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陵管理处

乾陵管理处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08
单位名称 乾陵管理处
宗旨和业务范围 文物保护、旅游开发。乾陵文物保护、整修和管理;乾陵旅游开发、对外开放;爱国主义教育;乾陵文化资料收集、整理和研究;乾陵旅游安全、市场秩序和环境卫生管理。
住所 乾县城关镇永泰公主墓院内
法定代表人 王涛
开办资金 32134.1万元
经济来源 自收自支
举办单位 乾县人民政府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2134.1万元 32169.8万元
网上名称 乾陵管理处.公益 从业人数  507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乾陵管理处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于2024年9份变更法定代表人及开办资金,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全力冲刺5A级旅游景区创建。为确保乾陵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组织召开了多次领导小组推进会和现场办公会,根据省、市、县领导及专家的检查指导意见,下发了10次整改任务文件和3个补充任务清单,全年共完成了13轮整改提升工作任务。同时,与县委督查室联合进行督导检查,整理出问题清单10份,并完成了多轮整改。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进京、赴省市专题汇报乾陵5A创建工作进展情况,并根据指导意见及时查漏补缺,进行整改提升。此外,强化了景区工作纪律和服务质量的检查力度,聘请了第三方暗访公司进行暗访,以严肃工作纪律。二、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策划包装了2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6亿元;完成了3个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投资总额1.5亿元。此外,完成了18个总投资3480万元的重点项目,包括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厕所、智慧景区等建设项目。同时,推进3个总投资1100万元的重点项目,包括大陵华表处公厕提升改造工程、乾陵智慧景区二期建设工程等。扎实推进了10个总投资5800万元的文保项目,包括乾陵司马道西侧边坡防护、乾陵述圣纪碑无字碑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等。三、恪守保护原则,提高文物管理效能。完成了《乾陵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实施方案》初稿,对乾陵61蕃臣石像进行了扶正加固方案修改完善及备案,并完成了缪子(μ子)成像技术乾陵应用研究项目装置的运行维护。同时,与陕西省文保院联合启动了38件三彩类文物修复工作,并开展了三彩烧制技术及工艺研究。此外,完成了永泰、章怀、懿德三墓小龛、石门、石椁说明牌的制作及安装等工作。先后参加了武则天诞辰1400周年及学术研讨会等6场次活动,并完成了《公众服务、社教项目拓展和配套教学教材开发项目》设计方案初稿。同时,与多所高校签订了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协议,实现了资源共享共建。四、拓展推广手段,增强乾陵知名度。举办了第三届“乾陵杯”海内外书法绘画篆刻大赛颁奖仪式暨获奖作品展、乾陵摄影作品专题展等活动,并通过官方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完成了乾陵官网的升级改造和广告画面的更换等工作。此外,成功举办了秘境乾陵摄影展等活动,并发布了《大乾陵之歌》,获得了多个奖项。承办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全国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专题培训班等活动,搭建了广泛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五、创新推广策略,释放发展新动能。与350余家旅行社签订了旅游参观协议,并向县境内各大酒店投放了景区宣传资料。同时,举办了5.18国际博物馆乾陵主会场、5.19中国旅游日等系列宣传活动,并参加了多个主题宣传活动,如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等。此外,与湖南万事达公司合作新增了3款乾陵文创商品,并完成了乾陵博物馆AI数字眼镜合作旅游体验产品。六、提升管理,塑造高效团队。下发了多份文件对服务质量、重点项目等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奖惩措施,并强化了工作纪律规范景区管理。同时,举办了多场业务培训活动,如公文撰写人员、讲解员等培训,并派员参加了多个专题培训。此外,修订了三项机制、员工手册等制度,并邀请了专家进行唐文化知识专题讲座。七、强化安全观念,加固景区安全屏障。加强了文物巡查力度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人防、物防、技防巡次,做好隐患排查工作。同时,与各部门签订了《安全目标责任书》并开展了多次文物库房安全检查和考古巡查等工作。开展消防培训应急演练,并完成了全景区消防器材的换粉和重点区域消防器材的新增更换工作。此外,与多个县级部门联合巡查和执法对影响景区经营的违法行为进行了严厉打击。八、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管理处荣获多项荣誉。在国家级层面,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乾陵博物馆在第六次博物馆运行评估中获“优秀”评级,同时,“探索大唐盛世感悟中华文明——乾陵优秀历史文化宣讲系列活动”在全国文博社教案例宣传展示活动中荣获创新案例奖。在省级荣誉方面,获得了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第五届文化创意产品评选二等奖”,省文旅厅授予的2023年度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以及共青团陕西省委等多部门联合授予的“陕西省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单位”称号。市级荣誉方面,荣获市妇女联合会“巾帼文明岗”称号,市总工会等多部门联合颁发的“中国梦•劳动美”咸阳市首届企(行)业歌曲职工合唱大赛优秀创作奖和优秀奖,以及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组委会授予的“2024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博览会优秀组织奖”。此外,还获得了县高质量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和县组织部授予的“2023年度重点项目工作优秀单位”称号,以及县文明委授予的“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先进单位称号。2024年,共接待游客116.2人次。其中,持票游客42.5万人次,与2023相比增加53.4万人次,同比增加85.15%;门票收入3152.5万元,与2023年相比,减少56.5万元,同比下降1.8%。九、目前存在的问题。一是旅游“六要素”供给不足,缺少吸引游客的文旅融合项目。二是游客中心停车场车位不足,需扩建以满足5A创建要求。三是景区周边环境和交通线路不畅,需尽快打通相关交通网。十、整改措施。一是加大对文创、文旅产业的投入,开发更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旅融合项目。引入乾陵VR数字体验项目,提升游客的体验感和参与度。二是加快推进游客中心生态停车场二期建设进度。三是加大景区道路改造提升、游客中心与新312国道连接线等项目建设力度,为游客提供优质便捷的交通组织游线。十一、下一步工作计划。1、冲刺5A创建,誓夺乾陵5A景区招牌。做好迎检资料收集、整理、上报工作;开展乾陵5A创建回头看,在景区内常态化进行自检自查,重点抓好景区旅游服务的关键点位、基础设施、服务质量等方面的工作。2、推进项目建设,驱动景区高质量发展新跨越。策划包装专项债券项目1个、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5个、文旅补助项目2个、固定资产投资入库项目10个;推进下宫遗址、大陵中台花园和唐乐宫等文旅融合项目招商引资工作;与华城控股EOD项目组对接重点推进武则天大剧院、乾陵星级酒店、守陵人居、乾陵数字影院、乾陵水库室内外演艺等项目相关工作;完成乾陵述圣纪碑、无字碑保护性设施建设项目;启动乾陵东西鹊台遗址环境整治工程前期施工图编制、土地流转等工作;启动实施永泰公主墓墓道保护、乾陵三门遗址环境整治项目;加快乾陵司马道西侧边坡防护项目用地协调工作,力争4月底开工建设;启动唐乾陵陵园内城墙四角阙楼遗址保护展示工程项目、乾陵陵园内墙保护展示项目(一期)、乾陵陵园西门保护展示项目设计方案编制工作;计划实施乾陵六十一蕃臣石像基础加固项目。3、坚守文物保护,提升工作质量。完成乾陵石刻保护项目方案上报、资金申请工作;完成乾陵博物馆馆藏壁画保护修复项目收尾工作;及时收集《缪子(μ子)成像技术乾陵应用研究》数据,推进相关工作;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乾陵博物馆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实施方案;继续与省文保院开展馆藏唐代三彩类文物的修复工作;配合省考古研究院完成移交文物信息采集工作;完成乾陵保护总体规划解读暨文物保护法普法宣传培训工作;启动实施乾陵懿德太子墓陈列展示项目、馆藏文物等级鉴定工作。4、讲好乾陵故事,深挖历史文化。启动实施公众服务、社教项目拓展和配套教学教材开发项目;开展中国传统节日、乾陵优秀历史文化“六进”、“大唐时尚之丽彩唐装”等教育项目,研发设计《乾陵考古》研学课程;完成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举办《乾陵历史文化大讲堂》不少于4次;完成《咸阳文物精华展》《陕西周秦汉唐文物精华展》外展工作;与陕历博合作完成“周秦汉唐陕西文物精品展”澳门特展;完成《乾陵志》编撰工作;推进《乾陵文化研究》16期编辑出版工作;完成《乾陵优秀历史文化教育读本》出版工作。5、丰富宣传手段,提高景区收益。创新研发3款乾陵文创商品,力争突破年销售收入100万元的经济目标;积极参加各类旅博会、推介会;坚持每月开展一次文旅宣传活动;积极谋划5·19中国旅游日宣传促销活动;在周边省份旅游客源地进行现场推介;丰富乾陵景区宣传资料的种类,吸引游客眼球;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平台及自媒体,创新宣传形式;通过高铁站、机场、汽车站、单立柱广告牌等多种形式,加大平面媒体宣传力度。6、构建高效团队,提升职工素质。积极做好12306旅游投诉平台、市民热线、电话投诉处置工作,快速高效解决问题;开展讲解员、售票员、检票员等一线面客岗位员工服务培训,有力提升服务质量;完成内部三定方案、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推进纳入全额事业管理工作,实施事业身份人员社保转移工作;完成专业技术人员公需课、专业课培训学习、在岗人员学历提升工作;强化内部管理,严格考勤、请销假制度,维护队伍稳定性、提升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7、巩固安全基础,确保景区平稳发展。做好全景区旅游、消防、防汛、文物、交通、森林防火等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全年安全生产零事故;与各部门及相关专业人员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明确安全责任;委托联系专业维保公司对消防系统、监控系统进行定期维保;聘请第三方公司编制管理处安全预案;全年开展消防、应急演练2次,安全员培训2次;联合旅游警察大队适时开展安全综合大检查不少于6次;为16名文保员购买人身意外保险;培训12名中级消防控制室操作员,坚决筑牢安全屏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被中国文物报社等机构联合评选为“全国文博社教宣传展示活动创新案例”;被共青团陕西省委、省发改委等多部门联合授予“陕西省青年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单位”;被省文旅厅授予2023年度“陕西省文化和旅游系统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市总工会、市委文明办联合授予“中国梦·劳动美”咸阳市首届企(行)业歌曲职工合唱大赛“优秀创作奖”;被市妇女联合会授予“巾帼文明岗”等。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