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凤县> 凤县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湿地保护服务中心)

凤县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湿地保护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6:31
单位名称 凤县林业工作站(木材检查站、湿地保护服务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保护辖区林业资源,促进林业发展;宣传、执行《森林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木材、林产品运输检查监督的法规、政策,制止违法运输木材、林产品;全县湿地保护管理工作。
住所 凤县凤州镇团结路130号
法定代表人 蔡建军
开办资金 78.82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凤县林业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79.92万元 199.76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1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能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涉及变更登记的事项,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我单位在主管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严格按照单位章程开展工作,紧紧围绕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了各项业务工作任务。现将开展业务活动情况报告如下:一、按照登记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业务活动情况(一)坚持生态优先,统筹城乡绿化以提升城市品位,突出主干道路、城镇村庄、河流水系等重点区域绿化,实现主干道路两侧植树种花全覆盖,积极推进国土绿化提质增效。全年共完成国土绿化总面积1.14万亩(包含1万亩森林抚育),栽植各类苗木14.26万株,绿化美化和管护提升总里程184.3公里,播撒花草种子200余公斤。其中:其中:森林围镇21亩,栽植苗木1.8万株;村庄绿化91亩,栽植苗木4.6万株;新建经济林250亩,改造经济林555亩,完成任家店和羌寨碉楼花海建设56.8亩,重点绿化工程和林麝饲草林等400亩,栽植苗木6.66万株,全县义务植树1.2万株。实施4个国有林场森林生态修复项目,完成森林修复任务1万亩。(二)落实目标管理,提升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水平1.认真开展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普查工作。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召开全县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会2次,下沉各镇召开工作培训会6次,指导各镇、林场开展春、秋两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对4683个小班37.9万亩松林进行了全面普查。取样检测死亡松树29株,经检测未检出松材线虫,结果表明我县尚无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松树死亡原因主要为:华山松大小蠹、中华松针蚧危害致死,为有效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提供了依据。2.扎实有效的实施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认真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全面加强林业有害生物调查监测、防治和检疫管理,严防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全年共清理枯死松树3351株;综合防治中华松针蚧0.5万亩,其中采取植保无人机喷药防治0.22万亩,打孔注药和伐除枯死松树0.28万亩;综合防治华山松大小蠹0.8万亩;防治侧柏叶枯病0.03万亩,鼠兔害防治0.01万亩,打孔注药防治松褐天牛0.0036万亩,花椒窄吉丁防治2.685万亩,及时控制了森林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减轻了病害损失,保障了森林资源安全。3.依法开展植物检疫和林木种苗管理工作。常态化开展植物检疫复检、县内林木种苗产地检疫、种苗管理检查,组织检疫检查15次,出动人员68人次,排查辖区内涉木生产、经营、使用的涉木涉苗企业30家,产地检疫苗木4420亩;调运检疫苗木730万株,竹子56吨,木材106.2立方米;检疫复检种子65公斤,苗木113.16万株,木材768.76立方米,托盘、电缆盘、木箱等木制品5.9万个,严防危险性、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在我县传播。建立森林病虫害检疫检验室,完善检疫设施设备,检疫检验手段得到进一步强化,检疫水平进一步提高。4.积极开展森防系列宣传培训活动。积极开展2024年林业生物灾害防控宣传,促进林业生物灾害监测、检疫和防治工作的深入开展。全年设置宣传展板4块、发放宣传册3500余册、分发宣传品200余份;组织专业人员下基层宣传,进企业宣传,共下沉镇、村(社区)2次,在全县9个镇、4个国有林场、22个检查站、66个村张贴《凤县人民政府关于禁止从疫区调运苗木及木制品的通告》260余份。在凤县融媒体中心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专栏五期、《美国白蛾》四期,总播放量268条,新媒体播放量近2万次,录制专题短片1个、法律条规音频2条。5.高质量完成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完成我县草原2.36万亩草原有害生物普查,完成外业踏查路线12条、踏查点106个,踏查里程341.47公里、踏查面积5.7423万亩,踏查覆盖率243.32%,设标准地16个,面积0.012万亩,发现草原毒害草7种,草原病害2种。调查采集各类标本200余号,其中有草原有害生物41种,其中草原昆虫共有6目20科32种,草原病害2种,草原毒害草7种,收集影像资料200余份。结果显示目前调查到的草原有害生物,均为常发种类,不对草原产生重大危害。(三)湿地保护成效明显1.加强执法检查,确保湿地资源安全。结合河长制整治、长江流域禁捕退捕、饮用水源地监管、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批次湿地执法监督检查,开展湿地公园违规建设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完成湿地公园范围各级反馈图斑核查206个。排查湿地公园范围内违法违规建设公墓情况,开展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行动。2.发挥职能作用,服务中心发展大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陕西省湿地保护条例》《国家自然公园管理办法》等法规要求,对湿地公园沿线输变电线路等有开发建设活动的单位严格管理,保障重点项目发展,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环评影响控制措施规范施工,严禁破坏湿地资源现象发生。3.狠抓项目建设,湿地生态有效恢复。一是完成实施省级秦岭小微湿地保护监测后续项目,完成项目初步验收并及时送审;二是按照中省森林草原湿地荒漠化普查工作部署安排,查清全县湿地资源数量、质量、结构及其保护管理情况,支撑全县湿地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四)项目建设实现快速发展编制上报凤县2025年“三化一片林”森林乡村建设补助项目、凤县2025年度嘉陵江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调查监测项目、凤县2025年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补助项目、凤县2025年中央财政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项目等4个项目,拟争取中省项目资金299万元。(五)林业碳汇工作科学稳步推进积极对接省市林业局,将我县纳入陕西省“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对接和我县已经签约的北京碳智汇林科技有限公司,在目前林业碳汇开发政策范围内,寻求进一步的合作。二、取得的主要社会、经济效益一年来,积极开展苗木、花椒、核桃科技示范项目和示范点建设,认真实施林业工程项目,开展森林病虫害防治,全县森林没有发生重大病虫害,把科技示范项目切实落到了实处,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成效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人员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缺乏拼搏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2、专业技术人员力量不足。造林绿化、森林有害生物监测防治、湿地保护、林木种苗管理执法、植物检疫管理执法、林业技术推广等工作,人少事多的矛盾日益突出。(二)改进措施1、加强工作人员能力建设,提升林业技术推广水平,为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科技推广储备优秀技术人才。2、积极争取森林病虫害防治、湿地保护、林业技术推广等重点工作,通过项目实施培养人才,提升工作水平。四、2025年工作计划1.大力实施国土绿化美化。认真组织全面完成市级下达的2025年国土绿化建设任务,并按时做好各镇和有关部门的督促检查和统计上报工作,做好近年来造林绿化抚育和管护工作。2.扎实开展重大森林有害生物普查和监测工作。按照《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方案》,秋季组织专业人员,开展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对全县37.9万亩松林进行全面普查。3.积极做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检疫。强化各林业有害生物检查站日常督促管理,全面落实检疫封锁工作责任。4.开展林业植物检疫执法、护松专项行动。全面完成涉苗企业合作社产地检疫、涉木企业检疫执法检查工作,做好全县检疫复检工作。5.做好湿地公园日常巡护,完成湿地普查工作。定期不定期进行巡查巡护,及时制止违反湿地管理要求的行为,排查湿地公园安全隐患,确保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