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合阳县地下水监测站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宗旨:为地下水资源开发提供技术支持与管理保障。业务范围:贯彻落实中省市有关地下水资源监测和地下水取水工程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为全县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提供服务。全县地下水监测站网、监测设施和信息化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全县地下水水位、水温、水质等有关水文监测工作,收集、审查和汇编地下水资料,全县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地下水开发利用规划的拟定工作,开展地下水科学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机井灌溉技术和节水技术,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地下水资源提供技术指导,管理辖区内所属钻井队、并对本辖区内进行施工的钻井队进行施工管理。全县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和监督工作。 | |
住所 | 合阳县南大街金水路32号 | |
法定代表人 | 曹耀 | |
开办资金 | 134.76万元 | |
经济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合阳县水务局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37.17万元 | 132.76万元 | |
网上名称 | 合阳县地下水监测站.公益 | 从业人数 18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紧盯目标任务,完善地下水管理现状:一是理念明显转变。我县地下水水资源短缺,地下水是保证城乡供水安全的重要水源,找水打井、大力开发一直是地下水工作的主题。但随着地下水环境问题凸显,生态文明建设深入人心,地下水问题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关心重视,加强地下水保护管理呼声日趋高涨。二是法规不断健全。省人大颁布实施了《陕西省地下水条例》,省政府修订颁布了《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省水利厅印发了《陕西省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办法》和《陕西省地下水监测工作规则》两个《条例》配套制度,标志着地下水保护管理法规制度体系基本建立,确立了以县为主体,负责的地下水保护管理体制,确定了规划管理、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等等一整套地下水保护管理措施,为地下水保护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依据。三是监测能力提升。监测内容项目由单纯的水位监测转变为水位、水质全监测,水质监测达到了每年一次。监测对象区域由重点对农业灌区监测转变为农村、城市全监测。监测手段方式由单纯的人工监测正在向自动监测、自动传输转变,通过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建设和省级地下水监测站改造,全县自动监测站达到13处。四是在新时期,地下水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需加强建立国家地下水站网和地下水监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对矿产资源开采、地下水工程建设疏干排水、需要取水的地热能开发利用项目的监管措施。已成为水文地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仅国家和省级地下水监测站我县就达到14处,监测站点密度大幅提升,为准确分析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奠定了良好基础。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1、监测主要工作完成情况:一是按照地下水监测规定,每月二次下乡完成全县9眼省、市、县级人工监测井的实测数据、每天完成我县9眼国家级监测井反馈数据的摘录、整理、汇总。以及水位监测资料的收集、校核、复核工作,并按时上报市监测中心。人工监测点全年共累计完成监测次数1864余次,积累数据1.6万余个,国家级监测点全年累计完成监测数据2.3万余个。二是落实了国家级监测井看护工作,并制定了相应的看护职责制度以及签定了看护协议。三是利用3月22世界水日,印发宣传单千余份,并在县城醒目街道按装了4个灯箱对《地下水条例》及《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办法》进行宣传,提高社会知晓度。四是投资26万元,对我县7眼水利部重点监测井修建了监测井台、井筒。其中对2眼受损的监测点平政百里村、和家庄井益坡村监测井因井底塌方,不能监测,进行了新建,从而保证我县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2、地下水取水工程完成情况:一是根据《陕西省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以及《渭南市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局党委决定将专项整治专班办公室设在我站,并由我站具体实施,按照要求我站编制了《合阳县地下水取用水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并按时完成了第一阶段的摸排、核查、登记、上网录入工作,共登记录入数据845眼,以及第二阶段完成174眼退出、封废整改工作。二是整改完善了审查组反馈的我县地下水取水工程无备案管理档案、报废的地下水取水工程管理不到位工作;三是在地下水取用水专项巡查时发现4处违法开采取用地下水的城关镇西卓子煤矿开采队、金峪镇雁村开采队、王村山阳开采队、同家庄如意村开采队,并制止了违法行为,并将案件移交了执法股。四是配合水政执法大队关停县域机井65眼,并录入登记入册。三、监测成果转化1、通过监测数据分析,发现我县甘井镇西阳村、休里村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对此不正常情况,我站高度重视,多次与县级、市级专家进行研讨、分析了该区域水位下降变化原因,并对该区域实施了24小时监测,且及时上报水务局党委,并向甘井镇政府发了地下水水位下降警示函。防止地下水的持续下降,导致地层断裂、地面沉降、污水的渗入,从而影响市对县政府的最严格水资源考核。2、按照本年度地下水监测数据实测录入数据成果转化,编制了《地下水监测研究成果报告》、《水情通报》等工作,为涉水单位及地下水资源开发提供了数据支撑。获奖情况2024年在监测室全体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我站获得了全省监测业务能手渭南地区唯一“先进监测室”荣誉称号。五、经济效益地下水监测工作是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有效保护、合理开发意义重大,在保障城乡居民生活、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合理利用和管理有限的地下水水资源和掌握地下水动态变化,为城市建设规划、水利建设规划、抗旱、除涝、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提供地下水信息和服务,为政府部门决策涉水问题提供科学依据,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及地下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提供全面服务。搞好地下水监测工作及监测资料成果分析工作至关重要。做好监测工作也是为遏制水生态恶化,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六、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监测设备陈旧、技术手段落后、监测井老化失修坍塌报废严重、未有独立的产权。二是监测井布设还不够完善,例如金峪、百良、同家庄、黑池四个镇和七个水源地都没有布设监测井,所以新增监测井刻不容缓。三是地下水管理问题较为严重,因管理机制而形成的管理漏洞造成了地下水大规模无序开采,引发了我县区域性地下水水位下降严重,好多地方出现井泵吊空现象,个别地方已逐渐形成区域下降漏斗、道路下沉现状,因此;地下水取工程合理规划、封停、回灌、观测、户籍化管理、水文资料采集已至关重要。进一步强化落实《地下水条例》主体流程,建立地下水取水工程信息化平台,实行一井一户籍管理迫在眉睫。四是历史遗留问题较多,给单位正常运转带来困难。七、改进措施和工作计划当前,全县地下水监测工作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2007年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再次强调水文机构应当加强水文站网的统一规划和水资源的动态监测工作。水利部为切实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于2007年6月成立了“水利部地下水监测中心”。今年初,水利部再一次下发了《关于加强地下水监测工作的通知》从加强机构建设,明确工作重点,增加经费投入,做好资料整理分析和信息发布工作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地下水监测已越来越受到各级政府和领导高度重视,也迎来了十分有利的发展机遇。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井网建设和更新改造步伐。针对目前我县地下水监测井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现状,要把加强全县地下水监测井网建设和更新改造作为重点,通过示范带动,加快建设步伐。根据监测需要和规范要求,合理规划布局,重点加强地下水超采区、供水水源地、生态脆弱区以及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重点区监测井建设。积极争取《黄河流域地下水监测站网改造工程》、《陕西省重点市、县地下水监测站网改造工程》的立项实施,同时要加强同水利厅、水利部的联系,积极争取国家级地下水监测站网建设试点工作在我县开展。2、加强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监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积极适应信息社会对地下水监测工作的要求,加大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建设力度,开发引进新技术、新设备,逐步改变目前人工监测、监测数据不准、资料报送不及时等问题,实现向自动监测的转变,达到实时监测。充分发挥《合阳县地下水信息网》、《合阳县地下水监测信息系统》的作用,实现地下水监测数据的及时传输、资料共享,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地下水监测信息。3、加强地下水科学研究,开展好区域监测工作。地下水监测的目的就要利用监测数据分析研究解决水资源管理中的实际问题,不能仅停留在监测数据的收集、积累上,必须重视监测成果应用,加强科学研究,拓宽服务领域。利用监测资料,针对一些地区因地下水开采、污染引发环境地质问题,开展分析研究。(例如:城关镇水车头村、和家庄镇井益村、甘井镇镇政府以北)要把地下水超采区、供水水源地、生态脆弱区以及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重点区作为地下水监测的工作重点,加强对地下水污染、地表水地下水转化规律以及地下水限采、压采等地下水位恢复引起的生态环境评估等问题的监测、分析和专题研究。继续开展好“沿合重要乡镇地下水监控工作”,关注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管理中的重大问题,做好对城区、水源地、甘井镇以北受水区地下水监测工作,对可能出现的一些地下水生态环境问题进行预测预报及分析评估,为政府在地下水超采、县区域旱情控制等宏观决策中提供依据;大力加强甘井镇以北地下水监测工作,完善该区域地下水监测井网布局,做好地下水水位回升地下水监测及科学研究工作;加强我县县城、工业园区、水源地地下水监测工作,做好地下水监测及其可能出现的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分析研究等工作;加强对甘井镇机井灌区地下水超采区的地下水监测工作,开展科学研究,为指导当地农业生产提供基础依据。监测内容项目由单纯的水位监测转变为水位、水质全监测,水质监测达到了每年一次。监测对象区域由重点对农业灌区监测转变为农村、城市全监测。监测手段方式由单纯的人工监测正在向自动监测、自动传输转变。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