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通知公告
工作动态
信息公开
业务大厅
政策法规
常见问题
首页
>
年度报告
>乾县>
乾县特殊教育学校
乾县特殊教育学校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27
单位名称
乾县特殊教育学校
宗旨和业务范围
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听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
住所
乾县城关镇郭家巷
法定代表人
冯明会
开办资金
480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24.47万元
430.57万元
网上名称
乾县特殊教育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4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教育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标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教育教学工作。1、专业的课程设置。我校结合校情实际,开设了实用语文、实用数学、蒙氏、感统、保健与运动、生活常识、绘画与美工、唱游与律动、康复训练、劳动教育以及兴趣小组活动等课程。2024年秋季我校又开设了职业班,职业班主要是为学生下学期毕业能在社会上找到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并能较好的生存打基础,因此我校根据实际需要,为职业班学生开设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汽车美容、烹饪、劳动教育等课程,更好的为学生走向社会服务。2、编写校本教材。根据特殊教育要求,我校的最终目的是要孩子们得到康复教育以及生活能力的提高。我校的课本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培智九年级和职业班扔沿用上海出版社教材,故与本地区文化有个别差异,有的科目没有现成的教材,因此学校组织各代课教师根据学生特点以及本地情况编写了生活语文、生活数学、汽车美容、烹饪等校本教材,以满足学生的实质性需要,为学生走向社会打基础。3、文化生活教育。为了“让爱给孩子撑起一片蓝天”,学校每学期都组织一次大型的文艺表演活动,以庆祝“六一”儿童节和国庆节,要求每位学生和每位教师都要参与。除此之外,我校还不定期组织各种友谊竞赛活动以及综合实践活动,包括体操展示,羽毛球比赛,诗歌朗诵,班级文化布置以及课外实践活动。4、加强教育科研,积极探索教法。对于特殊教育,我校也在摸索中前进,如何上好每一节课是全体老师共同探讨的问题,对此,我校近期设置了6个教研学习组,各教研学习组每周轮流举行一次特色课展示活动,课后组织教学研讨活动。此外,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理论业务水平和课堂教学水平,我校还组织了一些教育教学竞赛活动,不但增强了教师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他们的专业水平。二、教师培养培训。为了使全体教师尽快成长,学校努力为教师搭建交流学习的平台,要求教师坚持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选派教师前往上海、合肥、南京、哈尔滨、西安等地参加特殊教育专业培训,培训结束,教师结合自己收获和感想写出汇报材料大会交流分享,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达到“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益。充分利用网络学习的机会,开展网络研修活动,使教师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其他学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1、2024年我校申报了《培智学校中重度智力障碍学生行为习惯的研究》和《低段智障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研究》2项市级科研课题,均已立项,现已进行研究阶段。2、在咸阳市思政课“大练兵”活动中荣获中小学课程思政组优秀奖。10位老师参加县级教育教学论文科研成果评选活动,均取得了一二三等奖。教师专业成长分享取得了很好地效果。充分说明我校教科研氛围的浓厚,这也是我校能不断良性发展的原因。四、存在的问题。1、我校教师多为普校转岗而来,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不足,康复训练水平有待提高,未能充分发挥康复训练设备功能。今后要多外出参加专业的康复训练教师培训,提升康复训练水平。2、因校舍和师资原因,我县特殊教育学校目前没有开设学前教育,不能做到对残疾学生早期干预。五、整改措施。1、积极联系有关部门,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能让我们的康复老师外出参加专业的康复培训从而提升我校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2、我校职业班已经开班,但在培养孩子以后能在社会上找一份能养活自己的工作,还需要我们老师再多为孩子的就业考虑。从而实现孩子能适应社会。下学年我校将会开舍开设学前班,将会实现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里的相关政策,特殊教育向两头延伸(即开设职业教育和学前教育)。六、下一步工作计划。1、建立以人为主,依法办学,服务至上,效率优先的高效管理运作机制。做到管理机制健全,管理环节畅通,管理制度完善,管理职责分明,管理水平高效,管理效果明显。所有的管理行为都指向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利于教师专业提高,有利于学校的和谐发展。校内安全稳定,创省级文明单位,校内无安全事故,师生无违纪违法行为,创省级平安校园。2、教育科研和教学研究发展。支持教师开展微型课题的研究,教师课题参与率达100%,课题研究重过程,有资料。积极打造骨干教师梯队,完善教师业务考核细则。指导教师积极参加市级以上教育教学论文竞赛,每学年论文发表或论文获奖3篇以上。3、校园环境发展。加强校园环境建设,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身心特点,整体布局文化环境,营造符合本校特点的校园文化。设计学校的校徽,办学理念,校训,教风,学风等,用以指导学校的各项工作。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孩子们全天生活在学校里,安全尤为重要,他们的思想道德建设也不容忽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除了教师们经常口头教育,榜样示范以及班级开展安全、德育主题班会外,我校还特安排了一些活动进行实践教育。校内不定期组织地震逃生演练等活动。同时严格门卫制度,食堂卫生健康制度,确保学生安全快乐健康地成长。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无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无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无
友情链接
中央编办
信用中国
国家登记局
陕西省委编办
信用陕西
陕西文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