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兴平市> 兴平市南位镇中心小学

兴平市南位镇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20
单位名称 兴平市南位镇中心小学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实施小学义务教育教学,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小学学历教育(相关社会服务)。
住所 兴平市南位镇陈王村
法定代表人 史保社
开办资金 446.6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兴平市教育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68.99万元 470.49万元
网上名称 兴平市南位镇中心小学.公益 从业人数  32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我校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细心指导下,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实现学校管理规范化、教学管理精细化、德育工作目标化、学校发展特色化。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一、开展主要工作情况1、改善教学条件在上级大力支持下,多渠道争取资金,对南位中心小学的学生饭堂进行了改造提升,安装墙板112㎡、改造地沟1条、内外墙体粉刷280㎡等;对校园宿舍和厕所文化氛围建设进行了细化和提升提升。修建了学校大门,拓宽了消防通道,软化操场3742㎡,铺设教学楼顶防水材料800㎡,消除了教学安全隐患。从而使各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得到了进一步优化,提升了为民服务品质。2、加强过程管理我校精细安排,加强过程管理,分层施教、分类指导,促使我们的优生更优,中等生转优,后进生不断进步。同时坚定“善导好学、生本课堂”课改的信念不能变,坚定课改的决心不能变,继续探索课改的有效途径不能变,有效提高课改质量的追求不能变,积极开展了青年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课堂教学经验交流会、同课异构等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3、强化队伍建设我校以市局“聚焦常规补短板,强化落实提质量”主题活动为主导,立足现代化,抓教学观念更新;立足高效化,抓教学效率提高;立足个性化,抓学生特长培养;立足规范化,抓教学常规提升。大力提高全体教师在课程理念、课程标准、课程设计、教学评价、教学基本功等教学内涵。我校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培训和学习。通过开展教学研讨、教学观摩等活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4、开展特色社团严格落实“5+2”模式,按照“强基固本”“书香致远”和“七彩少年”三大板块,积极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我校坚持从学生兴趣出发,结合学校实际,因势利导,开设了舞蹈社团、合唱社团、葫芦丝社团、啦啦操社团、朗读社团、课桌操社团和泥塑社团等十二个社团组织,丰富多彩的特色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5、拓展乡村教育我校第三课堂充分发挥地域特色,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有力的拓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弘扬中华文明,传承乡土文化,推进课题研究,体现课题成果,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创建特色教学,我校开发编写了兴平本土文化系列丛书、南位中心校校本读本《茂乡汉风》并走向课堂,从走进南位、茂陵风云、乡风乡韵、人杰地灵四个篇章介绍南位的山川地理、自然资源、历史人文、社会经济、文化教育、风土人情,让全体学生了解和热爱、弘扬和传承家乡汉文化。依托校养植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展“种植小能手”活动,并结合自身实际和特色,开设校本劳动课程,结合校内实际积极创新教材,搭建活动项目。组织教师根据现有教材结合四季轮回、品德教育进行整合改编,适度迁移,将德育融入劳动课堂,将课程建设落到实处,为劳动教育的扎实开展提供切实保障。依托比邻西安咸阳大城市地域优势,开展学生外出学习实践活动。我们组织南位辖区内的特殊群体学生,免费去周围大城市的科技馆、自然馆、文化馆等教育基地参观学习。二、社会效益情况1、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校在市教研室组织的多次质量调研中各个学科均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由原来的后进提升到中上游,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秋季招生超额完成,新生数量在所有镇办仅次于东城。五年级总评在全市27所学校排名第12名,镇办中心校排名第3,仅次于东西城。六年级总评在全市34所学校排名第17名,超过所有农村初中六年级。教师成长快速。我校教师荣获上级各部门表彰奖励数项:申报兴平市级课题6个,申报咸阳市级课题3个,申报兴平市“教育之春”教学论文43篇,申报兴平市“教育金秋”教学论文15篇,藏光伟同志在2024年度中小学思政课大练兵市级决赛中荣获二等奖、孟文娟同志在2024年中小学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荣获市级一等奖、冯预博同志在2024年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活动中荣获音乐组二等奖、藏光伟同志创作的《彩墨游戏》在兴平市第八届中心校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活动中,荣获课件项目三等奖。三、存在的问题1、我校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少,缺乏创新,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还不能达到家长和社会的需要及期望。2、地邻县城,留守学生过多,部分学生和家长教育观念陈旧。缺少家庭教育,学生无理想,懒散,厌学,对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够,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3、学校的现代化信息平台还没健全,成果不突出。四、整改措施1、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培养一批在市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名师,切实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2、针对年龄结构不合理,抓好校本教研,在教育教学方法改进上探求适合本校实际的思路和突破口。抓好“高效课堂”的研究与实践,大面积推行高效课堂,不断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继续改善办学条件与环境,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可靠的物质保障。五、下一步工作计划1、规范测试考查工作,月考、期中、期末测试要与单元测试科学融合,尽量减少考试次数,降低考试的难度,考试不排名,不搞优差生的评定。测试后要做好跟踪分析工作,增强测试的学生自我评价功能,继续探寻学生素质评价的标准,使测试工作成为推动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利手段。2、坚持学情调研反馈,通过课堂反馈、家长—学生—教师联系、学生座谈会、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情况,反馈情况做到及时落实。3、充分发挥常规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的检查、指导、评价作用,实施全程管理,做好开学初检查、期中检查、期末检查等重点的检查评定工作,全面做好教学质量的监测,为教师业绩考核工作准备可靠的数据。4、要强化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意识,以规范教学常规为研究重点,以课堂教学案例分析为主要形式,从教学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要坚持每周一次教研组说—授—评活动。学科教研活动要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要有计划、有专题、有要求、有效果、有总结,教研组活动每学期不少于12次。以组为单位结合教研组说—授—评活动开展一次课例式校本教研活动。5、以课题研究为依托,以优质课、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为载体,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案例研究,努力形成具有实践意义的研究成果。五月份开展一次全校教师基本功比赛活动。继续加强校本教研组织建设,强化以备课组为基本单位的校本教研组织体系,健全备课组的校本教研功能。深化组级科研课题的研究,搞好旗级科研课题研究实验。6、做好基础年级和毕业年级的管理工作。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班级配置。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保证学生的稳定,使之对学科课程产生较浓厚的兴趣,杜绝学生的厌学心理的产生。做好六年级毕业班的管理,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方法,既加强对优等生与差生的指导更突出中等生发展与提高,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切实加强毕业班级日常教学、重点监测、复习教学管理,组织教师参加旗教研室举办的研讨会。7、抓好“培优扶差”工作“培优扶差”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教学中要坚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兼顾两头,带动中间”的教学原则,有计划地开展学科特长生的培养和学困生的辅导工作,采取一定的跟踪和考评措施,把此项工作真正能落到实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