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返贫信息监测和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乾县返贫信息监测和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28
单位名称 乾县返贫信息监测和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服务乡村振兴工作。承担返贫动态监测和乡村振兴事务性工作。
住所 乾县城关街道文前巷1号
法定代表人 董夏
开办资金 2.83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乡村振兴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7万元 3.45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执行本单位章程,按照核准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活动,规范使用证书。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说明如下: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一)健全细化防返贫监测工作机制。为有效推进防返贫监测工作,确保不出现“体外循环”、“应纳未纳”等问题,监测中心在原有工作机制有效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责任,印发了《乾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发2024年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要点>的通知》(乾有效衔接办函〔2024〕1号),结合省市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的要求,转发《咸阳市农业农村局转发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工作的通知》的通知(乾农函〔2024〕386号),明确了规范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各项工作程序。下发了《乾县常态化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任务清单》,同时利用每月印发的《工作导引》及周工作提醒等方式,实现防返贫监测工作任务清单化管理。(二)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一是今年来主要通过农户自主申报、基层干部入户排查、行业部门预警线索反馈、各类媒体渠道反馈、平台监测分析等方式,2024年共新增易返贫致贫户98户326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9户32人、边缘易致贫户18户56人、突发严重困难户71户238人;二是按照省市工作要求,完成年度集中排查工作,对全县139658户农户进行了全覆盖排查走访,对存在风险户的及时纳入进行帮扶,同时对整户无劳动能力户进行排查,共标识“整户无劳动能力兜底保障户”27户49人;三是开展脱贫户、边缘易致贫人口自然增减工作,全年共增加204人,减少706人;四是开展防返贫监测政策宣传工作,发放《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申报政策“明白纸”》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主要帮扶政策“明白纸”》12万余份,同时通过“乾县发布”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发布“明白纸”,切实提高群众政策知晓率;五是督促镇村完成省大数据平台反馈的1292条工单处理,及时有效掌握农户申报、行业筛查、干部排查、平台预警监测等途径发现的线索;坚持与行业部门间数据共享共用,年度互推共享数据5600余条;六是落实外出务工交通补贴4578人,补助资金178.61万元,其中发放跨省交通补贴2955人147.75万元,省内务工交通补贴1623人30.86万元;七是落实4-9月份全县特设公益性岗位工资补贴645人,累计发放资金129.96万元。(三)数据信息质量提升工作。对照防返贫监测数据质量评估规则,同时结合省市反馈电话抽查存在的问题。常态化对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维护外,核实修正疑似错误信息14600余条。(四)开展日常工作情况。一是开展日常信息查询工作,包括脱贫户在校就读学生身份核查、外出务工人员交通补贴、一次性创业补贴信息核实、参加技能培训人员信息确认等各种信息查询工作,二是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共开展县级培训2次,集中排查期间组织镇村对全县1390名排查人员开展一次系统培训,提高业务能力。同时结合全局工作安排,对16个镇办分镇村重点指导培训。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中心各项工作取得了进一步发展。按照要求优化设置镇村信息员和网格员,目前镇村两级信息员和网格员共有1440人。组织镇村对全县139658户农户开展全面排查,对符合条件的人员及时纳入防返贫监测范围,实施重点动态监测、持续跟进帮扶,确保做到返贫风险点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2024年新增易返贫致贫户98户326人,目前共有易返贫致贫户336户1110人,累计消除风险183户643人,及时为新增的监测户落实产业、就业、健康、教育、危改、兜底保障、社会扶贫等帮扶政策,户均享受帮扶措施3.35个。落实外出务工交通补贴4578人,补助资金178.61万元,为全县645人的特设公益性岗位进行工资补贴,累计发放资金129.96万元。三、存在的问题。一是帮扶措施不够精准,帮扶措施存在“一刀切”的现象,缺乏针对性和精准性,主要是对开发式帮扶措施的政策理解不到位,导致对有劳动能力的户帮扶不够精准。二是信息数据质量不高部分信息数据存在不准确、不完整、不及时等问题,影响了防返贫监测工作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主要表现为驻村队员、网格员对数据质量提升工作重视度不够,存在松劲懈怠情况,造成数据更新不及时。四、整改措施。1、关于帮扶工作。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分析返贫致贫风险及原因,分类精准制定“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坚持开发式帮扶方针,对有劳动能力、有意愿的监测对象,至少落实一项产业就业等开发式帮扶措施;对符合条件的无劳动能力监测对象,做好兜底保障;对弱劳力半劳力,要创造条件探索落实开发式帮扶措施。2、关于数据质量提升。一是加大政策业务知识培训,提高镇村乡村振兴干部业务能力,特别要掌握信息数据指标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加强信息系统业务操作能力培训,通过下发操作流程、现场系统操作培训、入村指导等方式,提高镇、村两级信息员系统操作能力,减少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类问题。五、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持续完善监测机制。一是优化监测方式,进一步拓展监测渠道,加强部门数据比对和基层走访排查,提高监测的精准度和时效性;二是强化预警响应,对预警数据进行及时分析和处理,确保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早化解。(二)精准落实帮扶措施。一是分类施策。继续实施“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帮扶计划,确保帮扶措施精准到户、精准到人;二是产业就业扶持。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同时,加强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监测对象实现稳定就业和增收。(三)加大培训提升数据质量。一是加强基层工作能力。合理配置基层工作人员,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基层工作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工作能力。二是提升信息数据质量。加强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工作,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四)加强宣传引导和群众参与。一是政策宣传。加强防止返贫政策的宣传和解释工作,提高群众对政策的知晓率和理解度;二是群众参与。鼓励农户积极参与防止返贫工作,发挥农户的主体作用和监督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