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乾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13
单位名称 乾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困难职工提供帮扶救助。负责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和法律咨询服务,帮助困难职工再就业。对生活难以维系的特困职工实施紧急生活救助。参与职工群体事件的调查处理和信访接待工作。
住所 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城关街办东大街83号
法定代表人 强艳峰
开办资金 4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总工会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44万元 13.0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我单位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总工会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困难职工送温暖及日常生活救助活动。困难职工精准帮扶。深入开展困难职工家庭走访调研,建立管理档案,涵盖职工家庭收支、致困原因等信息,精准识别困难程度与需求类型。春节期间,为让困难职工感受到党和政府以及社会的温暖,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节日,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精心组织了慰问活动。春节慰问困难职工55人,发放慰问金5.5万元,为他们送去了饱含深情的关怀与温暖;生活救助专项帮扶了4人,发放救助金2万元,巩固了对这部分职工的帮扶延续工作;发放日常生活救助金14万元,惠及102户困难职工家庭,有效缓解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经济压力,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份保障与希望。。二、医疗救助活动。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秉持着精准帮扶的原则,经严格审核筛选,共为2名符合条件的困难职工提供了医疗救助金。这两名职工在疾病的折磨下,家庭经济状况捉襟见肘,医疗救助金的及时发放,犹如雪中送炭,共计1万元的救助金极大地助力他们减轻了医疗负担,缓解了燃眉之急,也让他们在与病魔斗争的道路上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支持,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三、金秋助学活动。深入了解困难职工家庭子女的就学需求,经严格审核评定,精准锁定20名因家庭经济困难面临入学难题的学子,为这20名困难职工子女发放了共计6万元的助学金,有效缓解了困难职工家庭的教育负担,助力学子们怀揣梦想,顺利踏入校园,为他们的学业之路点亮希望之光,也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贡献了积极力量。四、就业援助活动。就业扶持推进。联合县相关部门举行2024年“春风行动”招聘会1次,活动期间,前来求职的人员络绎不绝,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返乡农民工带着对家乡发展的期待,就业困难人员满怀着重新开启工作生活的希望,纷纷来到现场寻找机会。据统计,共有486人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这一成果切实为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实现职业理想的契机,为返乡农民工搭建了在家乡就业增收的平台,为就业困难人员送去了生活的希望,有效帮助这些重点群体实现了高质量充分就业。同时,也极大地缓解了企业的用工压力,多渠道保障了企业用工需求,为当地经济的稳健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为实现稳就业、促发展的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开展“下岗失业困难职工再就业技能培训班”1次,培训班紧密围绕家政服务这一具有广阔就业前景的行业展开,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精心设置课程内容。培训涵盖了家政服务员、月嫂、育婴员以及护理员等家政服务领域的重要岗位。在培训过程中,特别邀请了经验丰富、资质深厚的专业讲师授课。这些讲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还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复杂的专业知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授给学员。培训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和模拟操作,让学员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各项技能。共培训下岗失业人员50人次,经过系统的培训,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得到了显著提升,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许多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凭借所学技能顺利在家政服务行业实现了再就业,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改善,重新找回了生活的信心。五、职工心理健康帮扶活动。积极组织协办以“自我成长与发展”为主题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1次,业内资深的心理学专家担任主讲人。专家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专业知识,运用生动形象的案例、幽默风趣的语言,深入浅出地为职工们讲解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及成因。讲座内容涵盖了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压力应对等多个与职工日常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方面。参加人员共计120余人,通过此次讲座,不仅让困难职工们深入了解了心理健康知识,更有力地提升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掌握了应对生活挫折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增强了心理调适能力和抗压能力。六、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县困难职工援助中心成效显著。发放救助金保障困难职工基本生活,提供医疗救助解看病难题,开展金秋助学助子女入学。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参加家政服务技能培训,多人经培训实现再就业。举办心理健康讲座,120余人参与,提升职工心理素质。这一系列帮扶获农民工和困难职工好评,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使大家以更积极状态投入生活工作,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添力。七、目前存在的问题。1.资金短缺问题较为突出。资金作为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开展各项帮扶工作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援助中心面临着救助资金有限与困难职工数量众多的矛盾,这一矛盾严重制约了困难职工救助工作向更深层次、更广范围推进。有限的资金难以满足众多困难职工多样化、个性化的帮扶需求,使得一些帮扶措施无法得到充分落实。2.业务工作认知和交流存在不足。在援助中心的业务工作方面,部分工作人员对业务的认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对于一些新的帮扶政策、帮扶方式以及困难职工的实际需求把握不够精准。同时,与各县区援助中心之间的交流沟通还不够充分,未能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实现经验共享、取长补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八、整改措施。1.解决资金不足与困难职工多问题。一是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整理详细的资金需求报告和困难职工现状分析,向上级部门反映,争取加大拨款力度,提高对困难职工救助资金的投入比例。二是精准帮扶,优化资金使用:建立完善的困难职工评估体系,精准识别困难程度,优先救助特困职工。对救助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避免资金浪费,提高有限资金的救助效果。2.加强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与沟通交流。一是开展针对性培训:制定系统的业务培训计划,包括法律法规、政策解读等内容,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或资深从业者进行授课,提高工作人员对援助业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二是建立交流学习平台:与其他县援助中心工作人员建立线上交流群,实时分享工作中的问题和经验。定期举办线下交流活动,如季度业务研讨会或工作经验交流会,促进相互学习。九、下一步工作打算。在新的一年,困难职工援助中心将持续发力,更好地履行职业介绍和提供法律咨询的职责。一是加强与法律部门的协作。进一步深化下基层开展法律援助活动,计划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联合下基层行动,深入到职工集中的区域和企业,为困难职工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针对常见的劳动纠纷问题,如拖欠工资、工伤赔偿等,制作专门的法律宣传手册,在基层发放,增强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二是优化职业介绍工作。与更多用工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每季度开展一次企业用工需求调研,全面了解企业用工的数量、类型、技能要求等情况。根据调研结果,建立企业用工信息台账,同时完善职工求职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的职业介绍匹配,提高职业介绍的成功率,帮助更多困难职工找到合适的工作。三是开展针对性培训。根据企业需求和职工技能现状,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技能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提升职工就业竞争力和法律素养。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