工作台账,切实发挥出了网格员在矛盾纠纷排查、重点人员服务管理、社情民意收集中的作用。三是齐聚多方合力,推行群众动员机制。制定印发了《城固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群众动员机制》制度,积极协调退休老党员、老干部、老退伍军人、老模范、老教师“五老人员”参与群众服务事项,增强基层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动力。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全面建成镇(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平台。17个镇(街道)、277个村(社区)全部挂牌成立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全县截至12月底,全县累计排查矛盾纠纷1933件,调处完成1909件,正在调处24件,调处完结率98.8%。2、县综治中心、县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主动在案件委派、跟踪督办、司法援助、质效反馈等方面加强对接沟通,形成联动合力,统筹镇(街道)司法、派出所、人民调解员等基层力量,积极参与9类民商事案件诉前调解工作,最大限度降低诉讼增量。3、截至目前,县法院交办县综治中心案件7件,化解5件,基层法庭交办镇(街道)综治中心案件113件,已化解77件。三、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镇(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工作流程不够清晰;群防群治工作机制不够完善2.改进措施:统筹镇(街道)内设机构、派驻单位、驻镇(街道)企事业单位采取轮驻、派驻、随驻方式,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的工作思路,形成“统一受理、分类处理、全程跟踪、及时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实现群众反映诉求和矛盾纠纷调处“最多跑一地”的目标。围绕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职能,不断完善登记受理、先行调解、分类流转工作流程,推动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重点群体服务管理,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夯实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研判预警、协调调度、督办问责等工作机制,推动县综治中心规范建设。四、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细化措施,切实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将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手段和载体,坚强主阵地,发挥实作用,不断加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和社会治安风险防控能力,持续提升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聚焦矛盾纠纷预防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工作目标,进一步有效整合资源力量,不断健全工作机制,在2025年2月底前,实现县级综治中心规范建设、高效运行。围绕矛盾纠纷化解、社会治安风险防控两大职能,不断完善登记受理、先行调解、分类流转工作流程,推动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建设、重点群体服务管理,组织开展群防群治,完善网格化服务管理,夯实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立健全研判预警、协调调度、督办问责等工作机制,推动县综治中心规范建设。二是统筹力量,推动镇(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实战化运行。统筹镇(街道)内设机构、派驻单位、驻镇(街道)企事业单位采取轮驻、派驻、随驻方式,按照“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化解”的工作思路,形成“统一受理、分类处理、全程跟踪、及时反馈”的闭环工作流程,实现群众反映诉求和矛盾纠纷调处“最多跑一地”的目标。依法及时有效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进一步调动调解员、网格员、平安志愿者、“五老人员”、乡贤等力量,加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行业性专业调解协调联动,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