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乾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23
单位名称 乾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
宗旨和业务范围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经济承包合同、财务管理、经济收益分配。
住所 乾县城关镇文前巷1号
法定代表人 王争科
开办资金 3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15万元 28.69万元
网上名称 乾县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公益 从业人数  1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于2024年8月份变更法定代表人,没有违法违纪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工作进展情况。(一)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按照《2024年乾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运营管理的通知》。结合省市下达“消薄培强”目标任务,19个村争取了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注入资金1464.6万元。截止2024年底,通过衔接(扶贫)资金项目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累计达到118个行政村,消除5万元以下的薄弱村25个,巩固年经营收益5-50万元的一般村133个,提升年经营收益50万元以上的富裕村15个。2025年力争消除剩余薄弱村;5-10万元32个村;10-50万元82个村;50万元-100万元41个村;100万元以上18个村。最终实现全县农村集体经济增长多元路经基本形成、集体经济组织运行规范有序、内部治理优化完善、发展动能持续有力、服务成员和联农带农能力明显提升的目标。(二)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工作。1、强化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我县仲裁委工作人员、镇级调解委员会调解员和村级调解小组调解员培训,培训人数200余人次,发放培训手册200余份;发放宣传资料240余份,调解各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48件。2、土地确权管理。按照乾县人民政府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纳入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公告的要求,承包经营及合同管理工作继续由农业农村部门办理。为群众调取土地承包合同106份。3、土地承包、延包工作。为扎实有序组织开展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通过对16个镇(办)173个行政村5300余户的调查,撰写了《乾县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草案)》,稳妥推进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延包工作。(三)培育新型经营主体。1、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2024年新组建家庭农场14家,申报省级1家,创建县级3家,督促家庭农场完善一码通、随手记工作;新组建合作社7家,创建县级8家。2、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2024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公开遴选、价格公示、确定了10家主体在9个镇办实施项目,已实施耕种两个环节面积35294亩。3、提升农业经营主体队伍体系建设。制定了《2024年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队伍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对农业经营主体辅导员进行分期、外出培训。4、加强防范非法集资。全年开展两次“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月活动,通过在集市、广场、悬挂横幅,发放传单1200份等形式,广泛宣传非法集资的危害。(四)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根据农村住户调查统计,并结合8个村记账户的记账情况,2024年全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达到18308元,同比增加1512元,其中:经营性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达到9795元;工资性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达到7470元;财产性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达到494元;转移性人均可支配收入预测达到549元。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集中整治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按照《乾县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集中专项整治百日攻坚行动实施方案》等制度文件要求。截至目前,共清收合同4284份,其中不合理、不合规、不合法合同4276份,规范合同8份。通过合同清理规范,整改合同4276份,其中规范合同4101份,终止合同175份,共挽回了村集体经济合同欠款28.8万元,收回土地570.15亩,收回资产价值128万元。向县纪委监委移交线索31件。依托“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的应用,开展农村集体资产监管信息化服务平台应用业务培训会5次,培训人次400余人;截至目前,纳入“陕农经”综合信息监管服务平台监管的村集体经济组织175个,建账数量175个,会计初始化数量175个,上传当年凭证数量2673条,资产资源卡片登记数量7081个,合同登记数量1010份;“银农直联”资金支付管理系统已完成姜村镇8个行政村线上支付流程。(二)进一步规范宅基地管理和审批。根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宅基地和农民住宅建设管理的通知》要求,指导镇(办)完善宅基地审批流程。经排查:16个镇(办)173个行政村,自2021年以来共审批农村宅基地9宗,面积3.34亩。其中2023年2宗,新建1户面积0.3亩、翻建1户面积0.4亩;2024年翻建7宗面积2.64亩。同时对2025年度农村宅基地需求进行了调查统计,农村村民住宅建房需求3356户,建房需求人口12725人,拟新增用地总量832.9亩。(三)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管理。结合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对16个镇(办)逐镇开展培训,明确土地流转备案对象、备案程序、备案步骤。截止2024年11月25日,流转系统内上传业务数量523个,已备案228份,流转面积78513.43亩。三、存在问题。(一)党建工作创新不足,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较为传统,活动内容单一,往往局限于传统的理论学习、文件阅读和会议传达的形式,缺乏新颖性和吸引力,难以激发党员干部的参与热情。(二)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机构缺失,村干部学历普遍为高中毕业,对财务知识知之甚少,对农村集体“三资”平台业务操作流程不熟练,导致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力量薄弱。四、整改措施。(一)加大创新力度,发挥党支部作用,探索党建工作新模式,指导实践,提升党建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警示教育、参观红色基地、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的方式,结合“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工作同步,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二)针对村干部学历普遍为高中毕业,不懂财务等情况,采取多种形式、有计划分期分批开展相关业务培训,特别是财务管理和平台业务操作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使村书记、村主任、村会计(报账员)等相关人员,充分掌握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提升“三资”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五、下一年工作计划。(一)指导镇村规范签订流转合同,强化流转平台管理,进一步推进流转合同的标准化、规范化,强化日常监督管理,通过平台预警,监督土地流转过程,指导镇办重点处置流转合同履行、土地用途等情况。(二)按照《乾县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指导镇村结合实际,通过资产盘活、物业经营、产业带动、生产服务、特色电商、资本运营、合作运营及其他类型等8种模式,因地制宜谋划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积极争取衔接资金支持,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群众致富增收。(三)持续推进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组建,2025年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8家,家庭农场5家。推进2024年社会化服务项目顺利实施、做好2025年社会化服务的申报工作。(四)常态化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依托“陕农经”信息化监管平台,结合《乾县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强力推进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银农直联”应用,确保村集体经济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集体财务收支线上审批、线上支付,从源头上防范杜绝村集体“三资”管理不规范问题,推动“三资”管理环环相扣、闭环管理。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授予农村合作经济工作突出集体单位。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