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合阳县> 合阳县果业发展中心

合阳县果业发展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6:42
单位名称 合阳县果业发展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果业发展提供技术与质量管理服务。业务范围:果业技术开发、果品质量管理、果业资源调查、技术培训、技术咨询服务。
住所 合阳县城东新街32号
法定代表人 雷英贤
开办资金 283.51万元
经济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合阳县农业农村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82.9万元 88.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5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具体业务开展情况:1、紧抓品种换优强基础。以苹果、葡萄首位产业为主导,狠抓新品种引进示范与推广,积极推广瑞雪、瑞香红、秦脆、维纳斯黄金苹果及红提、阳光玫瑰、妮娜皇后、新郁葡萄等新优品种,不断优化品种结构,提升果园效益和发展动力。根据全县果业产业发展实际,以县农业局文件下发《关于做好果业新优品种推广工作的通知》,对各镇(街)新优品种推广及面积进行细化。同时,县果业技术服务队定期深入基层,对换优后的新品种果园进行跟踪指导,确保成活率及果园管理质量。年内,全县完成新优品种推广5600亩。2、紧抓农时作为促生产。一是指导果农以果树修剪、刮治腐烂病、清园涂白、增施有机肥、病虫害防治、果园春灌、夏管为重点,切实抓好果园生产工作。二是狠抓省市县高质高效示范园创建工作,积极打造添缘、富源、启成、金玉红、星光、巴可艾、秦兴等现代果业示范园,培植典型样板,充分发挥高质高效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全县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年内,完成省市县高质高效示范园创建15个。三是加快设施果业建设步伐,增强果园抵御自然灾害、降低病虫指数、提升果品质量的能力,在甘井、金峪、同家庄、城关、坊镇、新池、路井等果业重点镇累计支持配套安装水肥一体化设备15套,通过搭建防雹网、防鸟网、葡萄避雨棚等方式完成设施果园建设3200亩。四是坚持把密闭园改造和低效园改良作为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工作,针对果园密闭、树形不规范、果品质量不高,产量偏低等问题,通过增施有机肥、果园间伐、树形改良、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加快低质低效果园改造。年内,全县完成低质低效园改造3.4万亩。五是针对大风、低温冻害、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编发《合阳县苹果冻害等灾害防御技术手册》800余份,及时发布天气预警,实地现场指导,组织果农通过灌水、熏烟、喷防冻液、搭建防雹网等方式,降低果园自然灾害损失。3、紧抓技术服务优管理。一是承办培训提能力。①承办全市果业工作务虚会暨果园冬季管理技术培训会,为全年工作明思路、找抓手、促落实;②承办全市葡萄春季管理技术培训会,邀请西农大植保中心主任及西农大教授时春喜、张宗勤作葡萄春季管理技术专题培训,有效提升群众葡萄管理技术水平;③举办全县苹果高接换优现场培训会,邀请西农大梁俊教授作苹果高接换优关键技术专题培训,提升果农品种换优操作技能;④承办全市果园冬季管理现场培训会,邀请省苹果、樱桃产业体系首席专家及西农大教授赵政阳、蔡宇良、张宗勤作果园冬管技术培训,有效提升果农生产能力,强化发展理念,全面掀起果园冬季管理热潮。二是邀请专家强管理。①邀请省苹果体系岗位专家王雷存,对苹果高接换优及新品种果园进行跟踪管理技术指导,确保嫁接的新品种果园快速优质丰产;②邀请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录俊、张宗勤,开展葡萄夏季生产管理面对面现场技术指导,有效解决群众葡萄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③邀请国家苹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西农大园艺学院院长马锋旺教授来合,就我县苹果产业发展形势进行现场分析指导,并提出针对性的科学指导意见;④邀请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会长、国家葡萄产业体系栽培生理岗位专家田淑芬来合,为我县做强做优葡萄产业把脉问诊、出谋划策,为“合阳红提葡萄”品牌建设、市场营销提出指导性建议和意见。三是技术服务促发展。果业中心技术干部以葡萄、苹果首位产业为主导,先后深入果业主产镇村开展现场技术指导60余场次,培训种植大户、管理人才2600余人次,指导果园生产5万余亩;在各类培训会及入园技术指导中,编发《合阳县葡萄主栽品种生产管理集成技术》《合阳县鲜苹果预冷技术手册》《合阳县苹果树高接换优技术措施》《冷棚红提栽培技术》等各类技术资料10000余份;安排技术骨干线上在县电视台“古莘果香”栏目作苹果园春季管理技术、葡萄临界期管理专题讲座2次;在合阳果业公众号、数字乡村服务平台发布技术信息70余篇。4、紧抓推介营销强品牌。一是邀请省内外知名直播专家,举办水果网红人才培训会,助推县域果品网上销售。期间在果品短视频拍摄大赛活动中,评选出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10名。二是应邀参加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在广西桂林举办的第二十八届葡萄学术研讨会,与国内专家深入交流,开拓视野,提升产业发展质效。三是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参加渭南市农业重点产业链招商合作宣传推介会,加强与省内外客商面对面产销对接洽谈,深度合作,把县域特色农产品出口中蒙通商口岸。四是积极参加省果业中心在河北保定举办的陕西果品宣传推介活动,提升合阳果品在京津冀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合阳与华北地区的果品产销合作力度。五是赴广州参加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为我县特色优质农产品进入粤港澳消费大市场奠定基础。六是率果品企业赴杨凌参加中国好苹果大赛总决赛,我县荣获苹果大赛银奖2个,优胜奖2个,果业中心荣获“杰出组织奖”。七是在全县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暨第八届红提葡萄节活动中,成功举办了全县水果网上直播带货竞赛活动,曹大燕等10名优秀选手在大赛上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为加快果业产业链建设,推进县域果品网上直销新型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八是招商引资工作再创佳绩,2024年2月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集体”。九是在第九届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合阳红提葡萄”再次荣登中国果业品牌大会品牌榜,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13.94亿元,较上年增加2.06亿元,增幅17.3%。二、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2024年,全县果业总产量72万吨,优果率达80%,总产值54亿元,农民人均果业纯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以苹果、葡萄为主的果业已成为我县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三、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存在问题:一是部分群众对果树新优品种换优工作积极性底,制约我县优质果品市场占有率不高;二是果业产业发展水平仍较低,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不高,优质高档果率低。三是果品宣传促销力度不够,知名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不强。整改措施:一是调优品种结构。在效益稳步不前、效率不高的果园,进行新优品种换优,提高蜜脆、嘎拉、红将军等早、中熟品种比例、瑞阳、瑞雪、瑞香红等晚熟新品种,优化品种结构,丰富品种组成,提高新优果品市场占有率,实现鲜果的周年供应;二是做强技术支撑。充分利用西农葡萄试验站、添缘葡萄试验示范基地的技术优势,发挥现代农业园区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现有果业的设施提升,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三是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宣传果品品牌,吸引客商来合采购,提高合阳果品市场占有率,增加果农收入。下一步工作打算2025年,果业中心将持续围绕葡萄、苹果首位产业,以品种更新换优、高质高效果园创建、果业技术培训、项目实施带动、区域公用品牌打造为抓手,全力提升果业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1、抓生产,强管理。一是狠抓品种换优。在县城西北部苹果主产区,推广新优品种瑞雪、瑞香红、秦脆、维纳斯黄金等新品种;在东南部优质葡萄产区,发展红地球、阳光玫瑰、克伦生、新郁等新品种,全县发展新品种果园3000亩。二是狠抓高质高效示范园建设。以病虫害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精准施肥、设施栽培等先进技术为重点,引导和支持葡萄主产区创建葡萄高质高效示范园,苹果主产区创建苹果高质高效示范园。年内,创建高质高效示范园10个。三是狠抓设施果业发展。做好葡萄设施避雨建设,有效提升葡萄果品品质;引导苹果改建园以密植立架栽培为发展重点,提升经济效益;加大果园防雹网设施建设力度,提高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年内,建设避雨设施、防雹网、水肥一体化等设施果园2000亩。2、抓培训,强本领。一是依托全国葡萄学会、国家苹果产业体系、西农大等果业技术优势,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指导全县果业高质量发展。二是积极开展“专家团队+技术骨干+乡土人才”的技术服务工作。三是优化果业技术骨干的长效培训机制,积极参加省市果业技术培训活动。四是实施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青年创业人才培养和果业实用技术人才培训计划,年培训专业型、引领型、复合型果业技术人才2000人次以上。3、抓项目,强产业。强化项目带动战略,围绕标准园建设、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设施改造提升、科技人才培训等现代果业提升工程,制定申报切实可行的发展项目,通过精准高效实施,推动县域果业高质量发展。4、抓促销,强品牌。一是持续提升“合阳红提”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合阳苹果”品牌,塑造“合阳果业”整体形象。二是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国家和省市果品展销、推介、产销对接等活动3次以上,增强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提升“合阳红提葡萄”区域公用品牌价值。三是积极培育果业网红人才,加大抖音、快手等网红直播带货力度,带动全县果品顺畅销售。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