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乾县> 乾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乾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7:04
单位名称 乾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协调指导,咨询服务。收集企业发展动态信息;承担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维护和管理,推进创业辅导、信息咨询、科技创新、融资担保、法律维权、市场开拓、管理咨询等服务工作;组织开展人才交流;加快科技项目产业化推进服务等工作。
住所 乾县城关街办文前巷1号政府大院
法定代表人 任博
开办资金 10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乾县工业和信息化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2万元 8.32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8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乾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在县工信局的指导和支持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主要业务开展情况。一是政策服务精准推送。印发《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重点工业企业》《县级领导走访“五上”企业》等相关措施方案,常态化开展“政策找企业”,截至目前,为企业解决市级领导走访困难问题5起,县级走访困难问题16起,完成率、满意率100%。依托“陕企通”平台,上传惠企政策58条,全市排名第二,注册企业及个体户5361户,注册量全市排名第四;建立诉求响应服务群,搭建“一站式”民营企业服务平台,为企业解决困难问题15个,办结率100%。多次跑省赴市,为14户纺织企业和翼华医用棉、咸阳彩印等项目解决了用地、水、电等问题,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二是融资服务多元拓展。积极落实国家各项红利政策,截至11月底,为93户企业累计拨付各类奖补资金1614万元,省级33户1020万元,市级22户350万元,县级38户244万元。加强与市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合作,深入华通机电、银华纺织、NAM、桢龙航空、道明尼、中涂联等企业,通过逐一对接,了解企业融资需求,宣传解读融资政策,切实为企业解决贷款难、融资难问题。三是转型升级增添动能。2024年包抓市级技改项目5个,已全部入统,总投资1.64亿元。总投资4890万元的精梳紧密纺纱生产线项目、3000万元水性环保涂料制造生产线项目、2060万元翼华特宽幅医药用布扩建生产线项目、1800万元的6.5万锭精梳紧密纺棉纱生产线升级改造项目、4600万元的万吨智能液态羊乳生产线扩建5个项目已投产达效。雅尔艾汉服基地在雅尔艾开业运营。银华纺织总投资1800万元的银华慧纺云已完成,进一步提高了车间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水平。截至目前,全县共建立产学研合作模式企业8家,转化科技成果21项。四是规模培育激发活力。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做强做大龙头企业,打响好产品、好品牌,在企业主体上多元突破,华通机电“专精特新”小巨人资料已上报待批;高科管道、高科铝材、海龙复合、华铁氟、科力特5户企业市级“专精特新”成功获批。建立育新纳规动态资料库,筛选一批去年纳税靠前的企业,实施动态监控,及时解决困难问题;中拓筑工、铖达易初、玺源顺富、鼎信钢结构、晟唐铝业等7户企业已纳入规模以上企业。2024年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高新技术企业12家,目前累计达到40家。华通机电、高科管道、高科铝材、海龙复合等20户企业完成研发投入1.53亿元,研发项目84个。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是人才培训量质齐升。根据企业需求,定制化开展各类培训课程10期,培训企业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1500余人次。培训内容涵盖企业管理、技术创新、安全生产等多个领域,邀请业内专家进行授课,采用理论教学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为企业培养了一批高素质的经营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提升了企业整体竞争力。二是市场开拓成效显著。组织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和经贸洽谈活动60次,参展企业12家,帮助企业拓展市场订单金额达1亿元。通过参加展会,企业不仅展示了自身的产品和形象,还加强了与同行业企业的交流与合作,获取了更多的市场信息和商机,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三、存在的问题。一是服务资源整合不足。虽然与部分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专业服务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但在服务资源的整合利用上还不够充分,存在信息沟通不畅、服务协同不够紧密等问题,导致服务效率和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企业需求调研不够深入。在开展各项服务工作过程中,对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调研还不够全面、深入和精准,部分服务内容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影响了服务的效果和企业的满意度。四、整改措施。一是加强服务资源整合与协同。建立健全服务资源整合协调机制,加强与各合作单位的沟通与协作,定期召开服务资源对接会,共享信息资源,实现服务协同。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功能,整合各类服务资源,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二是深入精准调研企业需求。完善企业需求调研机制,采取定期走访、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深入了解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实际需求和困难问题,建立企业需求数据库,并进行分类梳理和分析研究,为制定针对性的服务计划和措施提供依据,确保服务工作精准对接企业需求。五、下一步工作计划。一是抓职能,紧盯各项指标完成。紧盯时间节点,紧盯指标分析研判,进一步明确任务,量化指标、强化支撑、细化措施,扩优势、补短板,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紧扣“12385”发展思路,聚焦高质量发展目标、三措并举,着力发展工业支柱产业,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94亿元,增速7%以上。二是抓实效,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围绕全县核心资源优势,瞄准带动性强、经济效应好、工业装备先进、上下游连接的核心项目,谋划投资2亿元以上项目1个,1亿元以上项目2个,并与产业链企业积极沟通,根据政策、市场等因素动态调整,抓存量、促增量、扩总量。三是抓核心,提质培优多元突破。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打响好产品、好品牌,在企业主体上多元突破,力争培育昌升通、吉美莱等4户企业为“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雅尔艾、人科机械2户企业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鼓励华通机电、高科管道、高科铝材、海龙复合等20户企业研发投资2亿元以上,新产品研发90个以上,研发活动企业占比40%。积极跟进未来尖端、皖能环保、唯嘉实业等6户企业,力争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户以上。四是抓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用好用实“四个一批”管理机制,有效推进县级领导和部门包抓重点工业企业工作,全力解决企业生产经营急难愁盼,确保企业运行平稳。加强对“创新强、亩产高、节能好、减排多”企业的支持,持续推进“亩均论英雄”综合改革,促进亩均效益不断提升。切实简化办事流程,协调解决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保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