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陕西省> 陕西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中心)

陕西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中心)

发布时间: 2025-03-27 16:27
单位名称 陕西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中心)
宗旨和业务范围 为江河水库建设事业服务。江河水库管理基础性技术服务、涉河事务技术服务和执法咨询;江河水量分配方案编制和年度调度计划制订并组织实施;具有控制性的水利项目、跨地市重要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渭河防洪工程的建设与管理;三门峡库区渭河干流防洪工程管理维护与防汛技术服务;三门峡库区水文勘测及站网建设与管理。
住所 西安市北郊凤城二路13号凯发大厦
法定代表人 赵波
开办资金 8898.5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陕西省水利厅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539.73万元 10060.43万元
网上名称 陕西省江河水库工作中心 从业人数  401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严格遵循《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相关活动,没有违法违规等情况。报送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时,按照事业单位登记的要求程序进行逐级审核,上报内容真实准确、完备规范,按时完成历年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审核工作。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2024年度我中心开展业务活动情况如下:一、“四项”基本任务成效显著。1.水资源调度规范有序。围绕打造省级水资源调度升级版,组织实施《陕西省水量调度实施办法(试行)》宣贯,举办两期全省水利系统200余人参加的宣贯培训班,刊印发送《办法》单行本1500册。突出水量调度精细化,编制下达2024年度黄河、汉江、嘉陵江流域等9条江河流域水资源调度方案,黄河、长江流域用水总量和引汉济渭等5处跨流域引水总量全部达标,黄河、汉江等9条江河调度考核断面最小下泄流量保证率均在90%以上。配合省水利厅顺利完成了国考,10月水利部公布考核结果,我省取得了良好名次。2.生态流量管控严格有力。深入开展嘉陵江、泾河、北洛河3条跨省河流生态流量保障调研,补齐管理盲区和工作盲点。不断完善监测预警,实时发布生态流量预警信息224期,发送每日生态流量信息手机短信5.2万余条,编制重点河流主要控制断面生态流量达标情况通报12期,组织对嘉陵江、汉江、湑水河等11条流域水文断面、水库、灌区等30余处点位开展4次监督检查,组织实施北洛河、无定河、窟野河流域旱情应急调度,渭河等16条河流22个断面达标率均在95%以上。3.河湖长制管理纵深推进。积极作为,当好支撑全省河湖管理的主力军。协助召开全省河湖长制工作会议,参与完成了《2024年陕西省总河湖长令》《陕西省河湖长制工作2024年重点任务》工作。制定《陕西省新增河湖“四乱”问题考核扣分和责任追究制度》,待省河长办印发实施。完成中省交办河湖突出问题督办及跟踪整改任务8项,获得了省河长办的高度赞扬。组织开展2次河湖“清四乱”明察暗访工作,完成省级15个“四乱”问题跟踪督办工作。开展两轮河道采砂“回头看”,协调处理“四乱”问题15个。完成12467个遥感图斑疑似问题省级审核、陕南陕北5市2024年75个省级遥感图斑核查。严格涉河事务监管,组织完成16项涉河项目审查意见,协助省厅组织完成11项涉河建设项目技术审查。完成7地市335处涉河建设项目、3处河道清障、4处涉河项目施工备案、6处涉河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督导检查。举办了业务骨干无人机操作理论、实操培训,开展卫星遥感图斑应用及摄影培训。4.水库运行监管不断强化。严格水库运行监管,派出4个工作组,深入全省10个地市240座水库开展水库运行管理专项检查工作,发现水库“四乱”问题125个,以“一市一单”下发各地市全面整改。强化水库标准化建设,完成了2024年度全省13座大中型水库的标准化评价、1056座水库三个责任人、应急预案、库容曲线及调度规程复核及水利部数据治理清单复核工作。协助省厅完成全省水库安全运行管理、全省水库运管矩阵先行先试、全省水库清淤试点项目等工作推进会7场次。二、“六项”争创目标全面完成1.《陕西省河道管理条例》颁布实施。历经三年努力,多层次开展立法调研,赴省内开展3次14场立法调研,2次征求13地市意见建议,组织开展4次专家咨询,中心立法小组14次集中讨论,《条例》于2024年5月30日经省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并颁布实施。2.《陕西省占用损毁河道工程及防洪影响补偿办法》编制完成。经多次专家咨询修改完善,4月完成《陕西省占用损毁河道水工程水域岸线及防洪影响补救管理办法》(修订稿)上报省厅。3.陕西省水资源调度平台建设研究步伐加快。按照省水利厅部署,聚焦智慧水利和数字孪生顶层设计,组建工作专班,组织召开专家咨询会,深入一线实地调研,8月编制完成了《陕西省水网资源配置与联合调度体系建设研究工作任务书》并通过省水利厅审查,12月完成《陕西省江河湖库水资源智慧调度系统实施方案》并通过专家组审查。4.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初步完成。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应分尽分的工作原则,年初制定《黄河流域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和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安排意见》,5月初编制完成《陕西省黄河流域跨市河流水量分配工作开展计划名录》,确定13条跨市河流开展水量分配工作的名录和方案。10月份完成大理河、槐树岔等7条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印发实施,11月底完成石堡川、白水河等6条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方案通过省厅审查。5.省内9条河流水量调度有序开展。强化生态流量保障技术支撑,编制下达了2024年度黄河、汉江等9条江河流域水资源调度计划,印发月调度方案60份。完成嘉陵江等3条河流保障方案通过省厅验收,印发实时调度指令3期。制定《黄河流域跨市河流水量分配方案和生态流量保障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安排意见》获省厅批准,印发了嘉陵江、泾河、无定河等3条江河以及窟野河、清涧河等13条跨市河流生态流量保障方案,确定2024年度河流生态流量和水量分配监测预警断面名录,根据生态基流与最小下泄流量指标综合确定了16条河流22个断面的生态流量预警等级,发布生态流量达标通报10期、预警230期。6.单位“五化”建设扎实推进。按照省厅关于“五化”建设有关要求,完成中心议事协调机构调整工作,撤销11个,调整18个,新增6个,规范了内部议事协调机构工作职责。结合单位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为基础,启动实施了“制度规范提升年”活动,修订内部管理制度52项,技术指导类8项,其他类6项,共计66项,强化内部工作流程,提升单位规范化管理水平。三、防汛备汛扎实有效。落实“四预”措施,贯通“四情”防御,优化调整防汛组织机构体系,组建中心防汛专家库,修编了两级防洪技术预案,组织开展河道工程抢险演练和洪水测报演练。立足工程补短板,修复加固渭南西庆屯等6处水毁工程,编报了冯东、公庄两处应急抢护项目实施方案。积极防御渭河“1号洪水”,加强工程巡查,盯守险点险段,积极为地方提供技术支撑,指导配合大荔洛河大洪水防御,全力保障库区度汛安全。组织开展2024年渭河、北洛河洪水技术分析复盘工作,专题讨论研究了渭河下游河道淤积分析、河势演变规律分析、洪水演进特性分析等工作。受省水利厅委派,对西安市、铜川市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准备工作开展督导检查,对安康、延安两市防抢工作进行现场督导。四、工程管护规范实施。坚持示范工程引领,高标准组织实施工程维修养护,完善水情教育、生态景观功能,创建中心示范工程4处,完成中省维修养护投资2864万元。不断加大已完工项目竣工验收工作力度,组织完成华州台台等3处河道工程施工及合同完工验收、34处历年完工项目工程档案移交工作。确定2处防洪工程为中心六项机制试点工程,全力推动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落地见效。在巩固省一级标准化堤防管理基础上,积极探索国家级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单位创建工作。五、项目前期有序推进。紧抓黄河流域防洪规划修编机遇,全力推进项目带动战略,中心领导挂帅,工作专班推进,上报库区12处工程列入防洪规划待审,匡算总投资5.04亿元。编报库区渭河下游中小河流年治理实施方案(2024年-2030年)经省水利厅审查,库区22个项目通过黄委审查待立项,匡算总投资10.16亿元。承担了陕西省重点地区江河湖库洪水风险图编制项目,已完成总体进度超50%。协调争取冯东水生态项目、冯东-6#坝、公庄弯道抢护项目落地实施,投资828万元。六、启动开展“八项研究”。以开展基础研究为项目带动战略夯基,成立水文中心基础研究工作专班,由水文测报向水文分析研究转型已初见成效。成立专班着手渭河下游河床演变规律分析等4项研究,依托省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完成项目建议书或大纲。已初步确定河湖长制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内容和方式。《陕西省江河湖库水资源智慧调度系统建设项目》《陕西省河流纳污能力与生态流量保障研究》任务书通过省水利厅审查。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