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西安市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西安市干部人才培训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干部人才提供培训研修和服务保障。参与人才发展规划制定·重大人才工程实施·国家吸引集聚平台建设·人才服务载体建设运营及指导;人才研修培训·对外交流·人才活动·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人才数据平台运维·干部短期培训、考察交流·组织开展在职干部继续教育、学历教育。(涉资质或执业许可事项,须取得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 |
住所 | 西安市凤城八路99号 | |
法定代表人 | 王楠 | |
开办资金 | 99.86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中共西安市委组织部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6.92万元 | 53.84万元 | |
网上名称 | 无 | 从业人数 6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度,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业务开展情况(一)筑巢引凤,持续优化人才服务阵地一是发挥阵地效能。指导人才集团在院士驿站开展院士聚长安·共谋发展新质生产力、院士领航讲堂等高端人才沙龙活动31场次,邀请徐宗本、房喻、陈世卿等20余位国内外院士为高校院所、重点企业提供专业指导,进一步发挥院士驿站汇聚要素和高端引领作用。二是拓展服务范围。将院士驿站服务范围拓展至C类以上高层次人才,有效满足不同层次人才服务需求。今年以来,累计为李言荣院士等169批913人次高层次人才及其团队的康养研学等提供服务保障。三是搭建交流平台。在西安青年人才交流活动中心组织开展青年人才沙龙、现场教学等活动19场,成功举办望长安·才闪耀2024年西安市大学生就业创业交流座谈会,进一步拓宽青年人才沟通交流渠道。(二)用心用情,全方位做好院士服务保障一是健全服务体系。持续完善联系服务院士专家制度,加强常态化沟通联络,适时向院士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主动征询意见建议,发挥院士在资政建言、创业创新等方面作用,为我市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二是开展走访慰问。不断深化与院士专家的情感交流,在春节期间组织市级领导开展新春走访慰问活动,为69名驻我市两院院士送去新春祝福,对他们长期以来为我市高质量发展所做的突出贡献表示衷心感谢。三是精准对接需求。根据院士个性化需求,提供贴心文化观演服务。今年以来,先后邀请张卫红、窦科峰等8位院士及其家人观看剧院演出37场,获得院士专家一致认可。在院士生日之际,安排专人上门送上生日贺卡和鲜花,致以崇高敬意和美好祝福。四是创建载体平台。指导人才集团推进西安人才馆展陈素材征集工作,深度聚焦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卓越人才群体,全方位挖掘并生动展示他们的成长轨迹以及突出贡献,努力将其打造成集西安人才成果展示、青年科普教育以及产学研对话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三)多措并举,精心打造人才工作品牌一是赋能人才发展。组织全市50名人才工作者前往苏州开展学习培训,拓宽工作视野。举办组织系统新任职干部培训班以及新提拔处级干部延安精神专题培训班,累计培训人数达90余人。组织全市40余名高层次人才赴深圳改革开放干部学院开展国情省情研修,进一步强化对人才政治引领,激发创新创业热情。二是凝聚人才力量。举办“望长安·人才迎新春”新年团拜会,全市高层次人才代表及重点人才企业代表共计300人参加。举办“望长安·人才杯”羽毛球交流赛,全市各高校院所、重点企业以及各区县、开发区,共计44支队伍、500余名羽毛球爱好者参与。联合市工信局举办西安市低空经济人才与产业发展交流暨飞行应用展演活动。特别是举办“望长安·致敬人才”迎新年音乐会,邀请20余位驻市院士和团队、各行业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和青年人才代表、各级人才工作者共1300余人参加,营造尊才爱才重才的浓厚氛围,受到广泛好评。三是加强品牌建设。有序开展“望长安·人才服务月”系列活动70余场。同时,结合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策划开展“百千工程”遇见“榴才林”、“望长安·才聚中秋”等特色活动,有力推动各领域、各行业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四)延伸服务,加强协会日常工作指导指导人才协会成立功能型党委,确保协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政治方向。指导协会制定《西安市人才协会五年发展规划》《财务管理制度》等规章制度,确保运营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指导协会成立新能源新材料、低空经济等19个专委会,推动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融合发展。指导协会开展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政策宣讲等活动10余场,上线“梧桐树科转”微信小程序,助力科技成果精准对接、就地转化。指导协会创办内刊《西安·才悦》,首期印制5000册,进一步丰富人才沟通交流的渠道与形式。社会效益2024年,人才发展服务中心贯彻落实“人才强市”战略,聚焦人才服务工作主线,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服务阵地不断优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工作品牌逐步凸显、交流平台提升拓展,“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氛围日益浓厚,推动我市人才工作取得新成效。存在问题回顾过去一年,中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人才服务精准度还有待提升,对人才信息数据缺乏深度分析,对高层次人才个性化服务还不够;合作机制协同性还不足,指导协会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合作深度不足,助力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较低,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进一步探索解决的问题。下一步打算新的一年,中心将牢固树立全天候、全方位、全过程的人才服务理念,不断推进人才服务精准化、系统化、标准化建设,让各类人才在西安潜心研究、专心创造、安心生活。一是紧扣职能,提升工作实效。聚焦驻市院士工作、生活、科研等方面需求,进一步创新服务举措,积极排忧解难,优质高效做好联系服务工作。制定干部教育培训班次计划,扎实做好各项保障工作,有序组织实施。开展高层次人才国情省情研修,做好高层次人才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二是丰富载体,擦亮服务品牌。指导人才协会充分发挥延伸触角作用,紧贴企业需求和人才期盼,重点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创业支持、人才培训提升、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持续强化阵地建设、整合服务资源、延长服务链条。三是夯实基础,加强自身建设。创新学习载体和形式,持续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持续推进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组织生活各项制度,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同步提升。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绩效情况:考核结果待定。2.受奖惩情况:无3.涉及诉讼情况:无4.社会投诉情况: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