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宁强县> 宁强县巴山镇中心卫生院

宁强县巴山镇中心卫生院

发布时间: 2025-03-27 16:18
单位名称 宁强县巴山镇中心卫生院
宗旨和业务范围 宗旨: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基本医疗和保健服务。业务范围:疾病诊治,院前急救,巡回医疗,康复护理;卫生防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业务培训与指导,卫生监督与管理。
住所 宁强县巴山镇茅坪沟村
法定代表人 白玉哲
开办资金 448万元
经济来源 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宁强县卫生健康局
资产损益情况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448万元 448万元
网上名称 从业人数  29
对《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变更登记规定的执行情况 2024年度,我单位严格执行《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规定,按照宗旨和业务范围开展工作,无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情况;无变更登记的事项。
开展业务活动情况 一、2024年业务工作开展情况(一)狠抓行动、树新风、全面提升整体形象。实施医共体建设工作,执行“三重一大”报批制度。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及时传达并组织学习。加强党风、行风建设及科室建设,提高医护质量,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贯彻实施医共体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精神,进一步完善了绩效考核制度,严格执行“德、能、勤、绩”的考核标准,实行绩效工资与工作质量、工作数量及考核成绩挂钩,季度核算兑现奖惩,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工作热情,各项工作开展顺利。为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上级有关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品的有关规定,药械一律从定点配送企业采购,零利率销售,公示药品价格并广泛宣传。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提升了我院的综合服务能力,同时也赢得了广大老百姓的认可。(二)抓好继续医学教育,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按照上级要求,全院卫生技术人员全部参与华医网及汉中市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重点加强对临床、医技人员的业务学习,同时利用例会的时间组织相关科室人员进行学习。借助总院下派的医护人员任主讲的方式进行科室带教教学学习。选派医技科室人员外出学习,培养临床骨干医护人员,鼓励职工积极考取资格证书,现我院临床医护人员初级职称12人、中级职称6人、副高级职称1人,确保了临床一线科室人员全部持证上岗。一年以来,我院上派学习3人。(三)公共卫生工作有序推进。1.面临公共卫生基础薄弱、地域条件差、村医老龄化、工作积极性不高、均等化服务项目整体进展较缓慢局面,认真分析原因,寻求对策,明确了卫生院功能定位,以搞好公共卫生为突破口,将公共卫生工作放在首位,在经费上优先考虑,积极改善医院办公条件,增添了服务设施。认真贯彻落实《宁强县2024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内部管理,严抓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健全组织机构,分工明确。认真组织开展院内及村医业务培训,公共卫生服务下乡上门活动。形成了举全院之力服务公共卫生的良好局面,保质保量的完成了全年各项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开展落实情况。2.持续推进健康扶贫、严格签约服务。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签约服务纳入分院考核指标,引导签约团队当好健康守门人,做到应签尽签,签约履约率达100%。逐村逐户巡回开展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健康体检、签约服务、针灸理疗、免费义诊等活动,6000余人次。得到群众普遍赞誉,知晓率、满意度进一步提高。二、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1.注重人才培养、狠抓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由于我院有资质人员调动频繁,新进人员部分无执业资格,缺乏临床经验。严重影响单位医疗业务的发展,采取多种举措,积极鼓励职工加强业务学习,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人数比例为100%。全年未出现任何医疗差错和医疗事故的发生。2.为让广大医务人员及乡村医生都能掌握公共卫生工作的知识,做好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镇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各项指标完成率100%,同时在项目考核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3.县中医医院选派内科、急诊科、针灸理疗科等专家常驻我院指导业务,新开设了针灸理疗科,通过“传、帮、带”,对呼吸系统、心脑血管系统、急性中毒等疾病的治疗水平和急诊急救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针灸理疗科成为我院的特色科室,深受群众喜爱。分院全体职工将以医共体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勤奋学习,扎实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能力,更好为辖区群众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4.有力助推健康帮扶工作。充分发挥总院的资源优势,指导开展健康帮扶大宣传、大走访,组织开展家庭医师签约服务,落实健康帮扶八大行动,为健康帮扶工作提供技术支撑,脱贫人口、三类人群家庭医师签约服务率100%、体检率100%。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一)存在的问题:1.公共卫生工作的氛围还不浓。健康意识及大卫生理念还不强。卫生法律法规政策及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还不够,广大群众卫生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自我健康的理念和基本卫生保健知识,预防为主的思想还没有形成共识,重治疗轻预防的观念仍需改变。2.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还不够强。医院基础建设有待加强,部分医疗设备陈旧,尤其是无影像设备;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欠相适应。人员缺乏,部分科室仍然靠兼职完成相应工作,高职称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医院的后续发展;医疗质量仍需提高,医疗秩序有待规范。服务意识不强,医疗技术亟待提高。3.我镇地处边远山区,人口分散,外出务工人员多,流动频繁,公共卫生管理难度大,部分村医年龄偏大,电脑操作不熟,医疗技术水平偏低,至外流患者人数众多,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就医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二)改进措施:1.进一步加强医保和医改政策的学习和宣传,严格执行新农合和医改政策。2.抓好卫生院的管理工作,努力改善办医条件,提高管理效益。3.注重人才培养,壮大卫生队伍时尽力改善卫生院人少事多,人员断层现象,改善办公条件,让卫生院基本具备医疗条件优、办公环境美的良好局面。四、下一步工作打算1.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抓好医德医风教育,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意识和职业自律意识。2.加强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分步实施“走出去”培训,“请进来”指导的人才培养机制。抓好全院职工及村医业务学习、自学、“三基”培训相结合,合理配置人才等。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医疗服务质量,杜绝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3.加强中医馆建设、提升中医馆的服务能力,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添置中医诊疗设备,多功能牵引床、煎药机、熏蒸床、等设备。4.新增科室妇儿科、满足妇女儿童的诊疗需求,提升服务能力。5.加强医保、健康帮扶政策的宣传培训,严格依照相关政策,使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号:43606116261072611C2101有效期限:自2021年01月01日至2025年12月31日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接收捐赠资助及使用情况