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名称 | 商洛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 |
宗旨和业务范围 | 为国家建设提供水文服务,水文、水资源监测,水量监测,水质监测,水文调查,水文测量,水平衡测试,水能勘测;水文水资源情报预报,水质预测预报,水文测报系统设计与实施;水文分析计算,水资源调查评价,水质评价,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 | |
住所 |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秦丹社区7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权 | |
开办资金 | 1082.77万元 | |
经济来源 | 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 | |
资产损益情况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371.76万元 | 355.34万元 | |
网上名称 | 商洛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公益 | 从业人数 59 |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 |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 2024年度,我单位在商洛市委、市政府及陕西省水文水资源勘测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按照核准登记业务范围开展活动,主要工作完成以下几个方面工作:一、业务活动开展情况(一)持续强化政治理论学习。把加强学习作为提高政治理论水平、业务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关键来抓,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在重大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始终与上级组织保持高度一致,坚持将深入贯彻并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视为水文工作的灵魂与生命线。(二)水文测报工作提质增效。汛前及时修复水毁设施设备,维修养护仪器设备,为灵口、青泥湾、竹林关、武关站更换了塔架部分滑轮和钢丝绳,柴坪站更换滑轮组、起点距标志牌、循环索和升降索钢丝绳、流速仪有线和无线传输信号,组织测洪实战演练10场次,编制基本水文站测洪方案、特大洪水测报应急预案,为汛期测报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三)水质监测能力日益增进。完成国家和省级重点站、饮用水源地的水质采样、分析与评价工作;完成危险化学品的备案、购买、出入库登记工作;完成2名新进人员的上岗和2名人员的内审员考核工作,通过率100%;完成省中心下发的氰化物精密度偏性试验任务;圆满完成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演练;参与乾佑河、金钱河疑似水污染事件的采样分析工作。(四)水文内部管理日益规范。美化柴坪、丹凤等站容站貌,完善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三重一大”集体议事决策制度》《固定资产及物资领用管理办法》等财务制度;以“老带新”安排业务骨干现场教学示范培训,强化对新仪器新设备的掌握和应用,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严格执行选拔程序,注重从基层和实践中选拔干部职工。(五)安全生产工作稳扎稳打。每月开展1次安全隐患排查活动,对关键部位进行排查,重点检查测验水域、测验设施设备、水质化验室以及在建工程的安全生产等,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能现场整改的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制定整改措施、落实整改责任人以及整改期限,做到隐患整改全闭合,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六)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发力。将水文事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切入点,着力解决了青槐中心自来水、青泥湾站窗户损坏老化、柞水站观测房漏水、竹林关站围墙、灵口站卫生间等问题;提升改造柴坪站职工生活区环境;为基层测站购置洗衣机、冰箱、电脑等生活办公物资,在机关办公楼配备微型消防站和职工“健康小屋”。积极参与工会组织的“工间半小时”全员健步走、登山比赛及工间操等活动,为退休职工举办欢送会、在职职工送上生日祝福等,在日常工作中积极开展鼓励和支持共青团开展青年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师带徒、老带新”、实习实训等形式,为青年职工提供成长成才的机会和平台。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成效1.水文测报工作取得成效。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水文部门迅速响应、有效处置,确保水峰、沙峰控制完整,资料日清月结,为全市防汛抗旱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及时开展南宽坪、竹林关、柞水水文站基本断面以上支流和南秦河龙河暴雨洪水调查工作,编写3站暴雨洪水测报复盘分析报告,完成杏坪镇应急测流断面流量报送工作。2.预报预警水平更加完善。及时制作发布洪水作业预报预警,向地方防汛部门制作发布暴雨洪水预警,通过广域网络向市水利局、防办等单位转发水情电报。以洛河流域为试点开展雨量站网密度变化后的面雨量计算成果对比分析,为雨量站加密前后资料衔接提供参考。针对气候特点,科学分析研判降雨、河道来水、墒情以及旱情发展趋势,及时编发水情快报和水情专报,发布《重要水文信息专报》。3.驻村帮扶工作卓有成效。整合单位资源力量加大投资力度,指导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和美丽乡村建设;夏季干旱时为社区购置汽油抽水泵、水管等抗旱物资,在防汛抢险关键时期,购置冰箱,米面油、方便面、矿泉水等慰问品;为帮扶村提供辣椒苗、种植地膜和连翘树苗等,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技能培训;筹措资金购买学习用品开展“知识成就未来,爱心点亮梦想”学习用品捐赠活动,关爱留守儿童。4.水行政执法工作成效显著。开展《陕西省水文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办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培训,利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宣传工作,扩大水文影响,积极参加省厅组织的水政监察队员培训考试,规范行政执法,提高业务能力;依法解决了青泥湾、灵口、麻街、杨峪河、柞水水事案件。三、存在的问题1.理论学习系统性不够,抓学习教育时松时紧,对理论学习浅尝辄止,理论联系实际不够,没有充分把理论和实践紧密地联系起来,学用结合不够紧密。2.在创新发展方面,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创新成果还不够多,对业务发展的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3.在干部队伍建设方面,个别干部奉献意识、敬业精神淡化,担当意识和执行力还不够强,工作作风还需进一步改进。四、改进措施1.持续深化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真正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断拓宽视野,增强大局意识、创新意识和战略思维能力,坚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深入思考破解制约水文发展的重点难点,努力把科学理论转化为指导工作实践的思路和方法,把学习成果的实用性应用到管理工作上来。2.以日常水文业务为基础,立足实际,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效用导向,集中力量、集智攻关、重点突破,推动工作能力提升和管理手段创新,重点在水文新技术新设备应用、测站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分析评价、师徒带教等方面激发创新活力,大力推进水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3.利用召开会议、学习文件精神、发挥“传帮带”等方式加大干部职工政治理论、业务技能的培训力度,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动员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到岗位练兵工作中,确保每位职工都清楚自己的职责范围和工作目标,对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和问题,实行严格的问责制度,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五、下一步工作打算1.切实做好水文测报工作。根据区域特点、河流特性和实际需求,对现有水文站网进行合理调整和优化,确保关键区域和重要河段的水文监测覆盖无死角。严格按测验技术规范和《水文测验任务书》完成水文测验工作,水峰、沙峰控制完整。按时完成辖区内水文资料在站整编和审查工作。2.全面提升水文预报预警水平。按照水情任务书完成全年雨水情报汛工作,全面做好雨量、水位、流量等信息报送,根据实时雨水情信息,加强和应急、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密切监测雨水情变化,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确保水文信息和各项指令上传下达,为防汛抗旱提供优质服务。3.加强水质监测服务工作。积极引进先进水质监测设施设备,使用现代化设备和管理手段加强实验室建设,积极开展水污染应急监测工作,建立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监测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采用先进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提高数据的处理速度和准确性,同时加强数据的安全管理和备份工作,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4.持续提升水文行业管理能力。一是聚焦“五化”落实,以目标责任考核为重点,细化所承担的职能职责,到科室、到岗位到个人,明确工作范围和目标,推进规范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二是开展水政工作,加强执法人员培训,加大执法力度,持续开展水文监测环境和设施保护专项督查工作。三是落实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岗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杜绝安全事故,确保单位和谐稳定。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